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台堡的故事-金城村史·西固卷

春台堡的故事-金城村史·西固卷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台堡又名柴家台堡,之所以取名春台堡,按照五行学说,柴氏属木,木旺于春,故名春台堡。清末西北大乱,村民为防匪患,于清同治三年重修此堡。城门上端嵌有石牌一块,上刻“春台堡”三字。同治九年正月十四日晚,百余名土匪流窜至春台堡北侧,借着月光隐藏在坑洼地带,企图在元宵节趁堡内有人去寺庙进香或取水之机攻破城堡。村民在头人柴茂山的带领下,沉着应对,射箭抛石,使匪不敢靠近。

春台堡的故事-金城村史·西固卷

春台堡又名柴家台堡,之所以取名春台堡,按照五行学说,柴氏属木,木旺于春,故名春台堡。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柴家台堡在兰州西六十里。清末西北大乱,村民为防匪患,于清同治三年重修此堡。该堡位于柴家台村南缘台地,西临井子沟,南距黄河200米。城堡为长方形,东西长115米,南北宽50米,墙垣高7米,基厚6米,顶厚2米。四角布角墩,底部3米见方,顶部1.5米见方。城堡南北西三面悬居山崖,易守难攻。城门内侧设有藏兵洞,城内房舍排列,行道纵横,掘有水窖4眼。城门前后双层,为木质,铁皮护面;门前护城壕宽4米,深3米,设有吊桥,吊桥两边铁环挽绳索于城头两侧木桩上。城门上端嵌有石牌一块,上刻“春台堡”三字。(www.xing528.com)

同治九年(1870年)正月十四日晚,百余名土匪流窜至春台堡北侧,借着月光隐藏在坑洼地带,企图在元宵节趁堡内有人去寺庙进香或取水之机攻破城堡。十五日大清早,城头放哨的团勇刚放下吊桥,从半开的门缝里鱼贯走出几个村民,就在此时,于堡墙头来回巡视的团勇发现了不远处匍匐的匪徒向城堡爬移靠近。十万火急,铜锣敲响,吊桥拉起,没过桥的村民迅速撤回,但过了吊桥的人已经无法进入城堡。顷刻之间,土匪蜂拥到堡前,手举长矛大刀,喊杀声不绝。这群土匪脸部涂作各种鬼怪图形,模样丑恶,身上斜披血红标志,厉声叫嚣,若不开门,攻破城堡,斩尽杀绝。村民在头人柴茂山的带领下,沉着应对,射箭抛石,使匪不敢靠近。土匪见此堡三面环崖,难以施攻,也不敢久待,生怕其他堡寨的团勇发现后断了逃路,便打开堡寨近旁的尕堡子,抢走大牲畜四十多头。又堆积麦草,企图纵火烧毁幸福寺,却不料被平地而起的一股旋风将火堆稻草吹得四散,反将纵火者烧得没了胡子,焦了头发,只能赶着抢来的畜群灰溜溜地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