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岗村的代表性民居驷马拖车及芳园洋楼的历史

凤岗村的代表性民居驷马拖车及芳园洋楼的历史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内现存有几处建筑体量较大,且具代表性的民居,值得一一介绍。该院落属非典型的潮式“驷马拖车”格局,是凤岗村现存建筑格局最为规整且主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古民居,乡人称该民居为“驷马拖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芳园洋楼被改造为乡村合作医疗所,期间再度遭火灾烧损。怀德里于土改期间被没收后分给村民居住,改革开放后落实侨房政策,归还原业主。

凤岗村的代表性民居驷马拖车及芳园洋楼的历史

村内现存有几处建筑体量较大,且具代表性的民居,值得一一介绍。

(一)报本堂后祖厅

该民居位于凤岗报本堂正后方,坐东南向西北,占地约500平方米,由主座、左右各两道火巷(厢房)及外围墙合围而成,成为一座形似“驷马拖车”的古民居。该民居建筑空间局促,但布局却极有章法。主座大门左右相开(俗称“龙虎门”),前后厅相向而对,后厅设为“神厅”,用于供奉神明,前厅设为“祖厅”,用于供奉祖宗牌位,与报本堂后墙相依,这种布局较为少见。该建筑风格简朴,原墙体均是夯土而成。南侧火巷因靠近南畔山,为解决采光通风较差的问题,该火巷厢房屋顶专门开设有通风窗亭。相传,该民居由凤岗郑氏十二世兴玮公于清康乾年间扩建。

报本堂后祖厅 郑耿生/摄

(二)“驷马拖车”

“驷马拖车”位于怀德堂北侧,坐北向南,由一座“四点金”、左右各两排火巷(厢房)、前埕、左右各一座门楼亭、前照壁围墙、书房(称“上书房”)组成,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该院落属非典型的潮式“驷马拖车”格局,是凤岗村现存建筑格局最为规整且主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古民居,乡人称该民居为“驷马拖车”。相传是平湖系凤岗郑氏十五世祖高辉公所建,营建年代为清嘉庆年间,主座门匾泥塑书有“平湖旧家”,室内装饰较为简朴。

2015年修缮主座,泥塑门匾改为石匾,“平湖旧家”四字临摹沿用,门楼改用石板材,并请达濠李腾驹题刻“子孝孙贤”“诗礼传家”。

(三)“十七房头厅”

“十七房头厅”位于尊亲堂后,坐东南向西北,由一座“四点金”、北侧一排火巷和南侧两排火巷(南侧火巷又称“下书房”)、前埕组成,占地约600平方米。该院落可通往尊亲堂,左右各建有门楼亭,可通南、北两旁巷道。相传是平湖系凤岗郑氏二十世启忠公兄弟所建,营建年代大概在清道光年间,因在某一代有17个房头同居于此而得名。

下书房内原设有祖师厅、书房、库房。相传,祖师厅原供有孔子牌位,入塾学生每日需先拜孔子,方能进入书房读书。库房内掘有地下室,专供其家族收藏金银财宝,地下室现已废弃。

(四)尊亲堂南侧民居

位于尊亲堂大埕南侧,占地约360平方米,由“四点金”主座和南侧火巷、前埕组成,主座坐东南向西北。该民居现保存完好,门大石匾刻有“荥阳世家”堂号,屋内木雕精美。

驷马拖车还原构图 来源于《大美村寨·凤岗古村》插图

十七房头厅南门 郑耿生/摄

(五)松石园

松石园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约2500平方米,是村内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民居院落,由三座“四点金”主座、松石小筑、芳园洋楼、后厢房(石布厝)、院埕、后花园、围墙组成。除芳园洋楼旧废外,其他建筑至今基本完好。

院落范围内中间一座“四点金”系郑际华所建,建造时间约为1925年;南北两侧两座“四点金”及其他建筑系郑镇坤家族所建,建成时间约为1928年。

尊亲堂南侧民居木构件 郑耿生/摄(www.xing528.com)

松石园天一峰 郑耿生/摄

郑镇坤家两座主座大门均匾书有“南湖旧家”,屋内梁柱木雕装饰精美,门窗、墙眉多有西洋风格的装饰。芳园洋楼位于主座东北侧,坐北向南,属欧式风格,是二层钢筋混凝土建筑,旁门可通后山至珍珠娘庙。据传,芳园为郑镇坤私人住所,也是接待贵宾的主要场所,当时楼内酸枝红木家具、古董、书画等应有尽有。日军入侵时,芳园被日军纵火烧毁,后来修复,而后芳园楼下成为郑镇坤的贸易货物储藏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芳园洋楼被改造为乡村合作医疗所,期间再度遭火灾烧损。

松石园 郑耿生/摄

松石园松石小筑门匾 郑耿生/摄

松石园芳园门匾 郑耿生/摄

松石小筑位于芳园西侧,屋旁有一缠石榕树潮汕人常把榕树称为松,因而得名。松石小筑有一厅二室,但面积比较狭小,据传为郑镇坤家人藏书、学习的书房。

松石园西北端被榕树缠附的大石上刻有“天一峰”三字(高110厘米、宽36厘米),“天一峰”石下有一口井。主座前有空埕,后有花园,当时种植有草木花卉,供家人赏玩。花园后建有一厅两房的居所,因南侧厢房内有一大石而俗称为“石布厝”。松石园内的房屋土改期间曾被没收后分给村民居住,改革开放后落实侨房政策,归还原业主。

(六)怀德里

怀德里为郑际嘉家族故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现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该院落占地约750平方米,主要由两座“四点金”、一幢二层更楼、西侧一排火巷、门楼亭组成,外埕有一口水井。门楼亭题有“怀德里”,两座“四点金”主座坐东北向西南,两门匾各书“南湖旧家”,天井四周墙体和走廊贴有欧式瓷砖,各门框装饰多有欧式风格。更楼一、二层为休息室,天台四周设有炮眼,为瞭望台,属武装防御设施。怀德里于土改期间被没收后分给村民居住,改革开放后落实侨房政策,归还原业主。

怀德里外观 郑耿生/摄

当时,郑际嘉兄弟还在怀德里南侧、北畔炮楼东北侧的下园埠地段,建造几座“四点金”,其中一座(现下园埠四横2号)专门用于接待来宾下榻,人称该座民居为“宾馆”。

(七)南松轩

南松轩是郑镇坤私家住所,建造时间略晚于松石园。该民居位于南畔山南麓、报本堂后,因屋南侧有一大榕树(潮汕人称榕为松)而得名。该民居是一座坐东南向西北的“四点金”建筑,大门石匾书“南湖旧家”,室内斗拱木雕多为透雕,很是精美,石材加工工艺精细。墙檐壁画除传统山水图案外,还画有飞机、轮船、洋人等,其中有几幅壁画是采用立体构图绘制。室内窗户装饰多为西洋风格,琉璃窗花砖均为南洋进口材料,具有明显的民国建筑气息。

南松轩南侧原建有一排火巷、二层小洋楼(又称“书房”),书房题名为“南松轩”,后因火灾烧毁。2015年,南松轩南侧的古榕树因白蚁侵害而枯。

南松轩中西壁画 陈智生/摄

另外,位于“十九崎”西侧的郑际渠故居(现被借用为汕头油画院写生基地),以及怀德堂附宅前座等古民居,现保留较为完好,其中石雕、木刻、泥塑等工艺均堪称一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