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设计与生活方式关系的思考

现代设计与生活方式关系的思考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中国学者袁岳的说法,生活方式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的行为,它是与“生产方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中国,生活方式这一概念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的关于生活方式研究的文章发表于1981年。[4]1984年政府部门正式提出“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口号。因此,生活方式研究将会“走向”学术前沿。

现代设计与生活方式关系的思考

生活方式这一概念来源于社会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即衣食住行领域的习性和特征;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活动,包括生产劳动、社交、娱乐休闲等等。按照中国学者袁岳的说法,生活方式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的行为,它是与“生产方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各种不同的行为长期持续,就形成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即生活方式。[3]

《辞海》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如下:“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社会群体及个人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各种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综合。包括劳动方式、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道德价值观念等。它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社会交往、参与的社会群体和文化等方面,通过个人和群体的具体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而体现出来。具有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类似性、多样性、差异性等特征。”

在中国,生活方式这一概念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的关于生活方式研究的文章发表于1981年。[4]1984年政府部门正式提出“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口号。[5]政府部门对生活方式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3年1月,由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专业委员会发起的“生活方式:理论与实际的新发展”在哈尔滨市召开,会上王雅林(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认为,虽然目前生活方式的理论尚不够成熟,学科地位也不够明晰,但生活方式研究无论在解决人类生存还是社会发展难题中,都具有建构功能,具备独特的理论品格与价值。因此,生活方式研究将会“走向”学术前沿。如果说生活方式研究过去主要是围绕生活方式的现实发展做启蒙、转型、创立工作的话,那么在未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阶段,生活方式研究将主要是释放生活方式的理论潜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建构功能。生活方式的学科化建设,将循着构建社会学分支学科和创建交叉的生活学学科两个方向进行。[6](www.xing528.com)

现代意义上的生活方式的研究首先出现在西方,以韦伯(M.Weber)和凡勃伦(T.Veblen)为代表的西方生活方式研究学者,在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基于消费时代的生活方式的研究。韦伯认为,生活方式表现为一定的消费模式,人们在一定的收入水平范围内,对收入如何进行花销就包含了选择的元素在内。[7]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从文化的角度对生活方式进行了阐述,“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其群体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服饰、婚俗和家庭生活、工作模式以及休闲方式”。[8]

关于生活方式分类的问题,王雅林教授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分为社会、群体和个人;按照生活领域的不同又可分为劳动、闲暇、消费、交往、政治宗教生活方式;按地区不同可分为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等等一系列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属于精神层面的定义,需要物质层面的载体,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一个人处于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是一个动态哲学问题,目前国内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本书研究的是生活方式的变迁与设计活动的关系,从设计角度看生活方式,我们人类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原理都是设计活动的结果,而且这种活动在不断进化发展,进而持续影响生活方式的进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理论的研究从马克思经典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辩证关系开始,经历了大工业时代、消费主义时代,进一步融合文化因素的成分之后,趋于丰富和完善。工业社会大生产的步伐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而工业化大生产的每一步都对产品设计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我们有必要对生活方式和工业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