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治通鉴:苏秦游说六国,改变历史!

资治通鉴:苏秦游说六国,改变历史!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初,苏秦先去秦国游说秦惠文王,提出兼并天下、统一六国的大战略,惠文王拒绝采纳。赵肃侯听见计策,特别高兴,把苏秦待作上宾,厚加赏赐,派他前往各国游说。秦国大胜后,扬言东进。苏秦恐怕秦军攻入赵国,破坏南北合纵同盟,为了阻止秦军,于是激怒他的好友张仪,使他担当这项任务。苏秦于是请他到赵国,而又故意侮辱他。

资治通鉴:苏秦游说六国,改变历史!

苏秦跟随鬼谷子学成之后,在外游说很多年,一事无成,连家人都看不起他,妻子不给他织布做衣,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和他说话。苏秦感叹说:“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秦国的罪过呀!”于是在屋里埋头学习,每到犯困的时候,便用锥子自刺大腿,马上就惊醒了,接着读书。这是成语“悬梁刺股”中之“刺股”的由来。

最初,苏秦先去秦国游说秦惠文王,提出兼并天下、统一六国的大战略,惠文王拒绝采纳。

苏秦于是去游说燕文公,提出跟前一个大战略恰恰相反的另一个大战略,他说:“燕国所以一直没有卷入战火,是赵国在你们南方作为屏障的缘故。秦国如果攻击燕国,战场在秦国的千里之外。而赵国如果攻击燕国,战场却在赵国的百里之内。不担心百里之内的祸患,却担心千里之外的祸患,这是错误的想法。我愿主上跟赵国结盟,和平共存,燕国就永远没有灾难。”

苏秦之后接着去游说赵肃侯说:“世界上,崤山以东,没有一个国家比赵国更强,秦国看作眼中钉的,也只有赵国。然而,它却不敢大举进攻赵国,怕的是韩国魏国在它背后下手。秦国如果大举进攻韩国和魏国,一望平原,没有巨山大河阻挠,逐渐蚕食,大军可以直抵两国首都,两国不能支持时,必然被秦国并吞。一旦没有韩、魏,秦国下一步的暴行,将加到赵国头上。我们可以查看地图,各国的疆土,比秦国大五倍,估计各国武装部队,比秦国多十倍。六个大国如果集中力量,向西攻击秦国,秦国一定战败。现在有些人,打着追求和平的旗号,拼命说服各国割让土地给秦国。达到目的后,他身享荣华富贵,而国家所受的伤害,他却一点也不分担。那些政客乐意于夸大秦国军事力量的毁灭性,建议割让土地。这件事,主上应认真检讨。站在你的立场,我以为最高的谋略,莫过于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共同缔结联盟,抵制秦国。安排各国统帅和国相,在洹水附近会盟,互相交换人质,签订盟约。盟约规定:‘秦国攻击任何一国,其他五国同时派出援军,或骚扰它的后路,或增援被攻的城镇。如果有一国不履行这项盟约,五国联合,共同对付它。’各国组成这项南北合纵同盟和抗秦阵线,秦国军队势必不敢再出函谷关一步,为害崤山以东地区。”赵肃侯听见计策,特别高兴,把苏秦待作上宾,厚加赏赐,派他前往各国游说。

而就在这时候,秦国派犀首,攻击魏国,魏国四万人的军队大败,大将龙贾被俘,雕阴陷落。秦国大胜后,扬言东进。苏秦恐怕秦军攻入赵国,破坏南北合纵同盟,为了阻止秦军,于是激怒他的好友张仪,使他担当这项任务。

张仪,是魏国人,跟苏秦同时是鬼谷子的学生,学习纵横的政治谋略,苏秦自认为比不上张仪。然而张仪周游各国,不但受不到欣赏,在楚国反而受到困顿。苏秦于是请他到赵国,而又故意侮辱他。张仪羞愤交加,认为列国中只有秦国才有力量打击赵国,就投奔秦国。苏秦秘密派他的舍人[1]用大量金钱帮助他。张仪遂得以晋见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大为高兴,任命他担任客卿[2]。这时,舍人离开时说:“苏秦对秦国将攻击赵国这件事,十分忧虑,因为它可能破坏南北合纵同盟。认为只有你才可以攫取秦国的权柄,所以把你激怒。教我帮助你,一切出于他的一番苦心。”张仪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我掉到苏秦的谋略中却不知道,我与他相差太远,代我向苏秦叩谢,只要苏秦在世一天,张仪定尽全力。”

在稳定了秦国以后,苏秦前往韩国,向韩威侯说:“韩国土地九百余里,武装部队数十万,世界上最精良的弓箭刀枪,都是韩国制造。韩国战士拉满了弓之后,百发百中。以韩国部队的勇敢,身披坚甲,携带强弩,手执利剑,可以一人面对一百人。但是现在,你们对秦国却一直委曲求全。很显然,秦国必然要求割让宜阳、成皋,今年割让给它,它明年又有新的要求。再给它吧,没有土地可给,不再给它吧,从前给它的情谊,一笔勾销,还是免不了灾难。而且,韩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要求无穷,以有限的土地,面对无穷的要求,这正是一种购买怨恨灾祸的行为,不必打仗,你的土地就会割让精光。俗话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以你的贤明,手里又掌握举世闻名的强兵,而竟然当牛的屁股,实在使人羞愧难当。”韩威侯接受。

苏秦再游说魏惠王说:“魏国土地一千里,表面上看起来很小,可是田间布满大小村庄,农业密集,连放牧的空间都没有。人口稠密,车马成群,日夜来往,好像部队行军。我客观评估,魏国的强大,不下于楚国。据说,贵国武装部队中,有野战军二十万人、奴隶军二十万人、突击队二十万人、后勤部队十万人、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而竟然有政客劝你去当秦国的尾巴,使人震惊。赵肃侯特派我来向大王就当前形势做了分析,建议参加这项盟约,请大王考虑。”魏惠王同意。

苏秦前往齐国游说齐威王说:“齐国四面都是要塞,城池固若金汤,土地两千余里,武装部队数十万,食粮储备,堆积如山。三军[3]精良,以‘五家’为基础的兵力,攻击时像飞箭一样快,作战时像雷霆一样凶猛,撤退时像风雨消失一样无影无踪。对外战争,敌人从来没有越过泰山、渡过清河、跨过渤海的。首都临淄人民有七万户,我私自推测,以最小的户计算,每户至少有三个年轻男子,不必征调其他地方的军队,仅临淄一城,就可集结精兵二十一万。可是临淄人民太过于富庶殷实,大家都沉湎于斗鸡、赛狗、赌博、踢球。临淄街道上,车轴互相碰撞,人肩互相摩擦,把衣襟连起来可以做成帷帐,人们挥下脸上汗珠时,好像降雨。韩国和魏国所以害怕秦国,为的是跟秦国领土相接。两方冲突,动员出击,不到十天,便可会战,胜负存亡,立可分晓。韩、魏战胜,部队已损失一半,连保卫自己的边境都有困难。韩、魏战败,接下来便是灭亡。所以韩、魏特别慎重,不敢轻易得罪秦国,总是盼望和平,即使是屈辱的和平。秦国要想进攻齐国,可不简单,它必须考虑到韩、魏抄它的后路,而且秦军还要通过卫国境内的关卡‘阳晋之路’,再经过亢父的险要,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并驰,用一百人把守,虽一千人都不能通过。秦国即使冒险深入,必须顾虑到它漫长的补给线,会被韩、魏切断。所以,它对贵国,只能虚张声势,大声恐吓,却不敢采取实际行动。这明显地指出,秦国对齐国束手无策。这种对齐国束手无策的国家,你们反而去巴结它,当它的尾巴,是政客们的错误。齐国既然不是尾巴国,而是一个强大的独立国家,大王,请你考虑。”齐威王一口承诺。

最后,苏秦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大国,土地六千里,武装部队一百余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储藏,足够十年之用,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所以秦国最害怕的,莫过于楚国。楚强则秦弱,秦弱则楚强,死生对头,势不能和平共存。为大王着想,应该参加南北合纵同盟,使秦国陷于孤立。我可以让崤山以东各国,四季进贡,接受你的领导,把他们国家和祖先的祭坛,交到你的手里,把他们国家所训练的精兵,都由你使用。参加合纵同盟,跟秦国对抗,各国都会做你的臣属。如果不赞成连横阵线,跟秦国和解,则除了割让土地给它外,再没有别的收获了。这是两种恰恰相反的战略,大王,你选择哪一种?”楚王应允。(www.xing528.com)

于是,六国共推苏秦担任合纵同盟的盟约长,同时兼任多国的国相。苏秦由楚国北返赵国,向赵肃侯报命。随行的行李物品,堆积如山,卫队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好像国王出巡。成名后,衣锦还乡,父母在郊外三十里迎接他,嫂子只敢像蛇一样爬着走,妻子低着头、眼睛不敢看他,“前倨而后恭”,让他又感叹说“贫穷则父母不认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成语前倨后恭的来历。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赵肃侯封为武安君,给秦国下了纵约书,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提问成语“悬梁刺股”中之“刺股”是指谁的行为?

提问苏秦提倡合纵,对付哪个大国?

智慧小锦囊

苏秦能够成功地游说各个相对独立对峙的国家,实在是利用了大国之间相互防备不信任的心理。但是他能够审时度势,帮助张仪成功,和他相互利用,而不是像庞涓和孙膑相互为敌,是难能可贵的。

[1] 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

[2] 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

[3] 不是陆海空三军,而是上军、中军、下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