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备:一个千古流传的玄德境界

刘备:一个千古流传的玄德境界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到玄德,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刘备,因为刘备字玄德。刘备在很多方面印证了玄德的思想,千古流传的一些经典故事也是现实中很多人根本做不到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刘备所表现出的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玄德境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在本章中概括出了大道的属性——玄德。

刘备:一个千古流传的玄德境界

说到玄德,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刘备,因为刘备字玄德。一个皇亲国戚,落魄到卖草鞋的地步,但最终又能在三分天下中占据一席之地,真是很了不起的人。

刘备在很多方面印证了玄德的思想,千古流传的一些经典故事也是现实中很多人根本做不到的。比如,桃园三结义,兄弟三人不离不弃;三顾茅庐,屈尊请到了当世的高人诸葛孔明;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深藏不露;撤退之时不忍抛弃百姓,却让自己的孩子身陷重围;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的嘱托可见一代明主风范;等等。不管后人怎么评说,刘备所做的这样一些事情,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不过,刘备还是有一个死穴的,那就是兄弟情义胜过了国家利益,关键时刻他的情绪主导了理性,最终让蜀军在夷陵之战中遭受重创,也使蜀国从此走向了衰退。

但是不管怎么样,刘备所表现出的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玄德境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是很多人只将其当笑话看,没有真正看懂刘备的智慧。

经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释意】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又以各种各样的事物形态来呈现,形态背后的规律和能量又会形成不竭的势能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因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

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很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

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

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核心要义】

玄德之妙。

首先,老子讲解了大道生育万物的全过程,就是道生、德养、物形、势成四个核心的环节。大道生养了万物,也包括人类;大道又藏匿在人的生命中,形成了人性的本质。不管人类知不知道这个事实,大道这种客观规律随时随地在调理着每一个生命。在这个问题上,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任何事物和人都不可能例外。纯粹的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思想,也不会与大道的规律相对抗。低级动物虽然也有思维,但不足以与大道的客观规律相对抗,因此只能顺应自然。麻烦的是,人类思维比较高级,但又没有高级到极致,自己的思想经常出来主导自己的行为,于是经常与大道相违背,这就是人为什么要修行的原因。“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类呢?对于决定着我们的大道,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当我们真正明白了上述道理,对于大道也就有了一种必然的、客观理性的态度,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尊道贵德。大道其实不需要人的尊重,它如神灵一般冷冷地看着我们,不管我们怎么做,它都主宰着我们,我们再能想或者再能干,也都是在大道的范围内活动。如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最后,孙悟空只有一条路——臣服和皈依。走上这条路后,孙悟空这样一个猴子最终也成佛了,也就是获得了究竟圆满的觉悟。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自己对待大道的态度了吧?那就是相信大道、皈依大道,心中想、口中言、世中行皆不离开大道,让自己生命的一切都与大道合一,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www.xing528.com)

第二,大道滋养万物的全过程,似神又非神。经常有朋友问,相信神和相信道,有什么区别吗?相信神,就产生了迷信,就会走向不可知论神秘主义,就会产生盲目崇拜,就会处于被主宰的状态。相信道则不同,大道既在生命之内,也在生命之外,与我们的生命是合一的,对于大道来说,根本没有内外之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大道的存在与运行是有规律的,也是可以认识和领悟的,但要通过心性和生命的修行,不能用学习知识的那种方法。若是你达到了这种状态,那些没有悟道的人就会认为你很神奇。由此可见,俗人眼中的神就是道人心中的道,道人心中的道就是俗人眼中的神。

老子在本章中概括出了大道的属性——玄德。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现实中,很多人所说的道德,往往已经脱离了道德的本质。现实中最典型的三种道德错误,也是很多人熟视无睹的:一是行善积德,二是行善求报,三是反目成仇。你看,道德已经变成了交易的筹码,也往往会成为生成怨恨时自己依然正确的借口。现实中人类的困境,不就是因为违背了玄德的标准吗?大道生而不有,俗人总想自己占有;大道为而不恃,俗人做成点事情就认为自己有恩有功于别人;俗人一旦有点能耐或者权势,就总想去主宰别人、支配别人,甚至对自己根本不了解或者也没有能力去思考的事情,也总喜欢指指点点,一副轻浮浅薄、自以为是、不知自己是谁的样子。

那么如何做到玄德呢?我们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要忘我地去做合于道的事情。对人对事都是这样,用不着事事为自己,因为结果都会有你一份。这个因果规律有三个特性:一是给你的结果会在不同时段出现,不会只是在我们所想象的某一个点上出现;二是结果兑现的方式并非按照我们个人的意愿,而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三是结果反映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正有负,有长有短,有有形也有无形,而且往往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不言自明的公平逻辑,因为世间一切都是公平的,根本没有什么人所认为的委屈。凡是自己说不公平或者觉得委屈的,都是因为没有看清楚自己,因而把问题的责任全部归于外部了,这样算账的方式肯定是错误的。所以叫喊不公平或者自身感到委屈的人,并不会因为他的错误算账方法和抱怨而让自己获得所认定的公平,因为他所认定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

第二,若是帮了别人,也不要觉得有恩、有功于别人。否则,此念一起,恩情或者功劳就会变成反面,就会让人讨厌,就会被人看穿背后的用心。反之,具备上德的人,即使帮了别人,也会认为是自己的本分或者情分,甚至还会反过来,将帮助别人的做法看成是对别人的报恩行动,甚至再进一步,一方面感恩别人,另一方面检讨自己。对于这样的思路,你若是还能跟得上,玄德也就不玄了,而是一个厚道而有良知的人所明白的最厚道、最质朴的道理。

第三,一有权势就盛气凌人,一有能耐就飞扬跋扈,一有成就便趾高气扬,一受尊重就放肆地胡言乱语,这不就是自己无法承受的力量与荣誉吗?也许这样的人很有财富、成就和权势,但就是没有一颗高贵质朴的心。一有财富、成就和权势,自己就失控,这不就是启动自毁程序吗?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总结一下,老子在这一章中的思想,可以用以下两个问题来表述。

第一,你知道为何一般人看重德,而高手看重道吗?如果你崇尚“厚德载物”,那你知道这厚德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一般人的德都是无根的,高手找到了德根,就是道!抓住了源头的人,才是高手!

第二,你总想自己多占有吗?有了能耐就有点骄傲吗?总想让别人听你的吗?这能实现吗?占有的东西多了,灵魂空间就小了!骄傲了,智力就开始下降了!让别人听你的是痴心妄想!怎么办?让精神再富有一些,生命灵魂就健康了!寻找可以否定自己和提升自己的人和事,你就会变得更加智慧!能听到别人的心声,你愿意做他们的代言人,你就具备了领袖的潜质!

【悟道箴言】

俗人只想利自己,往往鸡飞蛋打;大道利万物,绝不利自己。

俗人总想多占有,往往得小失大;大道养一切,绝不占己有。

俗人总自以为是,往往聪明自误;大道凭自然,绝不强干预。

俗人有恩又有功,往往恩功转怨;大道成万物,绝不自居功。

俗人得意又忘形,往往自动变傻;大道掌一切,绝不表强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