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信与不信-商鞅的教训

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信与不信-商鞅的教训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信是国君最根本的东西,“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这是《资治通鉴》对于商鞅的记述,与徙木立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一个“渣”字。

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信与不信-商鞅的教训

资治通鉴》里面提到商鞅变法的时候有这几个片段是非常需要加以注意的。其中一个就是讨论“信与不信”,它的核心就是信任一词的运用。

商鞅刚开始变法的时候怕大家不信,所以他搞了一个很著名的行为艺术,叫作徙木立信。他派人把一个三丈高的大木头立于国都市南门,然后跟大家说,如果有人能够把它移到北门去,就给十金。这是天价财富,民众都觉得好奇怪,做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能赚十金吗?大家都在观望。《资治通鉴》里说“民怪之,莫敢徙”。然后商鞅再把奖金一提,“能徙者予五十金”。这时有一个人就说,我哪怕被人笑话,哪怕他不给我五十金,我也没有付太多的汗水,我就先试一试。然后他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挪到了北门,大家都等着看他笑话,结果他刚将木头挪过去商鞅立马给他五十金,民众就知道这个商鞅真是说话算话的人。于是商鞅用立信的效果推动了变法。

等到变法实行一年左右的时候,秦国有很多民众开始说新法有多么不方便,《资治通鉴》上说是逾千数。后来太子也犯了法,商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意思是说,法令不好推行是因为从上层就有人冒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样下层人也不会尊重法度,但是太子是储君,不能对他用刑,但是要对那些教唆太子犯法的人用刑,然后就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都给脸上刺字,这下秦人都觉着商鞅是来真格的,大家就都遵守他的法令了。

在行法十年之后,秦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资治通鉴》里面这样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这时也有一个新的现象,那些一开始抨击新法的人到商鞅面前颂扬新法。结果商鞅说了句“此皆乱法之民也!”不管是一开始抨击的也好,还是后来赞扬法令者也好,都在评价法律,而法律是不允许评价的,因为只要评价他就有可能乱法,商鞅认为这些人都是乱法之民,于是就把他们发配到边疆去。这个事之后,“民莫敢议令”。这就是商鞅的一个果决之处,令行禁止,威严肃杀。

《资治通鉴》与《史记》关于此事的记载有一个小小的不同,《史记》作于前,《通鉴》写于后,《史记·商鞅列传》里面说的是“此皆乱化之民也”,《通鉴》讲此“皆乱法之民也”,“乱化”和“乱法”一字之差。《通鉴》里面直接把法字给点出了,指出法不可议论的观点;而《史记》里面说的是乱化,化是化俗的意思,就是说议论法律,对于法的施行和认识是不合适的。从这样的一字之转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司马光之间对于此事认识的不同。

司马光更强调“法”的本质。司马光在这一段文字之后有了一段著名的点评——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说信是国君最根本的东西,“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说的就是信对于国家,对于治国的重要性。之后他举例:“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力,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他把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跟这几位霸主级的人物相并立,“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功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他说,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这四个国君本身就不是一种纯粹的好人,商鞅虽用徙木立信,实际上商鞅是被太史公称为非常刻薄的人,而且又是战乱之世,大家对于欺诈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对于暴力都觉得有力量就可以,但是他们依然是不敢忘“信”,不敢去欺骗他们的民众,这尤其是要为君王所了解的,为君王所继承的。所以他对宋朝皇帝就提出了这样的忠告,“信是人君大宝”。商鞅变法里面提出这一点,我们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紧接着《通鉴》就记载了商鞅“不信”的事情。商鞅变法之后他就带兵去伐他的老东家魏国,魏国让“公子卬将而御之”,公子卬是商鞅的好朋友,两军对垒前商鞅就给公子卬写了一封信,说我一开始跟你的交情很好,虽然现在我们分别是两国的战前之将,但是我不忍攻击你,所以我们能不能明天见面,先聊一聊聚一聚?见面结个盟,然后我们“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卬觉着以他跟商鞅的交情,这件事情完全可行,便亲自来与商鞅相会,然后结了盟,喝了酒,这一切都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但是最后公子卬没有意料到商鞅另有计划。商鞅早就已经埋伏好了士兵,把公子卬给俘虏了,然后在魏国群龙无首的情况之下,进攻魏师,大破之。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无信”。(www.xing528.com)

魏惠王为了跟秦国求和,把河西之地都给了秦,还把国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感慨道:“吾恨不用公叔之言。”当年,商鞅的伯乐在去世之前曾经跟魏惠王说过,说商鞅这个人(当时还叫卫鞅)你如果要用他就重用,不用他就一定要杀了他,千万不能让他被别人所用,但是当时魏惠王根本就没有理会,放商鞅走了,现在他后悔了。因为这件功劳,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从此有了商鞅这个称呼。商是他的封地,而他的封号就来自于他的“不信”。

这是《资治通鉴》对于商鞅的记述,与徙木立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一个“渣”字。

在《史记》和《通鉴》里面还有这样的一段记录,是赵良与商鞅的对话。商鞅在秦国执政以后因为用法太严酷了,“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在渭水边上杀那些犯法的人,把渭水都染红了。他掌政这十年,有很多人怨恨他,这时赵良跟商鞅说了实话。商鞅很得意地问赵良,我比起秦国之前的那些贤相怎么样?比起百里奚来怎么样?赵良说,你哪比得了,你出门“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你出来风风光光,但是前后都跟着保卫者,你身边如果没有保镖是根本不敢出门的,因为你知道大家都恨你,《尚书》里就说过“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就是恃力者,你凭借这样一种力,最后还是要失败的。“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你今天已经很危险了,最好赶紧放下眼前的富贵和权势,归隐吧。你现在在积蓄秦民对你的怨气,一旦秦王出现什么变故,或者是换了国君,你就惨了。商鞅没有听他的,五个月以后,秦孝公去世,即位的国君把商鞅车裂。“居五月而难作”,可以看到商鞅最后的下场是很不好的。司马光为什么做这样的记载,因为《通鉴》里面有它的引导,认为商鞅这种靠力去服人,靠利去诱人,虽然能够迅速地强大,但一定是不持久的,祸弊极其深的。

赵良见商鞅之后不久,《通鉴》记录下另一件事。邹人孟轲(孟子)见魏惠王,然后“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对于我国有利的事可谈的吗?你看我都已经被打成这样了。)“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我们不谈利,要谈仁义。)“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魏惠王跟孟子之间的对话,就是著名的儒家议题:义利之辩。而司马光作为一个儒者去写史书,他也是秉承着这种仁义为先而后利的态度,通过他在商鞅被杀之后马上记述孟子谏魏惠王的这样的一个记述,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取舍和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