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医院新世纪发展:建设国际医疗平台

中山医院新世纪发展:建设国际医疗平台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山医院在新世纪的发展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医院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学科发展以及根据“疾病谱”的改变而做计划和部署,在迈入新世纪的各个阶段规划期内逐步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空间、诊疗条件、教研用房以及院容院貌,在政府关于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指引下,建设国际知名、亚洲一流的医疗平台。

中山医院新世纪发展:建设国际医疗平台

中山医院在新世纪的发展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医院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学科发展以及根据“疾病谱”的改变而做计划和部署,在迈入新世纪的各个阶段规划期内逐步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空间、诊疗条件、教研用房以及院容院貌,在政府关于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指引下,建设国际知名、亚洲一流的医疗平台。

进入新世纪后三个五年的实施计划,使医院建筑环境、设备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新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在达到现有行业规范的前提下,以打造成50年后成为保护建筑的管理策略与目标。同时,在“十五”至“十二五”期内,结合医院历史文化底蕴,根据医院的规划发展和医疗功能的调整,逐步把医院内不同时期的建筑通过修缮、改造,提升建筑品质,使各类建筑空间功能满足医教研的发展。医院建筑在各建设时期如图2所示。医院的更新是从社会比较关注的诊疗空间、环境舒适、流程清晰和美观整洁等需求的角度去思考,通过设计手段,努力做到和现代的新建筑在功能和整体形象上相协调。此外,对医院建筑在流程设计上结合医院的发展逐步改善变得更加合理,从医疗建筑流程上考虑采用医技科室多点的服务方式,尽量缩短病人的就诊流程(门诊与医技、住院与医技距离、外科病房与手术、考虑日间病部设置、康复病房),考虑机器人物流小车、轨道传输、气动传输等,要留有平行和垂直的空间。流程的改造是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科建设和病人的需求。

(www.xing528.com)

图2 医院建筑建设时期一览

医院建筑空间的发展从大拆大建式的快速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相比以往更加重视人(患者、医院工作人员)与医院的可持续关系。医院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医疗数据上的增长,更是活动在其中的对象(患者、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的提升,需要在提升整体空间形态品质的同时,更关注与基本医疗工作开展密切相关的诸多要素的关系,而这些“关系”伴随着医院多样的建筑空间而存在。对医院建筑的综合因素考量与建设目标,要从文化内涵、规划、设计、用材及质量等方面,建设永久性建筑,今天打造医院建筑,50年后要成为历史保护建筑,这也是医疗资源蕴涵着最大效应,促进医院文化及特质的传承和发展。至2015年(“十二五”期末)中山医院建筑总面积约350000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