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益边塞诗,享年82岁!李益诗名盛世,入选《御览诗》最多!

李益边塞诗,享年82岁!李益诗名盛世,入选《御览诗》最多!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29年,李益病逝,享年82岁。李益早在青年时候,已经诗名大振。可见当时李益诗名已名满天下,以至于他的诗歌被画为图障、谱为乐曲。不仅如此,在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令狐楚所选的《御览诗》中,李益的诗歌入选三十六首,选入作品最多,名列诸诗人之冠。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大历以后,吾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在这些诗歌中,李益的边塞诗无疑是最有特色的。

李益边塞诗,享年82岁!李益诗名盛世,入选《御览诗》最多!

李益(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人。约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凉州陷于吐蕃前,李益随家迁离故乡,到洛阳定居。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第,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两年以后,他又任郑县主簿。大历九年(774年)到渭北节度使臧希让的幕府供职,随军北征,以御边患。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到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幕府供职,曾巡行朔野。建中四年(783年)登拔萃科,授侍御史。贞元元年(785年)到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天德军灵盐丰夏等州节度使杜希全的幕府供职,再次从军到了塞上。贞元六年(790年)前后入邠宁节度使张献甫幕府供职。贞元十三年(797年)入幽州节度使刘济的幕府,由从事进为营田副使。贞元十六年(800年)结束军旅生活,漫游长江、淮河流域。几年后返回长安,唐宪宗召为都官郎中,迁中书舍人。元和五年(810年)前后,曾任河南少尹,随即入朝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右散骑常侍。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加礼部尚书衔致仕。829年,李益病逝,享年82岁。

李益早在青年时候,已经诗名大振。而他一生写得最多、成就最高的是从军边塞诗。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现存一百六十多首。这些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境界之蕴藉,语言之集美,音韵之流畅,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唐人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中说:“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又有云:‘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天下亦唱为乐曲。”可见当时李益诗名已名满天下,以至于他的诗歌被画为图障、谱为乐曲。不仅如此,在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令狐楚所选的《御览诗》中,李益的诗歌入选三十六首,选入作品最多,名列诸诗人之冠。说明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和喜爱。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大历以后,吾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明代胡应麟曾这样高度评价李益的诗歌,他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在这些诗歌中,李益的边塞诗无疑是最有特色的。明代徐献忠在《唐诗品》中评价李益:“君虞生习世纷,中遭顿抑,边朔之气,身所经闻,故从军出塞之作,尽其情理,而慕散投林,更深遐思。古诗郁纡盘薄,姿态变出,自非中唐之致。”清代沈德潜在《重订唐诗别裁集》卷四中说道:“君虞边塞诗最佳,《征人歌》《早行》等篇,好事者画为屏障。”由以上的诸多评价和赞美之词我们可以总结出:诗人李益用他的凌云健笔,绘摹边塞风云,抒写征士情感,独立于大历诗坛,成为继盛唐表赛诗人高适岑参之后唐代又一位杰出的边塞诗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