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理发技术进步的历程与发展

天津理发技术进步的历程与发展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久南京、仙宫、大光明等大型理发店也开展了电烫业务,这是天津市理发技术上一次大的进步。随着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对发型式样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因而更加推动了理发店设备更新。水烫工艺出现以后,电烫小花、火烫小卷的飞机头,逐渐被取代了,这时天津的理发技术的发型式样,又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天津理发技术进步的历程与发展

烫发起源于外国,最早是埃及妇女用树枝把头发卷成卷状,固定以后,再用一种含有多量硼砂的泥土,涂在每个卷的上面,用日光晒干,再用水洗掉泥土后去掉树枝,头发就出现了美丽的波浪式卷形,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是烫发启蒙的开端。在1915年英国伦敦一名叫查尔斯·奈思勒的人发明了通过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头发拳曲变形的新技术,这是世界上烫发的基础。1927年上海理发师根据外国的经验,研制出“电烫”发的“烫发剂”,成为我国第一个有烫发新技术的城市。这是理发技术上的一大进步。这个技术出现,很快地普及到全国各大中城市。

天津的理发店烫发业务,是从什么年代开始的呢?早在20年代末,在天津小白楼大光明电影院和现在北京电影院附近有两三家外国人开的理发店,就有电烫业务,一个是白俄人开的“哈章厅理发店”,烫个头需要50元;另一家是英国人开的“美容室”,烫个头那就更贵了。当时他们烫发用的药水是从本国寄来的,在操作技术上也很保密。另外再有一家是白俄人干的,地点在小白楼先农里口(原英租界狄更生道,今徐州道路北)。由于烫发收费过于昂贵,一般人是烫不起的,当时只是一部分外国妇女和天津少数的军阀、官僚、大资本家的太太小姐们去烫发。

在这个时期,天津中国人干的理发店烫发的主要工具是用火钳,简称为“火烫”。火烫的技术是我国理发行业的一门真功夫、硬技术,是用一种带有凹槽的火钳在火中烧热后,夹着头发使其受热变软,随着火钳凸凹口所给予的压力,变曲成形。当时在电源缺乏、没有电吹风吹干的情况下,火烫可以使男、女头发烫干,烫出一些波纹。在无电地区,也可用于舞台临时化妆,很有实用价值。在当时理发行业之间的激烈斗争中,也曾涌现出不少火烫技术高超的名师,中山理发店的20多岁的男、女活全能名师高才云,外号“高三”,他的火烫技术在天津同行中受到好评,找他做活的女顾客更是多得不得了。

还有当时的“百乐门”理发店(今小白楼徐州道口),经理曲长贵,山东人,同行都叫他“大山东”。他手中有三种类形的法国火钳,使用娴熟,运用自如,就凭这简单的理发工具,能烫出“波浪式”、“立卷式”、“人字式”、“反正荷叶式”等多种式样,更使同业服气的是火烫的发型,两周不洗都不会变型的,当时被称为“当代火烫大王”,显赫一时。

火烫的方法,是理发行业一项重要传统技术,它对美化发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火钳烫只能使头发在发钳烧热后的热力产生物理性变形,而头发内部蛋白质分子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花纹不能持久,而且遇水随时可以变直。如果火烫时温度不当,还会出现头发变黄、发脆、易断、出叉,甚至被烫焦等弊病,后来慢慢被“电烫”、“化学烫”所代替。

1937年中山理发店(现康乐冷饮店旁边大丰布店旧址)经理张奎年,在周围大型理发店业务竞争很激烈的情况下,在上海和天津外国人干的理发店开展烫发业务的影响下,他研制了电烫发药水(他在配制药水时非常保密,不传给外人),由名师高才云负责操作,开始了电烫业务,这就是天津市理发史上第一家开始电烫业务的,当时收费15元,开业后业务很忙。不久南京、仙宫、大光明等大型理发店也开展了电烫业务,这是天津市理发技术上一次大的进步。1942年张奎年卖掉了中山理发店,在黄家花园开了一家“伦敦理发店”,就是现在的“瑞华理发店”。(www.xing528.com)

当时电烫的工具和操作工艺还是比较落后的,洗头以后,先上底卡,比着一撮一撮地修剪,涂上药水,再盖上一块布,用卡子卡上,过电需要40—50分钟,烫出的花,像羊羔般的小碎花,用尖木梳挑成有规则的小花轮廓。这就是30年代末40年代初流行一时的“飞机头”。由于电烫改变了过去直发形状,成为长久性的花纹,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随着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对发型式样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因而更加推动了理发店设备更新。于是发师的技术改革、发型的翻新,烫发名师也随之不断涌现,如中山理发店的高才云,南京理发店的卢春楼、张士义,百乐门理发店的曲长贵等女活理发师,在天津市同行和顾客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岳阳理发店的王金坡,被称为“烫发大王”,在《北洋画报》封面上曾刊登了“烫发大王王金坡”巨幅照片,显赫一时。他们都是40年代天津理发行业技术高超的代表人物。

各理发店在电烫业务竞争中,花样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奶油烫”、“杏仁烫”,来招揽业务。在此时期,一个新的理发操作技术“水烫”又出现了。“水烫”(做花),就是在电烫的基础上,通过“水烫”操作工艺,来变化各种各样的发型。如40年代流行一时的“人字式”的大卷、“立卷式的油条头”、“反正荷叶式”、“如意式”等等,都是“水烫”加工而成的发型。水烫工艺出现以后,电烫小花、火烫小卷的飞机头,逐渐被取代了,这时天津的理发技术的发型式样,又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50年代,是天津理发行业、理发技术、理发工具、操作工艺、艺术造型改革大发展的年代。电烫机上的“安全圈”,就是天津万寿山理发店冯天生老师傅发明的,至今在全国新、旧电烫机上是必须装置的,电烫卡子烫人的现象得到解决。还有电烫工具用具上的“铁皮”、“齿轮杠”、“竹管卡”等都是天津市理发师研制出来的,这些工具的出现,不仅减少了操作工序,而且大量节约用布,在全国来讲节约布匹的数字也是可观的。目前在很多大中城市电烫,仍坚持使用“铁皮”这个电烫用具。尤其是在电烫操作技术上改变得更多。

1958年商业部在郑州举办了理发技艺和新工艺比武大会,当时天津派出了四名男、女活名师,有陈荣、李明、仝清台、朱汉卿为天津代表,出席了郑州会议。在这次全国名师云集的比武会上,大显身手,取得了全国总分第二名。李明的“无毒染发”、陈荣的“电烫革新工具操作”、仝清台的“电烫操作”,都获得第一名。尤其是仝清台在电烫操作比赛中,采用了托剪、抓剪和用钢丝刷子刷波浪、“一次造型”新的操作工艺,得到与会同行的很高评价。上海获得“水烫”操作第一名,到现在全国同行中仍留下了“水烫”上海好,“电烫”天津好的概念。

化学烫(也叫冷烫)是当代一项科学性和操作工艺严格的先进操作技术,早在40年代末,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了,到50年代初,化学烫也在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出现,因为需要外汇,价格也昂贵,当时无法推广使用。1956年上海有一家化学厂试制化学剂成功,但成本相当高,也不能大量成批生产,所以也未能全面推广使用。1959年上海、北京的理发师开始自行研制化学烫药水,当时天津市第三商业局(现在二商局)组织了对电烫药水有一定配制经验的有名女活老师傅李健、仝清台、陈荣、朱汉卿、田荣昌等,结合外地的经验,经过三个月的集中研制,终于成功生产出了以硫代乙醇酸为主要成分的“化学烫”。当年9月商业部在天津国民饭店,召开了“化学药水实际操作现场会”,由商业部服务局曹局长主持的,全国各大、中城市理发师都参加了这次现场实际操作表演,一致认为天津市研制出来的“化学烫药水”成本较低,烫出的花纹质量很好,这就为进一步推广化学烫提供了良好条件。因为化学烫把含有氨基和硫氢基的化学制品(药水)涂在头发上,用卷发芯子把头发卷起来,并带上塑料帽,借体温散发的热能,使化学物迅速地渗透到头发里,使头发从结构上发生变化,形成弯曲,最后再用含酸性的中和剂,头发的弯曲状态就固定下来了。与电烫相比较,化学烫的工具简便,操作工艺要求严,安全性强,烫发人没有痛苦,花纹比电烫柔软、蓬松,发质不受损伤,优于电烫,故化学烫的出现,在理发行业的烫发史上是一次大的进步,是理发技术上的一次新的发展。十年动乱中,烫发业务被取缔,业务转入萧条,到1978年烫发业务又重新恢复以后,化学烫业务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当今理发行业一个主要的服务项目,并为广大妇女所欢迎。电烫有被化学烫取而代之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