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美术史:明清时期扬州和苏州园林的经典之作

中国美术史:明清时期扬州和苏州园林的经典之作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林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扬州自古以来就是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因此建造园林的历史由来已久。扬州园林的设计与别处不同,体现出奢华、富丽的风格,园林规模一般比较宏大。现存的扬州园林共有30多处,何园、个园、小盘谷等为其中的经典之作。叠石与借景是扬州园林的主要特色。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留园、拙政园、怡园和艺圃园等。

中国美术史:明清时期扬州和苏州园林的经典之作

园林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因此建造园林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由于重商富贾云集扬州,园林建筑呈现出鼎盛的景象。扬州园林的设计与别处不同,体现出奢华、富丽的风格,园林规模一般比较宏大。现存的扬州园林共有30多处,何园、个园、小盘谷等为其中的经典之作。

扬州园林的建园风格层次感很强,厅堂为全园主体,中部为池,池中有假山或亭阁,并用镂空的墙和山石、花草作为间隔。叠石与借景是扬州园林的主要特色。为了节省用材和利用有限的空间,建筑者利用了叠石的建筑方式:根据石材的属性,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特殊的天然效果。扬州园林的内墙常用借景的方法,从花窗中透出园内的树木花草,给人一种虚实相映的感觉。孤植与群植的植物种植方式,特别是盆景的运用,使自然景物与人工的园林建造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因此扬州园林能够保持四季如春的自然生趣。

苏州一带自古以来是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较为繁荣的地区,因此造园活动经久不衰。苏州园林建筑风格雅致,因园林主人的喜好和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各具风格特色的园林建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留园拙政园、怡园和艺圃园等。

留园在苏州城的东北部,明时称“东园”,清代嘉庆时为刘氏的“寒碧山庄”,光绪时修缮并改名为“留园”。留园的面积约为23300平方米,分为东、南、西、北四部分,中部基本保留寒碧山庄的原有建筑布局。由于南庭中有五座石峰矗立,所以名为五峰仙馆。南庭石峰中高6米的冠云峰是苏州石峰中的极品,可能是北宋的花石纲。西区中部凿有大池,水池西、北皆有黄石山,这样的石峰构图皆受宋元以来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影响。东、南两侧是高低错落的厅、楼、廊、轩、亭等沿水建筑,这种长于变化的特殊形式与西、北两侧的山林景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的垂荫池馆在整体中又构成了引人人胜的局部特点。(www.xing528.com)

图8-39 拙政园内景一隅

拙政园(图8-39)位于苏州城东北隅,占地约52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朝,建成于清朝末期。它不仅是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全园分为中、东、西三个部分,以池为中心,亭台都环池而建。亭台之间植有参差的树木,显得优雅而轻逸。中部是全园的精华,入门是黄石山,山后是远香堂。远香堂周围有回廊,堂北有水池,水池中有假山两座,配以树木,别有一番韵味。西面的见山楼也四面环水,以廊桥相通。见山楼的设计采用了借景手法,登上此楼,不仅可以眺望远处的景物,也可以观看全园景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