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风与空调施工图及代号与图例

通风与空调施工图及代号与图例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按使用新风量分类:直流式、部分回风式、全部回风式空调系统。表9-6至表9-8中列举了通风与空调施工图中常见的代号与图例。系统平面图主要表明通风与空调设备和系统风道的平面布置。

通风与空调施工图及代号与图例

图9-22 供暖系统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通风是指利用换气的方法,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经过净化排至室外,向某一空间输送新鲜空气,以保证室内环境符合卫生标准,满足人们生活或生产工艺要求的技术措施。有的通风系统还担负着在火灾发生时利用机械通风设备强制排出火灾燃烧烟气和为疏散通道强制输入室外新鲜空气的作用,即防烟排烟系统。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它是指为满足生活、生产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采用人工设定的方法使房间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气味、气压、噪声等达到一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空调是通风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技术,它是更高一级的通风。

1.通风与空调施工图的基本知识

1)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组成。

由于通风系统设置场所不同,其系统组成也各不相同。

①送风系统组成如下:

a.送风管道:设置调节阀防火阀、检查孔、送风口等。

b.回风管道:设置防火阀、回风口等。

c.管道配件及管件: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法兰盘、导流片、静压箱、测定孔、管道支(托)架等。

d.送风设备:空气处理器、过滤器、加热器、送风机

图9-23 散热器安装详图(单位:mm)

②排风系统组成如下:

a.排风管道:设置蝶阀、排风口、排气罩、风帽等。

b.管道配件及管件: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法兰盘、导流片、静压箱、测定孔、管道支(托)架等。

c.排风设备:排风机、净化设备等。

(2)分类。

通风系统按不同方式有下列不同的分类方法:

①按通风系统的动力不同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②按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不同分为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和混合式通风。

③按通风系统的特征不同分为进气式通风和排气式通风。

2)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组成。

空调系统是由多个空调个体结合在一起,集中供冷或供热的一个整体。空调系统一般包括:

通风管道及部件:通风管、附件等。

②制冷管道及附件:给水管、回水管、阀门等。

③通风设备:通风机,加热、加湿、过滤器等。

④制冷设备:压缩机,交换、蒸发、冷凝器等。

(2)分类。

①按要求不同分类:恒温恒湿、一般、净化、除湿空调系统。

②按集中程度分类:集中式、局部式、混合式空调系统。

③按使用新风量分类:直流式、部分回风式、全部回风式空调系统。

④按热湿负荷介质分类:全空气式、水-空气式、全水式、制冷剂式空调系统。

⑤按风管中空气流速分类:高速、低速空调系统。

典型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如图9-24所示。

图9-24 典型的集中式空调系统

3)通风与空调系统原理

通风系统由送(排)风机、风道、消声器等组成,而空调系统由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机、空气输送管道等组成,包括空气的输送与分配及空调对室内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及清洁度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等。空气中的含氧量、CO2和CO的浓度、粉尘和飘浮微生物的含量、离子数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等都包含在室内空气指标内。通风系统的作用原理是:通风系统主控机箱通过对采集到的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启动风机来引进室外冷空气,排出室内热空气,从而实现室内降温。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热泵型空调器运行于制冷工况时,四通阀换向使室内换热器成为蒸发器,而室外换热器成为冷凝器,从室内换热器来的低温低压过热气经四通阀和消声器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液体后,干过热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气体经四通阀进入室外换热器放热冷凝,成为过冷液。

4)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常用图例

建筑通风与空调施工图中的管道及附件、管道连接、阀门、设备及仪表等应采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10)中统一的图例表示。表9-6至表9-8中列举了通风与空调施工图中常见的代号与图例。

表9-6 风道代号

注:1.回风管表示一、二次回风可附加1、2进行区别。
2.自定义风道代号不应与本表中的规定矛盾,并应在相应图面说明。

表9-7 风道、阀门及附件图例

表9-8 暖通空调设备图例

5)通风与空调施工图的特点

①风、水系统环路的独立性。

识读施工图时,应将风系统与水系统分开阅读。

②风、水系统环路的完整性。

空调水系统循环示意图如图9-25所示,空调风系统循环示意图如图9-26所示。

③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复杂性。

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如冷水机组、空调箱等,其安装位置由土建工程设计决定,这使得风系统与水系统在空间中的走向往往是纵横交错的,在平面图上很难表示清楚,因此,通风与空调施工图中除了大量的平面图、立面图外,还包括许多剖面图与系统图,它们对人们读懂图纸有重要帮助。

④与土建施工的密切性。

图9-25 空调水系统循环示意图

图9-26 空调风系统循环示意图

2.通风与空调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1)平面图的主要内容

(1)系统平面图。

系统平面图主要表明通风与空调设备和系统风道的平面布置。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①以双线绘出的风道、异径管、弯头、检查口、测定孔、调节阀、防火阀、送(排)风口的位置;

②空气处理设备(室)的轮廓尺寸、各种设备定位尺寸、设备基础主要尺寸;

③注明的系统编号及送、回风口的空气流动方向;

④注明的风道及风口尺寸(圆管柱注明管径,矩形管柱注明宽×高);

⑤注明的各设备、部件的名称、规格、型号等;

⑥注明的弯头的曲率半径值,以及通用图、标准图索引号等;

⑦对恒温恒湿的空调房间,注明的各房间的基准温度和精度要求。

(2)空调机房平面图。

空调机房平面图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①表明按标准图或产品样本要求所采用的空调器组合段代号及样式、喷雾级别和排数、喷嘴孔径、加热器、表冷器的类别、型号、台数,并注出这些设备的定位尺寸;

②以双线表明一、二次回风管道、新风管及这些管道的定位尺寸;

③以单线表明给水排水管道、冷热媒管道以及它们的定位尺寸;

④注明消声设备、柔性短管的位置尺寸;

⑤注明各部分管径、管长等尺寸。(www.xing528.com)

2)剖面图的主要内容

(1)空调系统剖面图。

①用双线表示对应平面图的风道、设备、零部件(其编号应与平面图一致)的位置尺寸和有关工艺设备的位置尺寸;

②注明风道直径(或截面尺寸),风道标高(圆管标中心,矩形管标管底边),设备中心标高,送、排风口的形式、尺寸、标高和空气流向,风管穿出屋面的高度,风帽标高,以及穿出屋面超过1.5 m时立风管的拉索固定高度尺寸。

(2)空调机房剖面图。

①表明对应平面图的通风机、电动机过滤器、加热器、表冷器或喷水室、消声器、百叶窗、回风口及各种阀门部件的竖向位置尺寸;

②注明设备中心标高、基础表面标高;

③注明风管、给水排水管、冷热媒管道的标高。

3)系统图的主要内容

系统图中应主要表明风道在空间的曲折和交叉及其管件的相对位置和走向,其内容一般包括:

①注明主要设备、部件的编号(编号应与平面图一致);

②注明风管管径(或截面尺寸)、标高、坡度等;

③标注出风口、调节阀、检查口、测量孔、风帽及各异形部件的位置尺寸;

④标注各设备的名称及型号、规格;

⑤标注风帽的型号与标高。

4)详图的主要内容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详图较多,如空调器、除尘器、通风机、过滤器等设备的安装详图,各种阀门、检查门、消声器、测定孔等设备部件的加工制作详图,以及风管与设备保温详图等。大部分的详图都有标准图集可供选用。

3.通风与空调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1)平面图的识读方法

识读通风与空调平面图时,要与系统图对照起来,平面图主要表达设备、管道的平面布置位置及定位尺寸。具体的识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查明系统的编号与数量。

为了识读方便快捷,通风与空调系统一般用汉语拼音首字母加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如图中标注有S-1、S-2、S-3、P-1、P-2、P-3、K-1、K-2、K-3,则分别表明送风系统1、2、3,排风系统1、2、3,以及空调系统1、2、3。通过系统编号,可知该图表示几个系统(有时平面图中系统编号未注全,部分标注在剖面图或系统图上)。

(2)查明末端装置的种类、型号、规格与平面布置位置。

末端装置包括风机盘管机组、诱导器、变风量装置及各类送、回(排)风口、局部通风系统的各类风罩等。如图中绘有吸气罩、吸尘罩,则说明该通风系统分别为局部排风系统和局部排尘系统;如图中绘有旋转吹风口,则说明该通风系统为局部送风系统;如图中绘有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则说明该房间空调系统为以水承担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的无新风(或有新风)风机盘管系统;如图中反映风管进入空调房间后仅有送风口(如散流器),则说明该空调系统为全空气集中式系统。

风口形式有多种。通风系统中常用圆形风管插板式送风口、旋转式吹风口、单面或双面送吸风口、矩形空气分布器、塑料插板式侧面送风口等;空调系统中常用百叶送风口(单、双、三层等)、圆形或方形直片散热器、直片送吸式散热器、流线型散热器、送风孔板及网式回风口等。送风口的形式和布置是根据空调房间高度、长度、面积大小以及房间气流组织方式确定的。

(3)查明水系统水管、风系统风管等的平面布置,以及与建筑物墙面的距离。

水管一般沿墙、柱敷设,风管一般沿天棚内边缘敷设。一般为明装,有美观要求时为暗装。敷设位置与方式必须弄清。

(4)查明风管的材料、形状及规格尺寸。

风管材料有多种,应结合图纸说明及主要设备材料表弄清该系统所选用的风管材料。一般情况下,风管材料选用普通钢板或镀锌钢板;有美观要求或输送腐蚀性介质(如硝酸类)的风管,还可选用铝及铝合金板;输送腐蚀性介质的风管,还可选用不锈钢板或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如在蓄电池、贮酸室的排风系统中,常用此种塑料风管);输送潮湿气体的风管、有防火要求的风管、在纺织印染行业中排出有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常采用玻璃钢材料。

风管有圆形和矩形两种。通风系统一般采用圆形风管;空调系统一般采用矩形风管,因为矩形风管易于布置,弯头、三通尺寸均比圆形风管小,可明装或暗装于吊顶内。通风与空调平面图中所注风管尺寸一般为标准风管尺寸。圆形风管标注管外径,矩形风管标注外边的长×宽尺寸。

(5)查明空调器、通风机、消声器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及型号、规格。

(6)查明冷水或水-空气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中膨胀水箱、集气罐的位置、型号及其配管平面布置尺寸。

2)剖面图的识读方法

根据平面图给定的剖切线编号和位置,查阅相应的剖面图。剖切线位置一般选在需要将管道系统表达较清楚的部位,剖视方向一般为向上或向左。

(1)查明水系统水平水管、风系统水平风管、设备、部件在垂直方向的布置尺寸与标高,管道的坡度及坡向,以及该建筑地面和楼面的标高,设备、管道距该层楼地面的尺寸。

(2)查明设备的型号、规格及其与水管、风管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连接情况。

(3)查明水管、风管及末端装置的型号、规格,核对其与平面图表示是否一致。

3)系统图的识读方法

识读系统图与识读平面图和剖面图不同,系统图中的风管是单线绘制的,识读时应查明系统编号、各设备的型号及相对位置,还应查明各管段标高及规格、尺寸、坡度、坡向等。

4.通风与空调施工图识读举例

通风与空调施工图常包括通风与空调的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和详图。图9-27至图9-35所示为某校听音教室通风与空调施工图,工程图纸包括听音教室空调平面图、剖面图及空调机房平面图、剖面图等。

图9-27 听音教室空调平面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已知工程图纸说明:室外计算参数,夏季t=36.5℃,冬季t湿=27.3℃,气压为97.32 k Pa,平均风速v=1.4 m/s,主导风向为北向;室内计算参数,夏季24℃≤t≤28℃,相对湿度为40%~65%。设计内容:设置分体冷风柜式空调机集中送冷风(仅考虑夏季空调),噪声控制措施是将室外机设置在屋顶,听音教室负荷指标为q=269.3 W/m2

工程施工说明:空调风管为镀锌钢板制作;风口为铝合金材料制作,阀门为铝合金材料制作;其他阀门为钢制阀门。分体冷风柜式空调机安装详见厂家样本、使用说明书,其室内机下垫5 mm厚硬橡胶垫,室外机做简易雨篷。

施工图纸中的主要设备材料如表9-9所示。

图9-28 3—3剖面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图9-29 4—4剖面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图9-30 5—5剖面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图9-31 空调机房平面图(单位:mm)

图9-32 1—1剖面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图9-33 2—2剖面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图9-34 送风、回风联箱大样(单位:mm)

图9-35 屋顶室外机平面图(标高单位为m,其余为mm)

表9-9 主要设备材料

首先识读平面图,了解建筑的平面布置。本建筑有一空调房间(听音教室),另一间是空调机房。识读施工图时应将平面图、剖面图对照分析,沿空气流向进行。

关于听音教室的空调,有平面图及3—3、4—4、5—5剖面图。从平面图看出,听音教室内有三根由南到北的风管。这三根风管的具体布置状况如下:

听音教室左侧的一根风管:标高为38.600 m,该风管从空调机房出来时尺寸为800 mm(宽)×400 mm(高),为镀锌钢板制成的矩形风管,由南往北走,穿过轴线墙,在与轴线之间用一弯头往西转,风管规格尺寸未变,但标高由38.600 m降到38.300 m,后继续向西走,接近轴线时用一消声弯头转向,由南往北走,此弯头型号为HG-35B,规格为800 mm×400 mm,消声弯头的规格尺寸与连接的风管规格尺寸一致。经消声弯头转向后的风管尺寸和标高均未改变,在过轴线2 100 mm的风管下表面装一带调节阀的方形散热器,由剖面图可见散热器的空气流向是向下的,说明该散热器是送风口。由南往北走的风管经过第一个风口后,再往北走1 500 mm,风管的宽度、标高均未改变,仅风管高度由400 mm变到320 mm。继续往北,距轴1 500 mm处又装一带调节阀的方形散热器向下送风。在轴附近,风管的标高和高度未变,仅宽度由800 mm变到630 mm,即平面图表示的该风管规格尺寸由800 mm×320 mm变到630 mm×320 mm。再往北走,装有一个方形散热器和一个从630 mm×320 mm变到400 mm×320 mm的异径管,风管末端装有一个往下送风的散热器风口。末端风管与风口标高均未改变。据施工说明可知,风口为铝合金风口。

听音教室中间的一根风管:由平面图、4—4剖面、5—5剖面可以看出,从空调机房出来时,其标高为38.600 m,规格尺寸为1 000 mm(宽)×400 mm(高),为矩形风管,由南往北走,穿过轴后装一矩形来回弯,风管规格尺寸未变,仅通过来回弯将风管标高由38.600 m降到38.220 m。穿过轴线后,通过三通将风管标高由38.220 m变到38.300 m。经过三通后分两路走:一路是规格尺寸为400 mm×320 mm的支管,继续往北走,在支管上装有一个多叶调节阀,其型号为HG-35,规格为400 mm×320 mm,与所连接的风管规格尺寸一致,支管末端向下装一铝制散热器;另一路支管从三通分出后往西走,风管尺寸为800 mm×320 mm,标高为38.300 m。由东往西走穿过轴,经弯头转向,由南往北走,管径标高未变,在轴与轴间向下装一铝制方形散热器与一个由800 mm×320 mm变到630 mm×320 mm的变径管,但标高与风管高度未变。在轴附近也装一铝制散热器。穿过轴后再往北走,装一由630 mm×320 mm变到400 mm×320 mm的变径管,风管末端装一铝制散热器。从4—4剖面图中风口处的空气流向看出,听音教室中间一根风管为回风管,风口为回风口。

听音教室右侧的一根风管:从空调机房出来时标高为38.600 m,规格尺寸为630 mm(宽)×320 mm(高),为矩形风管,由南往北穿过轴,在轴与轴间由一弯头向东转向,并用来回弯将风管标高由38.600 m降至38.300 m,又经一消声弯头向北转向,消声弯头中心至轴之距为1 300 mm,风管继续往北走至末端,共装有两个向下送风的铝制方形散流器和一个由630 mm×320 mm变至400 mm×320 mm的变径管。

由听音教室空调平面图看出,各段风管和各送、回风口的定位尺寸均较清楚齐全。

关于空调机房,有平面图、1—1剖面、2—2剖面、送回风联箱大样等。

空调机房的主机采用分体冷风柜式空调机,分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室内机设于空调机房轴与轴交角附近。新风口设于空调机房南侧的外墙上,新风管标高为38.400 m,规格尺寸为320 mm×320 mm,沿轴由南往北走,走到轴与轴相交处的柱子附近转弯往下走,立管上装有编号为9的多叶调节阀,其型号为HG-35,规格为320 mm×320 mm,新风立管走到距地面高度为970 mm处又转弯水平向北走,规格变为300 mm×300 mm,经过尺寸为300 mm×300 mm的软管与室内机相接。

由空调机房平面图、2—2剖面图可看出,室内机上方接一尺寸为1 030 mm×345 mm的短管,该短管通过由1 030 mm×345 mm变至1 000 mm×320 mm的软管与送风联箱下口尺寸为1 000 mm×320 mm的短管相接,再与送风联箱相接。送风联箱东侧、北侧分别接出标高为38.600 m的规格尺寸为630 mm×320 mm和800 mm×400 mm的两根水平风管。沿轴由南往北走的风管,在空调机房与听音教室间的隔墙两侧分别装有防火阀4和微穿孔消声器7。防火阀4的型号规格为TF·DC·W72,800 mm×400 mm;微穿孔消声器7的型号规格为HG-44,800 mm×400 mm。风管经过消声器后继续往北走,与听音教室左侧的一根空调风管相接。送风联箱向东接的风管,走至空调机房与电梯井的隔墙处转弯往北走,标高与规格尺寸不变。该风管在空调机房与听音教室间的隔墙两侧分别装设防火阀5与消声器8,防火阀5的型号规格为TF·DC·W72,630 mm×320 mm;消声器8的型号规格为HG-44,630 mm×320 mm。该风管经过消声器继续往北走,与听音教室右侧的一根风管相接。

由空调机房平面图看出,室内机东侧经规格尺寸为1 600 mm×500 mm的软管与回风联箱相接。回风联箱上部接一尺寸为1 000 mm×400 mm的矩形风管,该风管上升至标高为38.600 m时转弯由南往北走。同样,其在空调机房与听音教室间的隔墙两侧装设防火阀3与消声器6。风管经消声器6后与听音教室中间的风管(回风管)相接。

由空调机房平面图看出,空调机房通往听音教室的3根风管在空调机房与听音教室隔墙两侧均装设防火阀与消声器。

从空调机房平面图和屋顶室外机平面图看出,距轴800 mm、距轴1 700 mm和3 700 mm处设室外机。室内、外机用冷剂管连接。冷剂管从室外机东侧接出并联后沿轴由北往南走,到轴与轴交角附近且距轴和轴均400 mm处,转弯穿过预埋套管,垂直往下走到距地面约250 mm处转弯,沿轴往北走与室内机相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