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岛艺海:发展吕剧青岛建团

青岛艺海:发展吕剧青岛建团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又荟萃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专业京剧团出来的演员,并加上青岛艺术学校吕剧科的部分学员,组建了青岛市吕剧团。青岛市吕剧团于1960年“五一”在李村路的青岛影剧院举行成立大会,当时的青岛市委、市政府以及文化局领导都到会祝贺。1968年9月,青岛市吕剧团被强行解散。

青岛艺海:发展吕剧青岛建团

为了培养与造就青岛吕剧艺术人才,青岛市文化局于1958年建立了青岛市艺术学校(位于泰山路,现改建为市北区少年宫),专门设有吕剧科,旨在为在青岛成立专业吕剧团奠定基础。原最有名气的京剧票房“和声社”中多才多艺的于振之,既能唱京剧花脸,又擅长京剧程派青衣的京剧伴奏,当时还在银行工作就被选调到青岛市群众艺术馆,因与艺术学校同在一个院子,又都归属市文化局领导,他就在艺校专门教授吕剧器乐。“和声社”京剧票房的小生名票、擅长编导的魏文声也从医药公司调到了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与于振之共事。

青岛市吕剧团演出《红花向阳》节目单

1966年青岛市吕剧团演出《沂河两岸》节目单

1959年底,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青岛市吕剧团,就抽调毕宏川和魏文声具体负责筹建工作,到处招兵买马,网罗吕剧人才。魏文声就把他们原“和声社”的七位京剧名票拉来参加吕剧团,其中就有已经在艺校授课的于振之,本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做戏曲编辑的袁立干(两年后又自动回电台工作)、李兆瑞(京剧丑角兼司鼓)、李云超(京剧老生)、徐士勇(京剧花脸)、吕锡桂(京剧小生)、周治民(京剧舞台检场)。同时,又荟萃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专业京剧团出来的演员,并加上青岛艺术学校吕剧科的部分学员,组建了青岛市吕剧团。

青岛市吕剧团于1960年“五一”在李村路的青岛影剧院举行成立大会,当时的青岛市委、市政府以及文化局领导都到会祝贺。会上还演出了由魏文声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大型历史吕剧《春雷》。音乐设计是张小平和于振之。剧中主要演员就有五人本是京剧名票,如魏文声扮演唐震、于振之扮演潘永斋、李云超扮演潘老爹、吕锡桂扮演易宗秀、周治民扮演潘家有。在此期间,李云超不仅演戏,还兼任会计。(www.xing528.com)

建团初期,魏文声任导演,于振之任团部教师,吕锡桂任演员股股长,李云超任舞台股股长,于振之任音乐股琴师

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与吕剧团的演职员一起排演了大量吕剧,深受人们欢迎。1968年9月,青岛市吕剧团被强行解散。

现在,青岛市吕剧团的这些当年的京剧名票,尽管都因年龄的关系早已退出吕剧舞台,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青岛的吕剧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也正因为原来是京剧名票,所以从吕剧团退休后,更有机会大过京剧瘾。他们中的魏文声是优秀的吕剧编导,过去曾经粉墨登台唱过京剧小生,对言派老生也饶有兴趣,而且还谙熟京剧知识。因此,他在90年代就应邀参与主持过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戏迷乐》节目,还在全国获过大奖,晚年依旧酷爱他的老本行——京剧,直到临终前还拄着手杖到票房清唱。李云超过去是优秀的杨派老生票友,退休后积极参与票房的活动。李兆瑞的京剧瘾也很大,他多次希望有机会能够在京剧《打渔杀家》中扮演教师爷(丑角),有时还主动为京剧票房的演出司鼓。我与魏文声、李云超、李兆瑞等多有交往,谈得最多的就是京剧。非常遗憾的是,当年这些参与组建青岛市吕剧团的京剧名票,现在都先后驾鹤西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