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安《醉花阴》:流传千古,绝美三句

易安《醉花阴》:流传千古,绝美三句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伊世珍《琅嬛记》:“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流传;不唯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易安《醉花阴》:流传千古,绝美三句

李清照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方面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

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李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

二、题解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据伊世珍《琅嬛记》:“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三、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1,瑞脑消金兽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3,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4,有暗香盈袖5。莫道不消魂6,帘卷西风7,人比黄花瘦。

四、词语注释(www.xing528.com)

1.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纱厨:纱帐。

4.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5.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6.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7.西风:秋风。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五、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合交织。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流传;不唯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思考与练习

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