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沈括上书揭晓土地争议,契丹使节受挫

沈括上书揭晓土地争议,契丹使节受挫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沈括上书给皇帝报告了这件事情。沈括在此之前就找到了有关土地争议的文书几十件,并预先让随行官员们记熟。杨益戒一提出责问,随行官员们就以文书上的内容作为证据反驳他。沈括在回去的路上派人把辽国的地形画了下来,还记下了当地的风俗民情,并撰修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了皇帝。

沈括上书揭晓土地争议,契丹使节受挫

辽国派萧禧找宋朝处理河东黄嵬地区的地界划分问题,并说:“一定要宋朝送出那块地才肯回去。”皇帝就派沈括去出使辽国。出发之前,沈括去枢密院查阅档案,找到了当年宋朝与辽国议定边界的文书,书中明确指定了双方以古长城作为边界,而黄嵬距离古长城有三十里的距离,所以不可能是辽国的领土。沈括上书给皇帝报告了这件事情。皇帝召见了沈括,高兴地对他说:“其他大臣们不去考究事情的根本原因,差点耽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皇帝命令沈括把古文书规定的边界图拿给萧禧,萧禧看到后无话可说。

沈括在回去的路上派人把辽国的地形画了下来,还记下了当地的风俗民情。

皇帝赏给沈括一千两白银,让他出使辽国。到了辽国后,辽国的宰相杨益戒来跟他商谈。沈括在此之前就找到了有关土地争议的文书几十件,并预先让随行官员们记熟。杨益戒一提出责问,随行官员们就以文书上的内容作为证据反驳他。几次过后,杨益戒无以反驳,便虚张声势地说:“你们就为了这么一小块土地就要抛弃我们之间的和平吗?”沈括说:“当军队出师有正当理由的时候气势就会很壮,没有正当理由的话气势就会衰弱。现在你们抛弃了你们的先辈们和我们定下的契约,还要以武力相威胁,我们没有理由会惧怕你们。”沈括与辽国前前后后共进行过六次会谈,使辽国最终明白无法改变沈括的主张,就放弃了之前的要求。沈括在回去的路上派人把辽国的地形画了下来,还记下了当地的风俗民情,并撰修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了皇帝。皇帝授予他翰林学士的官位。

沈括博学多识,文章写得非常好,且对天文、律历、医药、占卜等都非常了解,无所不通。他的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他和宾客们平时所谈论的内容,还记载了许多朝廷的典故,一直在后世广为流传。

读史学成语(www.xing528.com)

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例句:学习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人心惶惶:形容众人惶恐不安。

例句:地震的近期预报一发出,闹得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