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山村:发展经济提升生活水平,改善交通便利

应山村:发展经济提升生活水平,改善交通便利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应山村,属凤岙乡。近年来,应山村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根本,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坚持为民办实事,积极做好强村富民大文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素质。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应山村对各自然村的机耕路进行了硬化,以水泥浇筑,使路面平坦宽阔,方便往来农机车辆通行,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应山村:发展经济提升生活水平,改善交通便利

阡陌纵横显生机

◎周唯轶·文 张昊桦·摄

村社名片 应山村位于横街镇东北部,总面积2.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960人。获评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卫生村等。

田埂交错、阡陌纵横。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行进在村间小路,远处翠绿的青山与眼前生机盎然的田垄交相辉映,色彩鲜明,俨然一幅出自大自然之手的多彩插画,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应山村曾名高峰村,位于革命老区四明山边缘。村庄三面依平原,一面靠应山,下辖花庄跟、职田王、阔墩头、朱家庄、蔡家山下、谢家6个自然村,拥有耕地1130亩、山林1200亩。

南宋时,谢姓从上虞迁来形成村落,属鄞县桃源乡。元明时期沿袭宋制。清乾隆年间起属桃源乡石马里四十七都。民国时期分属鄞县桃源区凤岙镇隐仙乡。1949年5月后属凤岙乡。1950年5月属望春区隐仙乡。1953年合作化初期曾建立职丰、合心、应山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合并升级为高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凤岙乡。1958年10月为红色(凤岙)公社横街大队(管理区)高峰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凤岙公社后改称高峰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应山村,属凤岙乡。1985年后均属横街镇。(www.xing528.com)

近年来,应山村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根本,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坚持为民办实事,积极做好强村富民大文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素质。

要致富、先修路。应山村村民多以务农为主,通往农田的道路为砂石机耕路,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应山村对各自然村的机耕路进行了硬化,以水泥浇筑,使路面平坦宽阔,方便往来农机车辆通行,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文化礼堂建设是满足村民文化需要的惠民工程。2020年,应山村文化礼堂建成启用,夕阳红和事佬、管家婆、环保卫士、爱心车队等志愿服务队入驻,为村民提供理发心理咨询健康咨询、家电维修、安全宣传、文艺慰问、缝纫修补等志愿服务。今年,文化礼堂还定期播放红色革命影片,成为村民的“暖心阵地”和“精神家园”。

昂首开启新征程,奋进续写新辉煌。“十四五”期间,应山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先锋户联”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自然村机耕路水泥浇筑联通、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护栏安装、村庄环境整治、灌溉渠道建设等工作,谱写村庄宜居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行为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