首页 理论教育 沭埠岭飞机场-凤凰乡情

沭埠岭飞机场-凤凰乡情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河东区九曲街道驻地东南1公里处的沭埠岭村,据《临沂市地名志》记载,于清顺治年间建村,初名“石埠岭”,至民国初年,更村名为“沭埠岭”。据沭埠岭老人讲述,该村最早是沈姓从临沭逃荒要饭迁到此地。村民的高兴劲和热情劲难以用语言形容,好像飞机场是给沭埠岭的村民修的一样。位于沭埠岭的临沂机场临沂沭埠岭飞机场当时是苏北鲁南这一区域唯一的一个飞机场。2019年12月,临沂沭埠岭机场更名为临沂启阳机场。

沭埠岭飞机场-凤凰乡情

位于河东区九曲街道驻地东南1公里处的沭埠岭村,据《临沂市地名志》记载,于清顺治年间建村,初名“石埠岭”,至民国初年,更村名为“沭埠岭”。

据沭埠岭老人讲述,该村最早是沈姓从临沭逃荒要饭迁到此地。当年这里属于荒山野岭,沈姓祖先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荒种田,繁衍发展,遂而成村。这里石头遍地,只有几个石头岭,所以取名“石埠岭”。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位风水先生建议村名带上水字好,因往东有沭河这条大河,应借沭河的灵气,所以改名叫“沭埠岭”。

正因这地方穷土僻壤,村落稀疏,国家飞机场选址落在此地。那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宣布在这里建造飞机场的消息传来,村里沸腾起来,社员们奔走相告。春季这里来了十三个县的民工,家家户户都腾出房屋让民工住,生产队的场屋子、牛栏都住上了民工,村里人口一下增加了一倍还多。公社送来电影戏剧慰问民工,村里从此热闹起来。

修建飞机场的工程就是削高填洼,把场地整平,这里的困难就是石头多,高的是石岭,洼的是沟壑。那时没有机器作业,全靠人工,用独轮车推土推石头,千方百计地把高处削平;放炮轰,动用镢头、镐头、铁钎来整治石头。村民们看到劳动的情景,想到马上就能有飞机了,万分高兴,从老到少都积极配合。民工的推车坏了,他们就把自家的车子借给他们用,抽时间就来帮着推石头推土。村民们提茶送水,帮助修理小推车,把自家的打气棒拿来给推车打气。民工的小胶车气门芯坏了,大家都飞跑回家,把自家的气门芯拿来剪了用。学生放了学就主动到工地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晚上村民们还搬来说书的先生跟民工共享。村民的高兴劲和热情劲难以用语言形容,好像飞机场是给沭埠岭的村民修的一样。

位于沭埠岭的临沂机场(www.xing528.com)

临沂沭埠岭飞机场当时是苏北鲁南这一区域唯一的一个飞机场。当初建时是准战备用军用机场,建成后只有我国自产的安二型飞机在此起降。安二型两层翅膀,飞得比较低。二期工程是1994年筹备,1995年动工,进行扩建,1998年底验收使用。三期工程是2000年动工,经改造后飞机场占地150公顷,飞行区技术等级4C级。四期工程是在2015年动工,扩建两条3200米的跑道和滑行道,站坪机位增加到34个,2015年开辟国际航线,成为国际机场。五期工程于2018年1月开始进行扩建。

2019年12月,临沂沭埠岭机场更名为临沂启阳机场。

(供稿:沈高中 沈庆子 陈奎奎 整理:林成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