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光地论孔子删《诗》的深意及支撑

李光地论孔子删《诗》的深意及支撑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光地指出,孔子删《诗》并非随意为之,其中蕴含了孔子的深刻用意。李光地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孔子希望通过删《诗》来影响政治。综上所述,李光地论孔子删《诗》,汉儒、宋儒的说法并重,并不专主一家;其对朱熹之说,也大胆怀疑和反对,体现出融会汉宋的学风。除了找寻内证之外,他还从历史事实、孔子删《诗》意义等两个方面提出了外证,对其观点加以支撑。

李光地论孔子删《诗》的深意及支撑

李光地指出,孔子删《诗》并非随意为之,其中蕴含了孔子的深刻用意。《诗经》有所谓淫诗,孔子编订《诗经》却把淫诗保留下来。李光地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孔子希望通过删《诗》来影响政治。他说:

夫删诗之义,犹之作《春秋》也,《春秋》何尝没乱贼之迹哉,著之者戒之也。况又有善恶之相形,祸福治乱之相应。《春秋》成而惧,《诗》三百而皆可以兴者,此矣。‘无’犹‘毋’也,‘思无邪’,戒辞也。言学《诗》者以辨邪正为急,犹学《春秋》者以正名分为先也。未闻有以商臣、蔡般之在简,而云君父之可贼者,则于圣人之存郑、卫也奚疑![26]

李光地以为孔子作《春秋》是为了使后者有所戒,能辨善恶,能正名分。孔子删《诗》与作《春秋》一样,也是为了在政治上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其表现就是孔子保留了很多淫诗。正是这些淫诗记录了当时乱臣贼子的行为,披露了他们的恶行,才能够警醒未来的统治者。

二是为纠正民风、民俗,保留社会的风土人情。李光地认为孔子允许淫诗的存在,是为了保存郑、卫之民风,以便让后人见到春秋礼崩乐坏的具体情形。他说:

圣人所以存而不删,正以见一国之俗化如此,而其间尚有特立独行之人,不以风雨辍其音,不以如云乱其志,则民彝之不泯可见,而欲矫世行义者可以兴,此圣人之意也。[27](www.xing528.com)

又说:

列国之诗,俗化而声变。郑卫之荡也,齐秦之夸也,圣人间存焉,以为泯其失,无以彰其得也。不极乎民心之流,不足以显民彝之真也。[28]

郑、卫之诗虽然淫邪,却可见诗歌的发展变化,可以彰显春秋的民风、民情。如果删去,就失去了研究民俗的第一手材料。李光地论述孔子删《诗》,不仅补充了孔子删《诗》的证据,总结了删《诗》凡例,而且进一步探究了孔子删《诗》的目的,可以认为这是他对删《诗》派的一个贡献。

综上所述,李光地论孔子删《诗》,汉儒、宋儒的说法并重,并不专主一家;其对朱熹之说,也大胆怀疑和反对,体现出融会汉宋的学风。另外,他很注重发掘《孟子》与《论语》两部经典中所载的逸诗,认为这些逸诗即孔子删《诗》的重要证据。除了找寻内证之外,他还从历史事实、孔子删《诗》意义等两个方面提出了外证,对其观点加以支撑。李光地又从《论语》中发掘了孔子删《诗》的五条凡例,说明以四书来作为自己诗说的佐证,是他《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李光地不仅明确指出了孔子确实进行了删《诗》,而且经多方寻找材料加以论证,由此总结出孔子删《诗》的目的、原则,并且在研究中注重运用以四书证诗的方法。可以说,这些都是李光地在孔子删《诗》问题上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