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材料学基础:纤维性能对染料适应性的影响

服装材料学基础:纤维性能对染料适应性的影响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成织物的纤维组成及其性能不同,对染料的适应性就不同。所以,麻织物的染色性能与棉织物相似。

服装材料学基础:纤维性能对染料适应性的影响

(一)织物与染料的适应性

构成织物的材料是纤维,所以,织物与染料的适应性首先取决于纤维上染性能和染料化学性能。构成织物的纤维组成及其性能不同,对染料的适应性就不同。即使是同类纤维织物,由于所需的染色色泽、染色牢度和染色成本不同,可适用的染料类别也不同。纤维(织物)与染料之间的适应关系见表4-3。

表4-3 纤维(织物)与染料的适应关系

续表

需指出的是,由于印染工艺中化学药剂的使用以及染料染色时所依赖的温湿度要求,对织物选择染料时,除了考虑其纤维与染料本身的适应性外,还要考虑该染料的使用条件(如必须同时使用的化学药剂或必要的温湿度是否为被染纤维所能承受等)。因此,选用或不选用某类染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各类织物的染色性

织物被染料染上颜色的机理比较复杂,也随其纤维和染料种类的不同而异。主要影响因素是纤维的吸湿性,因为染料一般是通过水系或汽蒸上染到纤维上去的。一般情况下,吸湿性越强越易染色。不过并非绝对,如维纶的吸湿性是合成纤维中最强的,但因纤维有皮层结构而染色却比锦纶、腈纶困难;丙纶的吸湿性与某些合成纤维相仿,但却因丙纶分子结构中缺少可与染料分子结合的基团而染色极为困难。

由于各染料的属性与织物的着色性能不同,了解各类纤维材料染色特点及其在配色中所受到的技术限制,对织物的设计、开发及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构成织物的纤维的着色特点,色牢度、防染部分的脆化、变色问题等,尤其是在混纺、交织、交编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1.棉织物的染色性

棉织物的染色性很好,适应染料较多,通常采用浸染和轧蒸连续染色法。其中,直接染料染色方法简便,成本低,但色牢度较差;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简单,色牢度较好,色泽鲜艳,但缺乏深色品种,如蓝、绿色等;还原、硫化等染料工艺较复杂,但色牢度好。由于棉布是由短纤维加工而成,用纱相对较粗,织物表面的短绒对色光有一定的影响,故染色物不及长丝织物鲜艳和明亮。通常棉布染色与印花的色彩选择与图案设计以明快简练的设计风格为宜。

2.麻织物的染色性

麻纤维与棉纤维一样,均属纤维素纤维。所以,麻织物的染色性能与棉织物相似。但由于麻纤维的取向度和结晶度较高,故染料的上染率和上染速度都不如棉纤维,染色相对较困难。

3.蚕丝织物的染色性

蚕丝属蛋白质纤维,适合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一般多选用弱酸性和中酸性染料,染色工艺简单,色泽鲜艳,但色牢度较差。中性染料色牢度好,但色光较暗,鲜艳度差。活性染料色牢度较好,色泽鲜艳,但由于染色条件较难控制,故色泽重现性较差,色光变化较多,易造成色差,故很少使用。

4.羊毛织物的染色性

毛纤维与蚕丝纤维一样,均属蛋白质纤维,故染色性也与蚕丝纤维相似。但由于毛纤维的鳞片层结构和油脂的存在,使其初染速率比蚕丝慢。一般可选用强酸性染料(羊毛的耐酸性较好),以取得较高的上染率,但强酸性染料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不及弱酸性染料染色织物。

5.黏胶纤维、铜氨纤维织物的染色性

黏胶纤维、铜氨纤维可以用任何棉用染料染色。由于其对染料的亲和力一般比棉大,因此,在相同的染料及浴比下,其染色物比棉织物深而艳。但正由于亲和力过大,上色太快,染色时易产生不匀的花斑,故需控制好初染率,宜在染浴中加入适当的匀染剂和缓染剂。部分直接染料在黏胶纤维和铜氨纤维上的染色牢度可比棉纤维高。(www.xing528.com)

6.醋酯纤维织物的染色性

醋酯纤维虽然也属人造纤维,但由于其疏水性,一般不能采用常用的亲水性染料,而是选用疏水性染料(分散染料)。染色工艺简单,一般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由于醋酯纤维本身的优良光泽,其染色物色泽鲜艳、色光十分漂亮,色牢度较好。

7.锦纶织物的染色性

锦纶织物可选用的染料较多,染色方便。除适应蚕丝染色的酸性、中性、活性以及部分直接染料之外,还可采用分散染料并在常温常压下染色。但在染色过程中易产生竞染现象,色泽较难控制,染料的配伍要求较高,最好选择染色性能(尤其是上染速率)相似的染料。

8.涤纶织物的染色性

由于涤纶分子结构紧密,抗水性强,故需选择疏水性染料,如分散性染料,并需在高温高压(130℃左右)或热熔(180~200℃)条件下进行。织物染色后的鲜艳度和色牢度都较好。

9.腈纶织物的染色性

由于腈纶分子上有阴离子染色基团的存在,故可选用阳离子染料染色。腈纶织物染色后色泽非常鲜艳,色牢度很好。染色工艺简单,但也存在竞染问题,染料配伍要求比锦纶更高。

(三)影响织物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

从纤维制取、纺纱、织造到染色,织物经历了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各道工序中诸多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织物染色效果,主要影响因素有:

1.光滑布面不易着色

就如同在光滑的纸张表面上难以作画一样,经树脂加工的织物因表面光滑不宜上染,吸水性差、密度紧的织物染色性亦弱。

2.生坯布不宜直接染色

织造后仅仅经过退浆工艺的生坯布,呈米黄色,渗透性较差,其吸附染料的能力亦差,而且不宜染匀。但若用涂料染色,则可以得到较理想的颜色。

3.混纺、交织织物较难染色

不同纤维材料经混纺、交织而成的织物,由于其不同纤维的染色性及染色工艺不同,故比单一纤维较难染色。如丝的染色性较好,从含灰色系到鲜亮色系发色都很好,而诸如麻、醋酯纤维则在某一色域较难染色;又如涤纶与天然纤维混纺或交织的织物,由于涤纶与天然纤维的染色工艺不同,则会增加染色时的加工难度。

4.同规格织物亦会产生色差

即使是同样规格的织物也会由于产地、生产时间及生产批量的不同而导致染色效果的不同。即使属同一批量染色物,也经常会由于缸差而导致色差。因而在选择染料与品质管理时,一定要注意染色小样与批量生产之间进行试样色泽的确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