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鸡市渭滨区志:种植技术成果,增产效果显著

宝鸡市渭滨区志:种植技术成果,增产效果显著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推广小麦新品种2.8万亩,亩增产10%以上,全区共建小麦种子田120亩,产种13.5吨。试验示范国家级青贮玉米品种36个,面积500亩。对农大108,秦龙青贮1号玉米示范种植50亩。示范种植黑糯玉米,白糯玉米,甜玉米5个品种,通过示范种植将筛选出适宜区内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新品种。1994年,天麻种植200户,产量90吨。

宝鸡市渭滨区志:种植技术成果,增产效果显著

一、品种引进及改良

粮食作物 1991~2010年,每年均进行小麦玉米大豆品种的引进和大面积推广工作。1991年,在马营镇良种场、园林站、高家村、益门乡竹园沟繁育小麦种子7.5吨,穗行圃6亩,繁育小麦131、351品种100亩,玉米杂交制种42亩。1995年,对引进小麦秦农758、陕229、秦麦11号、宝麦4号、小偃6号等5个品种对照试验,其中陕229和秦麦11号较对照田分别亩增产96公斤和91公斤,增产幅度分别达到41.5%和39.4%。年推广小麦新品种2.8万亩,亩增产10%以上,全区共建小麦种子田120亩,产种13.5吨。2000年,对引进长武134、陕253、小偃54号3个优质高产品种示范,3个品种平均亩产分别达到225公斤、400公斤、425公斤,年内秋播中又落实小麦2208品种示范种植150亩,长武134品种200亩,年小麦种子包衣2.5吨,玉米种子包衣40吨,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小偃54、陕253、长武134等3个品种35000亩,建小麦良种繁育田500亩,引进优质高产玉米陕资1号,高蛋白玉米中单9409,分别推广面积2000亩和110亩,示范种植甜玉米、糯玉米、彩色玉米等10个特种玉米22亩,供种55公斤。2006年,推广小麦良种,建立小麦穗行圃8亩,原种田500亩,良种田1460亩,统供面积4万亩,经实测,穗行圃产原种4吨,原种田产量200吨,良种田种子350吨,在八鱼镇淡家村、姬家殿村和马营镇郭家村建立小麦示范田5处2000亩,其中小偃22、郑麦9023、小偃957品种平均亩产达502公斤、510公斤、550公斤,均比大田增产10%以上。推广优质小麦30000亩。试验示范国家级青贮玉米品种36个,面积500亩。玉米品种示范15个品种2000亩。2010年,在晁峪乡建立旱地小麦新品种示范,主要品种有长旱58,铜麦3号,运旱22~33,陕麦159等4个品种80亩,建立小麦种子田西农979品种600亩,小偃22号680亩,为小麦布局提出指导意见。繁育郑麦9023号,西农979原种田200亩,繁育小偃22,西农979,西农9871良种田1500亩,产种子300吨,均大亩亩增产40~50公斤。对夏玉米中科4号,秦龙11号,正大12号,郑草958引种试验示范80亩,为区山旱地玉米种植筛选良种。对农大108,秦龙青贮1号玉米示范种植50亩。示范种植黑糯玉米,白糯玉米,甜玉米5个品种,通过示范种植将筛选出适宜区内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新品种。

经济作物 1993年,聘请勉县马小平传授天麻栽培技术,推广药材天麻栽培152户。1994年,天麻种植200户,产量90吨。2001年,引进油葵利马349品种。2004年,引进推广油菜秦优78号、宝杂油1号“双低”芥酸品种,推广面积7300亩。

蔬菜 1991年,引进湘研系列辣椒品种试验,表现较好的有湘研1号、湘研4号、湘研5号3个品种,年种植面积320亩。从西安、长沙、北京、天津、山东购进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西葫芦等品种20个250公斤,推广番茄面积504亩。1992年,推广辣椒湘研1号、4号、5号品种,种植面积1500亩,亩产菜1.6~3.2吨,亩收入2300元以上。1994年,引进试验黄瓜津春4号,洛椒4号,台湾小番茄,结球生菜,绿菜花紫甘蓝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由点推广到面。繁育蔬菜良种15亩,生产韭菜、茄子、水萝卜,番茄杂交种100公斤,繁育提纯甘蓝青本4份。1995年,引进黄瓜津春2号、3号,上海新丰,甘蓝西安6号,薹用韭菜春寒801,番茄圣女,紫甘蓝早红,结球生菜新品种,经实地示范。繁育提纯甘蓝自交不育系8份,提纯、定植甘蓝亲本8个品种16份。繁育南瓜、韭菜、泰国白豇豆种子600公斤。1996年,引进推广黄瓜津春2号、3号、4号,甘蓝春宝,西安6号,新丰1号,紫甘蓝早红、红亩,新选1号,结球生菜太湖65和皱叶生菜10个品种,推广面积100亩,繁育蔬菜良种100亩,共安排制种试验项目5个,繁殖甘蓝品种3个种子260公斤,茼蒿50亩,种子2.3吨,豇豆9亩,种子750公斤,蒲瓜5亩,产种子55公斤。1997年,繁育甘蓝冬宝种子230公斤,茼蒿种子320公斤,豇豆种子300公斤,济南长茄种子160公斤。繁育基地75亩。1998年,引进推广生菜、芦笋、紫甘蓝、绿菜花、佛手瓜香椿新品种。姜城村祁宝宝发展日光香椿,亩产2吨。2003年,引进推广辣椒绿丰椒王、湘研18号,黄瓜津优系列,番茄保冠1号蔬菜种植品种,加快品种更新速度。2004年,引进推广菜豆佳绿品种,亩产1982.5公斤。2005年,引进示范樱桃番茄新品种,示范推广双孢蘑菇23户,建菇棚23座。引进试验辣椒韩国6号,双孢菇夏秀2000、AS2796和番茄东盛等7个新品种。2006年,引进推广番茄“奔田粉冠”和黄瓜津优1号品种,扩大双孢菇养种植50户。2008年,引进推广番茄金棚超冠、西葫芦金葫1号、菜花雪岭3个品种,推广面积200亩。2010年,引进番茄果辉,黄瓜津绿11号,豇豆早生王、莴笋东坡4号、今冬王、乳瓜绿迷F1、碧玉2号、茄子太空茄王,推广面积80亩。

果品 1991年,引进猕猴桃秦美、秦翠品种,栽培面积300亩,引进苹果秦冠和梨早酥、秦酥,雪花梨,分别栽植4000亩和2000亩。1992年,引进苹果矮化富土,短技新红星,栽植510亩。1994年,自西北农业大学引进草莓新品种10个1500株,分别在石鼓镇甘何坡、陈家堡村、神农镇陈家村、高家镇高家村栽植示范。1998年,引进板栗镇安1号、2号枝条1000株,核桃香玲、中玲、西玲、鲁光、新疆薄皮苗3万株,建苗圃27亩。2000年,引进猕猴桃海沃德、亚特、红阳、金魁、徐香品种,推广嫁接30亩。2001年,引进核桃陕核2号、元丰等4个品种,在马营镇燃灯寺村和高家镇塔明村分别栽植60亩和45亩。引进葡萄户太8号、里扎马特、乍娜栽植面积1000亩,引进桃雨花露、红清水、仓方早生、大久保、沙红、秦王品种,在石鼓镇赵家庄村和马营镇黄家山村栽植1200亩。2002年,引进推广葡萄京亚、京秀、皇家秋天,美人指等6个品种,在高家镇高家村栽植20亩。2003年,引进推广樱桃巨红、红灯、黄玉、大紫、雷尼、先锋、拉宾斯、早红、藤稔栽植面积200亩。2004年,引进华山大接杏、玉杏、丹麦1号、2号、金太阳、早丰、凯特品种,栽植面积20亩。2006年,引进猕猴桃红艳,桃新川中岛、大珍宝赤月,樱桃滨库品种,分别在八鱼镇八鱼村,上甘沟村和石鼓镇赵家庄村推广栽植。并推广葡萄早熟8611、粉红哑都蜜、无核白鸡心、维多利亚奥迪亚无核、里扎马特新品种。2008年,引进葡萄黑堤、克伦森,樱桃岱红、早大果、乌克兰品种,在八鱼镇上甘沟村、寨子岭村示范推广500亩。2010年,引进推广葡萄巨玫瑰、樱桃意大利早红、晓文2号、猕猴桃米良1号、西选2号、水蜜桃武井白凤,推广面积200亩。(www.xing528.com)

二、栽培技术

粮食栽培技术 1991年,推广小麦玉米规范化栽培,粮食作物4.5万亩,产量14882吨,较对照田增产65.3公斤,增产11.7%。1996年,吨产田开发5000亩,亩均产910公斤。双千田开发6000亩。1997年,吨产田开发5000亩,亩产885公斤。双千田实施6000亩。1998年,推广小麦“86543”工程7.2万亩,其中亩产400公斤5000亩,300公斤1万亩,250公斤1.4万亩,200公斤2.5万亩。实施玉米增产4万亩,亩产均300公斤。其中亩产400公斤以上面积2.5万亩,450公斤以上面积8000亩。吨粮田示范1000亩,其中小麦亩产518.3公斤,玉米亩产462公斤。小麦地膜示范15.6亩,平均单产338.2公斤,较露地对照亩增产56.2公斤,增产率16.6%,玉米地膜种植510亩,亩产值800~1300元。双千田实施4200亩,推广旱地龙4万亩,亩增产47.7公斤。1999年,在灌区落实高产示范小麦3050亩,实行配方施肥,镇压控旺、冬灌和三喷两防技术措施,平均亩产408.5公斤;落实高产田800亩,在去冬今春170天大旱情况下,采取中耕保墒,以肥提墒,借雨追肥,促弱转壮措施,施用FA旱地龙、抗旱宝,在大旱之年亩产均250.2公斤,推广夏玉米高产示范4000亩,亩密度3600株苗,早定苗,中耕,施肥,适灌水,保健壮发育,亩均产量602公斤。2007年,因地制宜,选用玉米良种秦龙11号,沈单16号,郑单958号,种植夏玉米4.3万亩,其中:优质玉米1万亩,优质杂粮1万亩。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5000亩,示范面积3000亩,推广面积5000亩。2010年,在八鱼镇淡家村、马营镇燃灯寺村、朴西村、郭家村、石鼓镇中岩山村、神农镇峪泉村、冯家塬村推广播种小麦“3414”试验点10处,配方施肥1200亩。

蔬菜 1991年,蔬菜栽培技术普遍采用露地地膜覆盖和大中型塑料薄膜棚和日光温室栽培。并实施大白菜丰收计划5003亩,其中大白菜3603亩,麦葱、油葱间作套种2000亩。蔬菜亩产量4480公斤。推广番茄单杆密植栽培,番茄密度由3500~4000株增加到4500~5500株,亩产均4550公斤,比对照田增产550公斤。且果子均匀,商品性好,亩产值增长200元。黄瓜高低架栽培,亩均增产375公斤。推广番茄西粉,中丰良种504亩,亩增产240公斤,亩增值145元。在石嘴头村发展双孢蘑菇种植118户,新建竹木大棚60座,钢架大棚10座,鞍二温室193间,日光温室228间,折合面积45亩,安排大棚水暖1座,冬季黄瓜、番茄生产示范面积25亩。举办夏菜育苗、食用菌、秋菜丰产培训288人次。1994年,推广“名、特、优、高、新”蔬菜栽培技术,百亩日光温室新建78座,面积105亩,繁育黄瓜,西红柿、芹菜、西葫芦、韭菜苗27万株、落实专业菜田开发建设1500亩,种植越冬菜1500亩,举办黄瓜嫁接技术培训3期100人次,辅导日光温室加温取暖、育苗营养土培制、播种定植技术。指导食用菌种植户2068户,其中:年新发展食用菌种植户783户。平菇131户,天麻200户,其他88户。平菇投料393公斤,生物效率80%,获总产3220吨,总产值达1626.8万元。全区涌现出石坝河乡石嘴头、沙家湾、刘家村,马营镇凉泉堡、凉泉村,神农乡冯家塬村,高家村乡庙坡、赵家崖、太寅10个重点村。引进蔬菜新品种佛手瓜,推广800株40亩,单株结瓜70多个,平均亩产4200公斤,亩产值1500元。1997年,示范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和大面积韭菜覆盖技术,日光温室综合增产技术。采取抓点带面、到田间地头新建专业菜田2866亩,日光温室130座150亩,亩均产量3000公斤,在神农乡姜城堡村和高家村乡桑园铺村落实百亩双万高产田,生产生菜、芦笋、紫甘蓝、绿菜花、佛手瓜产量产值双过万30户,食用菌种植户锐减到720户,产量2100吨,总产值480万元。2001年,分别在马营镇、石鼓镇、神农镇新建菜田1500亩。年内在桑园铺、巨家村建成万元菜田500亩。2004年,巨家村建蔬菜大棚65座,累计大棚265座。2005年,在八鱼镇范家崖村建成双孢菇塑料大棚15座10亩,建双孢菇示范园1处。2008年,在石鼓镇张家沟村建成设施蔬菜示范园100亩,建塑料大棚157座,育苗温室2座,其中:刘家村107座,张家沟村50座。全区发展蔬菜3000亩。分别在马营镇凉泉村、晁峪乡新安村发展大棚双孢菇5座,面积3000平方米。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每平方米均产菇11.5公斤。2010年,在桑园铺、巨家村、刘家村、张家沟村推广蔬菜大中棚覆盖2200亩,完成张家沟村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在神农镇陈家村、冯家塬村、夏砑壑村、邵家山村、竹园沟村,石鼓镇王家河村,晁峪乡上川村新增无公害蔬菜1000亩,发展塑料大棚200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9500亩,实现蔬菜生产3.1万吨,收入5580万元。

果品 1991年,举办苹果、桃、梨、猕猴桃夏季管理培训1期60人次,传授苹果短枝型密植、疏层整形技术、疏花保果、果实套袋技术;梨树主枝开心整形技术,桃树自然开心整形,疏花疏果和猕猴桃大棚架栽培,疏蕾疏果,合理使用膨大剂,果实套袋技术,栽植苹果、梨6000亩。1993年,完成苹果、梨幼园品种鉴定更换,中、老园改造1522亩,引进葡萄、猕猴桃优良品种,改造葡萄、猕猴桃低产园288亩,推广综合措施,指导桃、杏、山楂、李、草莓低产园改造209亩。新栽梨2286亩,猕猴桃1862亩,苹果、葡萄、桃131亩,举办果树培训7次1416人次。1996年,新栽猕猴桃1668亩,梨769亩,低产田改造5村1700亩,加大宣传力度,抑制猕猴桃膨大剂使用,举办果树培训12期1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300份,指导冬夏修剪。1999年,高家村乡庙坡村猕猴桃被省农业厅评为“优质果品”村。2000年,繁育猕猴桃苗木10万株,定植实生苗15万株,播种育苗240平方米,核桃种子园建设100亩。2005年,八鱼镇上甘沟村栽植樱桃200亩,樱桃累计面积达1000亩,继续推广果园生草、果实套袋、大棚桃栽培技术,印发果树技术资料9期1500份。2008年,沿八鱼镇甘凤路栽植樱桃1250亩,从苗木定干、幼树栽植,定干整形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果园生草、铺反光膜、单枝延长反复搞心、配方施肥、平衡树势、保花保果技术,提高农户栽培能力。沿八鱼镇张寨路栽植葡萄950亩,推广果实套袋870亩,反光膜技术试验2亩,无核化处理2000亩。在石鼓镇陈家堡村栽桃树200亩,该村累计桃面积600亩,辐射带动王家河、李家槽、沙家湾村栽植鲜桃1500亩。2010年,推广葡萄套袋1200亩,葡萄大棚架V字形整形技术520亩,葡萄无核化技术处理1500亩,樱桃幼树自由纺锤形整形650亩,水蜜桃开心型PBO技术应用500亩。举办果树技术培训15期2800人次,印发资料4000份,为农户解决生产难题27项,户均增收15%,年新建猕猴桃园221亩,樱桃371亩,葡萄100亩,核桃、板栗208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