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九龄进谏: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

张九龄进谏: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年,李隆基擢升张九龄当中书令。第二天,再提封牛仙客爵位的事,张九龄仍坚持昨天的意见。当时,张九龄正由于文学造诣,受皇帝器重,所以李林甫虽对张九龄怨恨,仍小心顺从。裴耀卿跟张九龄友善,李林甫迁怒,连他一并厌恶。张九龄不了解这些,对认为不合适的事情,无论大小,仍然据理力争。张九龄既被排出权力中心,从此之后,政府官员为了保全官位俸禄,再听不到公正直率的言论。

张九龄进谏:资治通鉴青少年通识课

左拾遗曲江人张九龄,因姚元之拥有崇高声望,深受李隆基的信任,于是签报一份备忘录给姚元之,建议他应远离谄媚浮躁的人,而应接近纯洁忠厚的人,大略说:用人应该只看他的才干能力,施政应该只注意大的方向;而跟有才干能力的人合作,共同管理政府,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从前,主管任用官员,并不全是无知人之明,他们之所以乱七八糟,在于引荐出于人情。又说:自从你身居宰相高位,手握人事大权,一些热衷名利之辈,早伸长脖子,紧随着前面人的脚跟,挤到面前。谄媚你的亲戚,希望得到赞扬;结交你的宾客,希望说句好话,这些人中,难道没有人才?当然也有人才,可惜厚颜无耻。姚元之欣然接受。

开元二十一年(733),前中书侍郎张九龄,正在家为亡母服丧,李隆基强迫他重任中书侍郎。第二年,李隆基擢升张九龄当中书令

开元二十四年(736),冬季,十月二日,李隆基离开东都洛阳,返首都长安。先前,李隆基宣布明年(737)二月二日启程西返,但突然洛阳宫出现了妖怪。第二天,李隆基召见宰相,讨论是不是可以立即动身。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说:“现在,农家庄稼还没有收割完毕,请等到十一月。”李林甫知道皇帝的心意,等两位宰相离开时,他单独留下,对李隆基说:“长安、洛阳,不过是陛下的西宫、东宫;来往停留,选择什么日子!即令妨碍秋收,只要免除沿途人民捐税就够了,请允许我通知政府各机关,即日西行。”李隆基高兴地准奏了。经过陕州时,因州长卢奂政绩突出,李隆基在州政府公堂题字赞美,然后才走。

朔方战区节度使牛仙客,之前在河西战区节度使任内,节省开支,紧缩消费,提高士气,充实仓库武器全都精良锋利。李隆基听到后,深为嘉许,打算加给他尚书官衔,张九龄反对,说:“不可。尚书是古代皇家纳言职位。唐王朝建立以来,只有当过宰相的,以及名扬天下、有德行的人,才能充任。牛仙客本来是河西战区小职员,如果突然擢升他到最高权力阶层,恐怕对帝国是一种羞辱。”李隆基说:“那么,封他一个爵位,如何?”张九龄说:“不可。封爵的目的是奖励别人建立功劳,边防军将领充实仓库,修理武器,是他应尽的职责,并不是功劳。陛下认为他工作勤奋,赏赐他金银绸缎就够了;分割国土,封他爵位,恐怕并不恰当。”李隆基沉默不讲话。李林甫奏报说:“牛仙客具有宰相的才能,岂止尚书而已!张九龄不过一个书呆子,不识大体。”李隆基高兴。第二天,再提封牛仙客爵位的事,张九龄仍坚持昨天的意见。李隆基暴怒,脸上变色,说:“事事你都要做主?”张九龄跪下叩头说:“陛下不知道我愚昧,命我在宰相位置上听候差遣,事情有不妥当时,我不敢保留我的意见。”李隆基说:“你嫌牛仙客出身卑贱!像你,你有什么高贵门第?”张九龄说:“我本是岭南海边一个孤寒卑贱的小民,不如牛仙客生长中原之地。可是,我服务中央各单位,负责撰写皇上诏书,历时多年,牛仙客出身却是边塞微贱小官;而且,又目不识丁,如果擢升他当宰相,恐怕不能使人心服。”李林甫退朝后,说:“只要有才干胆识,何必要会文学天子用人,还受什么约束!”(www.xing528.com)

十一月二十三日,李隆基封牛仙客当陇西县公爵,采邑实封三百户人家。当初,李隆基准备擢升李林甫当宰相时,征求最高立法长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回答说:“宰相的职位重要,影响帝国的安危,陛下用李林甫当宰相,我恐怕有一天会给皇家祖庙带来灾难!”李隆基不接受。当时,张九龄正由于文学造诣,受皇帝器重,所以李林甫虽对张九龄怨恨,仍小心顺从。裴耀卿跟张九龄友善,李林甫迁怒,连他一并厌恶。如今,李隆基在位日久,行为渐渐放肆,追求奢侈,私欲扩张,对国家政事,开始懈怠厌倦。张九龄不了解这些,对认为不合适的事情,无论大小,仍然据理力争。李林甫却十分灵巧,尽量迎合皇帝心意,每天设计用什么方法迫害张九龄。

李隆基自从坐上皇帝宝座,所任命的宰相中,姚崇之崇尚通达,宋璟崇尚法治,张嘉贞崇尚基层负责,张说崇尚文学修养,李元纮、杜暹崇尚节俭,韩休、张九龄崇尚正直,各有各的长处。张九龄既被排出权力中心,从此之后,政府官员为了保全官位俸禄,再听不到公正直率的言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