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陇西四大书院的办学定位-《陇中文化研究》取得成果

清代陇西四大书院的办学定位-《陇中文化研究》取得成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培养方向来看,清代书院主要有以理学传承为主、以考课科举为主、以经史辞章为主及以西洋科学为主四类。加之陇西交通便利,为古代边陲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封建朝廷都非常重视陇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因此陇西四大书院的办学定位受官方影响较大,以培养人才、化民成俗、繁荣文教为目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虽重视学生品行培养和经史辞章传习,但以科举考试为主要目的,直接为政府朝廷服务。

清代陇西四大书院的办学定位-《陇中文化研究》取得成果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官学、私学和佛道传承的优点的教育组织,明清时期已形成完善的管理和运行制度,成为官学和私学之外相对独立运行的民办教育体系,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较官学更为灵活,其教育内容和内部管理相较私学更为规范和系统,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学术、藏书、出版等事业的主要阵地。

从办学主体来看,书院教育大多为民办性质,基本上为古代地方官或当地文人鸿儒倡捐、民间集资捐工兴建而成。从管理机制来看,书院运行相对独立自主,当地政府衙门不同程度协助书院筹措经费、参与书院章程等管理制度的制定。从办学定位来看,书院的设置主要着眼于人才培养、文化繁荣、民风培育、学派传承等。从办学层次来看,清代书院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从培养方向来看,清代书院主要有以理学传承为主、以考课科举为主、以经史辞章为主及以西洋科学为主四类。继承于明代或清初创建的书院大多讲求理学传承,或讲习陆王之学,或推崇程朱理学;清代中期创建的书院大多围绕科举考试讲习八股文章;清代中叶及以后很多罢官鸿儒或归隐文人倡建的书院注重经史辞章教育;清代末期创建的书院开始关注经世致用,逐渐涉及“西洋科学”教育。(www.xing528.com)

陇西地处西北内陆,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多山地,土地贫瘠,但陇西县城所在地海拔较低,渭河穿城而过,渭河两边有大片平地,可以灌溉,且周围群山相夹,气候较周边山区更为温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作,物产丰富。加之陇西交通便利,为古代边陲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封建朝廷都非常重视陇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书院建设中也能看到当地政府衙门的参与,尤其是书院的创建和大规模重修,都是在当地学政、知县等地方官员倡导及参与下完成的。因此陇西四大书院的办学定位受官方影响较大,以培养人才、化民成俗、繁荣文教为目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虽重视学生品行培养和经史辞章传习,但以科举考试为主要目的,直接为政府朝廷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