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情境下的多元美术欣赏研究

文化情境下的多元美术欣赏研究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它所产生的背景与当代国际上所倡导的多元文化理论有着很大关系。在“文化情境”之前加上“广泛”一词进行强调,预示着我国已经开始将多元化理论运用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上。从文化的地域性来看,世界上的主流艺术主要有东方艺术、西方艺术和非洲艺术。非洲雕刻的主题多是部落的祖先、崇拜的偶像等,与社会体制、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带有神秘的色彩。

文化情境下的多元美术欣赏研究

新课标》中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它所产生的背景与当代国际上所倡导的多元文化理论有着很大关系。多元文化理论启示了人们对文化的多样性选择。世界文化教育主要是从两个层次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指在一国之内的多元文化教育,也即是这个国家内部不同的时期、地域、民族的多元文化教育,它强调不同民族和文化在历史上的联系,各民族之间在国家历史上的文化交融以及过去、现在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第二个层次是指不同国家的跨文化交流,这是为了认识和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类型,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随着信息革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全球化对文化的构建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文化情境”之前加上“广泛”一词进行强调,预示着我国已经开始将多元化理论运用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上。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多元化的理论主要体现在对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鉴赏上。把美术教育当作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机遇,不仅加强对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理解,还要加强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美术鉴赏,并让学生学会对不同的美术形态进行比较、区分,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并不是要求我们抛弃传统美术形式,中国传统美术有着优秀的特点并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这是世界艺术历史上一个辉煌的艺术形态。在美术欣赏过程中,需要首先强调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然后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术形态面临着弱化的危机,更要使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和学习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贵性,培养他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www.xing528.com)

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个地区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文化艺术,来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认识。从文化的地域性来看,世界上的主流艺术主要有东方艺术、西方艺术和非洲艺术。其中非洲艺术中国学生很少接触,但是其成就很高,学生应多进行了解学习。如非洲的木雕艺术,有雕像和面具两种形式。雕刻艺术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面具艺术则与精灵信仰有关。非洲雕刻艺术与西方的传统审美观不同,它的社会功能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审美功能排在第二位。每件雕刻艺术品都有其宗教存在的实际意义,同时又能带来审美娱乐。因此,在对西方雕刻艺术品进行鉴赏时,不能脱离它们的产生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环境。非洲雕刻的主题多是部落的祖先、崇拜的偶像等,与社会体制、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带有神秘的色彩。它们通常是死去的祖先或诸神的化身,是能使活着的人或死去的人与大地、自然、日月等代表自然力量的精灵对话的凭借,也是人们祈求平安、丰收及幸福等愿望的寄托,同时还是人生的某些重要阶段如出生、成人仪式、结婚或死亡仪式必不可少的宗教物品。在一般人看来仅仅是装饰物的面具和雕刻,在非洲却是信仰的凭借,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艺术形式。非洲艺术是表现生命、上天和人类的思想领域进行交流或传递信息的,而不是在肉眼可见的视觉信息中交流。因此,在欣赏非洲艺术时,不能仅仅注意它的外在形式,而应该了解它存在的社会环境和内在因素,这样才能理解和感受非洲艺术所表达的神秘的精神信息和审美意义。由此可见,在对不同的文化和地区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应充分了解它的文化情境,了解其多元化的内在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