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的明朝史:巾帼何曾让须眉

青少年的明朝史:巾帼何曾让须眉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这是崇祯皇帝亲笔所写的四首表彰诗之一,其中的巾帼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官方正式任命的女武将——秦良玉。秦良玉得到消息,星夜赶赴北京。年已55岁的秦良玉手持白蜡杆,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营,白杆兵见主帅英勇如此,士气高涨,纷纷以一当十。年近70的秦良玉为了保全蜀地一方平安,又重新披挂上阵,增援隘口,抵御张献忠的进攻。

青少年的明朝史:巾帼何曾让须眉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这是崇祯皇帝亲笔所写的四首表彰诗之一,其中的巾帼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官方正式任命的女武将——秦良玉。

秦良玉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曾慷慨朗言:“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应不输平阳公主和冼夫人。”

后金政权建立之后东北告急。明廷遂在全国范围内急征精兵,驰援辽东。接到调令的秦良玉率先挥师北上,在沈阳之役中,秦家军一战成名,秦良玉的忠勇让明廷颇为重视,官拜二品。

明崇祯三年(1630),后金军十万余人直逼北京城外。秦良玉得到消息,星夜赶赴北京。彼时赶赴北京的各路官军有二十余万,但畏于后金军,纷纷观望,竟没有一人愿出战迎敌。

秦良玉见此状况,亲率数千秦家兵从宣武门出城与清军激战。秦良玉平时治军有方,兵士训练极其严格,手持三丈长的白蜡杆迎敌,马上步下罕有敌手,号为“白杆兵”。年已55岁的秦良玉手持白蜡杆,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营,白杆兵见主帅英勇如此,士气高涨,纷纷以一当十。在老将孙承宗的配合下,明军大胜。后金军一溃千里,撤回关外。明王朝总算是暂时渡过了危机,秦良玉的戎马生涯至此也达到了巅峰。(www.xing528.com)

在苦苦抵挡后金军的同时,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由陕入川烧杀抢掠,秦良玉只好放弃北上,而在川东一带作战。张献忠慑于秦良玉和“白杆兵”的威名,久久不敢入川。

然而在明军统帅邵捷春的错误指挥下,秦良玉被迫引兵驻扎重庆,与明将张令遥相呼应。邵捷春自以为成掎角之势可以抵御敌兵进攻,但却放弃高地,无疑是自失地利。

在陆逊之的苦苦劝谏下,邵捷春才同意变更驻防。可惜为时已晚,一如秦良玉之言,张献忠军早已居高临下向明军发起进攻。明军大败,秦良玉所部主力三万“白杆兵”全军覆没,秦良玉仅以身免。

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身亡,大明王朝覆灭。年近70的秦良玉为了保全蜀地一方平安,又重新披挂上阵,增援隘口,抵御张献忠的进攻。整个川贵地区几乎都被张献忠所控制,只有遵义、黎州和秦良玉所镇守的石柱地区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秦良玉为了明廷奋战终身,不仅献出了她两个兄弟的性命,她的独生子马祥麟也在襄阳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秦良玉一家可谓是忠烈满门,流芳百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