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京梦华录:关于育子的传统仪式与福气象征

东京梦华录:关于育子的传统仪式与福气象征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译文凡是孕妇到了要分娩的月份,在这个月的初一日,孕妇的父母家要用银盆,或用金属盆,或用彩画装饰的盆,盛放粟秆一束,盆上用锦绣或彩色巾帕盖着,粟秆上插着花朵和通草,粘贴着五男二女以示多子多福的花样,还要用盘盒装着馒头给女儿送过来,叫作“分痛”。盆中的枣子有直立的,妇人争着取食,认为这是生男孩的兆头。

东京梦华录:关于育子的传统仪式与福气象征

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或彩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复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样,用盘合装送馒头,谓之“分痛”。并作眠羊、卧鹿羊生、果实,取其眠卧之义。并牙儿衣物绷籍等,谓之“催生”。就蓐分娩讫,人争送粟米炭醋之类。三日落脐炙囟。七日谓之“一腊”。至满月则生色及绷绣钱,贵富家金银犀玉为之,并果子,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钗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注 释

(líng):金属名。此指金属盆。

②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帕复:束发的头巾。

③通草:草名,即木通。

④五男二女: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⑤羊生:当为衍文。

⑥牙儿:伢儿,小孩子。绷籍:亦作绷藉、绷褯,婴儿的包被。宋赵叔向 《肯綮录·俚俗字义》:“小儿衣曰绷褯。”

⑦就蓐(rù):临蓐,分娩。

⑧囟(xìn):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亦称“囟脑门儿”“顶门儿”。

⑨绷: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绣钱:当指丝线缠绕精美的钱。(www.xing528.com)

⑩洗儿:旧时风俗,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

⑪香汤:调进各种芬芳药料的温热洗澡水。

⑫彩钱:当即前文“绣钱”。

⑬窠(kē):本指昆虫、鸟兽的巢穴,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古时婴儿生满一月后,移乳母处,称“移窠”。宋吴自牧《梦粱录·育子》:“浴儿落胎发毕,以发入金银小合,盛以色线结绦络之。抱儿徧谢诸亲坐客,及抱入姆婶房中,谓之移窠。”

⑭晬(zuì):古时称婴儿满一百天或一周岁。所谓“三月能行,晬而能言”。

⑮官诰(gào):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笔研:指笔和砚。

⑯经卷:此指书籍

⑰试晬:又称“抓周”“试周”“试儿”,古时风俗。于婴儿周岁之日举行,以此占其将来志向。《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年),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译 文

凡是孕妇到了要分娩的月份,在这个月的初一日,孕妇的父母家要用银盆,或用金属盆,或用彩画装饰的盆,盛放粟秆一束,盆上用锦绣或彩色巾帕盖着,粟秆上插着花朵和通草,粘贴着五男二女以示多子多福的花样,还要用盘盒装着馒头给女儿送过来,叫作“分痛”。用面制成眠羊、卧鹿及各种糕点,取其眠卧之义。连同婴儿的衣物、包被等一起送去,叫作“催生”。待到临盆分娩后,亲友争相送来粟、米、炭、醋之类生活用品。婴儿出生后三日,剪掉脐带,用灸法灸一次囟门。出生后七日,叫作“一腊”。婴儿满月时,则用彩色的丝线来缝制绣钱,富贵人家的绣钱则用金、银、犀角、玉等贵重之物制作,连同各色点心,大办洗儿会,亲友宾朋云集。煎煮香汤倒入盆中,向盆中放入果子、彩钱、葱蒜等东西,再用数丈彩带绕在盆上,叫作“围盆”。用钗子搅动盆中的水,叫作“搅盆”。围观的人纷纷将钱撒入水中,叫作“添盆”。盆中的枣子有直立的,妇人争着取食,认为这是生男孩的兆头。婴儿沐浴完毕,剃去胎发,再向在座的所有宾客致谢,之后抱着婴儿到别人家的房中,叫作“移窠”。婴儿出生后百天,再次置办宴会,叫作“百晬”。到来年生日这天,叫作“周晬”,这时就在地上罗列一些盘盏,盘中盛放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筭秤之类物件,以及经卷、针线等日常应用的物品,观看婴儿先抓取什么,以此预测他将来的志趣,叫作“试晬”。以上就是为小儿举行的隆重礼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