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光地的理学与易学研究

李光地的理学与易学研究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李光地却有“理学名臣”之称,他对宣扬朱子学不遗余力,是清初朱子学复兴的代表人物,故研究其理学思想者亦大有人在。李光地是清初易学大家,故对其易学思想的研究也是一个重点。李志阳还有《李光地〈易义前选〉初探》、《试论京城宿儒与李光地易学的关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二文对李光地易学进行探讨。

李光地的理学与易学研究

学界一般认为,清初有成就的理学家多为明遗民,而理学至康熙朝之后亦缺乏创造性的发展,故习惯上以“宋明理学”概称之。但李光地却有“理学名臣”之称,他对宣扬朱子学不遗余力,是清初朱子学复兴的代表人物,故研究其理学思想者亦大有人在。

陈祖武《〈榕村全书〉前言》(《闽江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一文对其所整理、点校的《榕村全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之校理缘起、原则、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其中对李光地的理学成就亦多所褒扬。姚达兑《〈性理精义〉与清初的政治意识形态》(《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一文认为康熙授意李光地等理学大臣编成《性理精义》一书,目的在于通过尊崇朱学而将治统兼合道统,体现的是帝王术的一面,李光地揣摩人君好尚而成为高官显宦,其人或流于伪,其学或未至精深,但对当时却有大益。

李光地是清初易学大家,故对其易学思想的研究也是一个重点。冯静武《李光地易学渊源考》(《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8期)一文从闽中易学的基础、师友的启发、《参同契》的开悟、程朱易学的影响四个方面论述了李光地易学的渊源。李志阳、连振标《李光地〈易〉例及评价》(《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一文从时、位、德、应、比及卦主说等方面较深入地分析了李光地的《易》例理论,肯定其创新精神,也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李志阳还有《李光地〈易义前选〉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试论京城宿儒与李光地易学的关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二文对李光地易学进行探讨。(www.xing528.com)

另外还有黄建荣《简述李光地〈离骚九歌解义〉的评注特色》[《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黄建军《李光地与康熙文坛》(《求索》2014年第11期)、林静茹《论李光地的“知人论世”观》(《太原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以及叶茂樟的《见贤思齐,惺惺相惜——略谈李光地对诸葛亮的评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略论李光地与书院教育》(《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与《名人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腾飞——以李光地文化为例》(《鄂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诸文,从各个角度对李光地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