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表现与符号学原理-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

设计表现与符号学原理-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符号学的理论成果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当然,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二)设计艺术中符号的特性和应用在设计表现过程中,符号以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的基本特征被广泛运用。设计的符号语言只有具备普遍性,才能为大众所接受。还有的以符号为基本元素进行设计,把符号理解为具有既定含义的图形或实物。

设计表现与符号学原理-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

设计师面对抽象的概念和构想时,必须经过具体过程,也就是化抽象概念为具象的塑造,才能把脑中所想到的形象、色彩、质感和感觉化为具有真实感的事物。在设计表现的过程中,由形态、色彩、肌理等内容构成的外在造型因素形成了设计物与人交流的独特的语言系统,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现代设计理论强调符号的生成和运用,强调设计对象所构成的造型因素对人的行为、情感的能动作用及与环境的内在联系。

(一)符号学基本含义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科学,最早是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心理学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与逻辑学联系。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科学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的理论成果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

人的思维是一个由认识表象开始,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后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从而使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这些映像是由直接的外在关系中分离出来,独立于思维中保持并运作的。它们以狭义语言为基础,又表现为可视图形、肢体动作、音乐等广义语言。

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当然,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设计的传达目的。

(二)设计艺术中符号的特性和应用

在设计表现过程中,符号以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的基本特征被广泛运用。(www.xing528.com)

认知性: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如果一项设计作品不能为人认知,让人不知所云,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普遍性:现代设计是为大工业生产服务的,设计作品会在大众中广泛传播。设计的符号语言只有具备普遍性,才能为大众所接受。符号的普遍性这一特性,在许多公共场所的标牌设计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约束性:任何语言都只在一定范围内被理解,只有具备有关文化背景的人才能接收到该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因此,符号的约束性使符号的传达局限于符合特定背景的范围。

独特性:符号一般强调“求同”,这样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但是,在设计中“求异”常常是关键。同样是针对一个主题,我们必须找出与之相关的尽可能多的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设计中对符号的运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从某些作品中可以直接找到符号性的元素,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却似乎很难发现符号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设计与符号无关。实际上符号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根据需要作用方式不同而已。比如标识类设计,由于这类设计以图形为基础,以达意为生命,强调小而精,因此被浓缩的几乎等于符号本身。在这类设计作品中,常常是把几个元素巧妙地组合起来,然后将其简化,得到类似符号的图形,也就是将图形符号化,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体现了对符号的直接运用。还有的以符号为基本元素进行设计,把符号理解为具有既定含义的图形或实物。这种手法在招贴设计中运用较多。另外,是以含有符号性的因素为设计方法,以更含蓄的方式传达信息,传达一种态度、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立场等等,通过有形的、有效的符号载体表现出来,而寻找这种载体的过程就是设计。

平面设计本身是符号的表达方式,设计者借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作为中间媒体的平面设计,这时就充当着设计者思想感情的符号,而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受众准确地、快速地、有效地接受与认知,就成为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是由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对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准确有效程度所决定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符号这个工具,要求设计者必须把握住他所应用的符号可能存在的时间、空间等变量因素,保证这些符号的当前值正是设计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所需值,而不是它们既有的、曾有的或可能有的其他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