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遗憾未成,青岛艺海的失望结局

合作遗憾未成,青岛艺海的失望结局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之立即表示非常赞同,并由他去联系有关电视台拍摄与资金赞助。在信中,他还明确表示:“关于创作《裘盛戎》电视剧剧本事,我愿与你和钳韵宏合作。”翌年,能够扮演青年裘盛戎的裘少戎也因病英年早逝,年仅39岁。这样一来,电视剧《裘盛戎》再难以有既形似又神似,还能够演唱京剧花脸的演员参演,我与程之的这次合作只好以“流产”告终……

合作遗憾未成,青岛艺海的失望结局

由于程之拍摄的电视剧《名优之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就萌发了与程之共同创作电视剧《裘盛戎》,并由他亲自扮演京剧大师、裘派花脸创始人裘盛戎的想法。原因是我本人就酷爱裘派花脸,尽管裘盛戎已于1971年病逝,但我还是经常借机到他的故居,多次采写过当时还健在的裘夫人李玉英与子承父业的裘少戎。我还应裘夫人之约,邀请她的两个女婿当时所在的北京风雷京剧团来青岛演出。

裘盛戎当年到上海演戏时,必定登门拜访程之的父亲程君谋。程之与裘盛戎都唱花脸,惺惺相惜,彼此都是称兄道弟,感情自然深厚。因此,我就当面向程之提议共同创作电视剧《裘盛戎》,剧中五六十年代的裘盛戎就请程之扮演,并由他亲自导演,青年时的裘盛戎就由其子裘少戎扮演。同时,拟约请青岛京剧团的钳韵宏(裘盛戎的大弟子)为艺术顾问。程之立即表示非常赞同,并由他去联系有关电视台拍摄与资金赞助。

1987年12月初,我再次赴沪出差,还想与程之当面把电视剧《裘盛戎》再具体商讨一下。恰巧他在石家庄拍戏,我就给他留下了一封信并附上我发表在《青岛日报》上的名人专访《程之是京剧名票》。不久,我就收到他1988年1月3日的亲笔信。信中首先对我给他写的专访予以肯定,接着谈道:“由于不断外出,来信最近才拿到,迟复为歉。自北京主持京剧大选赛结束返沪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期间,又去石家庄,为河北电影厂拍的一部四集电视剧(我主演的)后期配音。你在上海复旦大学期间给我打电话,我正好又不在上海。12月下旬,我又应邀去深圳、广州,参加深圳电视台四周年台庆等活动,今年元旦才回。而4日(明天)又要去武汉了,是参加我们‘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活动,约十天后回来。”在信中,他还明确表示:“关于创作《裘盛戎》电视剧剧本事,我愿与你和钳韵宏合作。”并强调,“不仅要写裘的艺术,更要写裘的为人、戏德,而且后者应该是主要的,因为这是个故事剧,就像我搞《名优之死》一样,即重视‘戏中戏’(《打渔杀家》《起解会审》的演出片断)……”事后,我又到上海出差,趁机到上影与程之继续商讨与构思电视剧《裘盛戎》。正好著名女影星王丹凤在场,他便引荐我与她相识。

遗憾的是,我在启动剧本的创作之时,裘夫人身体愈加不好,进一步采访困难极大,而钳韵宏又应邀到天津给青年京剧演员进行指导,程之还是一直忙于拍戏。为此,我与程之通电话谈及此事,他表示缓些时日。

程之的来信(www.xing528.com)

笔者于2000年11月30在《老年生活报》 上发表《难忘程之》

令我没有料到的是,程之1995年2月14日应邀出席上海市政协的元宵节联欢晚会,清唱了京剧花脸戏《盗御马》选段之后,又兴致勃勃地为老影星舒适清唱《李陵碑》操琴,不料因心肌梗死猝然去世,享年69岁。翌年,能够扮演青年裘盛戎的裘少戎也因病英年早逝,年仅39岁。这样一来,电视剧《裘盛戎》再难以有既形似又神似,还能够演唱京剧花脸的演员参演,我与程之的这次合作只好以“流产”告终……

2013年3月18日于青岛夹缝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