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宗瀛《小庐诗存》与《杉湖十子诗钞》刻本研究

李宗瀛《小庐诗存》与《杉湖十子诗钞》刻本研究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治七年张凯嵩辑刻《杉湖十子诗钞》5卷本、光绪三十二年刻本《小庐诗存》14卷本。李宗瀛曾于道光二十九年整理过自己的诗集,将自己道光八年至道光二十九年期间创作的诗歌编为《小庐诗存》10卷,并自己撰写了序言,但未曾刻印出版。同治七年张凯嵩辑刻《杉湖十子诗钞》时,据李宗瀛的诗集遗稿抄录并刊印了《小庐诗钞》5卷,这是李宗瀛诗集的最早刻本,但“此钞不过十之二三,存其崖略”而已。

李宗瀛《小庐诗存》与《杉湖十子诗钞》刻本研究

诗集。李宗瀛撰。同治七年(1868年)张凯嵩辑刻《杉湖十子诗钞》5卷本、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小庐诗存》14卷本。

李宗瀛(1809—1859),字季容,号小韦,又号心牧子,生于广西桂林,祖籍江西临川。李宗瀛出生于显赫世家,其祖父李宜民从江西迁来广西,以贩盐起家,富甲一方,且乐善好施,家风仁厚。其父李秉礼以捐资任刑部江苏司郎中,因性情高淡不喜官场拘束而辞官,专事吟咏,与当时著名诗人朱依真、李宪乔、袁枚等唱和往来,有《韦庐诗集》传世。其兄李宗瀚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官工部侍郎、浙江学政书法推重一时,亦善吟咏,有《杉湖酬唱集》《静娱室偶存稿》传世。李宗瀛早年随侍父亲左右,常向李秉礼的诗友李宪乔、朱依真等请教诗学,又师从晏启林、邓显鹤读书,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养。由于父辈嗜诗好学的影响,李宗瀛也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他的诗歌才华早年即崭露头角。李宗瀛没有走科举仕宦的道路,布衣终身,年轻时曾游览湖广、江浙、山东等地,结识了许多诗友文士。道光十一年(1831年),李宗瀛父李秉礼、兄李宗瀚相继故世,家道中衰,晚遭离乱,转而寄托于释道。咸丰九年(1859年)李宗瀛病逝于桂林,终年51岁。一生专事吟咏,在诗歌创作领域颇有成就,与汪运、杨继荣、商书濬、曾克敬、朱琦、龙启瑞、彭昱尧、赵德湘、黄锡祖合称“杉湖十子”,是19世纪中叶广西著名的诗人,有《小庐诗存》传世。

李宗瀛曾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整理过自己的诗集,将自己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期间创作的诗歌编为《小庐诗存》10卷,并自己撰写了序言,但未曾刻印出版。同治七年(1868年)张凯嵩辑刻《杉湖十子诗钞》时,据李宗瀛的诗集遗稿抄录并刊印了《小庐诗钞》5卷,这是李宗瀛诗集的最早刻本,但“此钞不过十之二三,存其崖略”而已。[738]咸丰九年(1859年),贫病交加中的李宗瀛在临死前曾想把自己的诗稿付之一炬,在侄子的苦苦劝慰之下诗稿才得以保全,诗稿后来几经周转到了侄孙李翊煌手上。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李翊煌在光州乌龙榷政任上开始整理刻印李宗瀛的诗稿,将李宗瀛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之后所作的诗歌编为4卷,加上李宗瀛自己所编的10卷,合为14卷,次年刻成,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小庐诗存》14卷,此时距李宗瀛去世已近半个世纪,其刊刻始末详见李翊煌《小庐诗存序》。(www.xing528.com)

李宗瀛《小庐诗存》内容繁富,有写景状物诗、交游题赠诗、咏史诗、述怀诗、叙事诗以及表现宗教思想的诗等,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表现的思想情感丰富,艺术风格多样。他的诗歌创作以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西延谣十八首》为标志,大略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诗歌的内容题材及艺术风格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分。前期,李宗瀛生活宽裕,涉猎渊博,且自负才华,故作诗意境开阔,色彩斑斓,想象奇特,风格奔放,喜好堆砌典故,刻意雕琢,富丽精工,语句多艰深晦涩,如《榕溪阁登眺》《登独秀峰》《铜鼓歌》《大雷雨作歌》等。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称:“小韦殚心著述,无体不工,五七古尤藻丽瑰玮,横绝一时,气骨声彩,有云澥掣鲸、霜空捩隼之概。”[739]后期,李宗瀛家庭遭遇变故,广西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他从家财万贯的富家公子沦落到一贫如洗的平民百姓,精神上、思想上都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舞文弄墨,故诗歌创作也更多的转向关注战乱年代的社会现实,既感叹自身遭遇的不幸,也表达对底层百姓艰辛的同情,诗歌风格逐渐转向凄厉激越,凝重沉郁,意境清幽孤寒,如《老翁叹》《老妪叹》《平田村》《三过车田作》《车田避兵作四首》《义马行》等。这些反映社会历史现实、讴歌爱国志士、表达人民艰辛的诗作是李宗瀛诗集中的精华,与他前期的诗作相比,具有更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喜好堆砌典故和化用前人诗句,是李宗瀛诗歌的一大特点,即便是后期诗风转变之后也依然喜好用典,只是不像之前那般古奥晦涩。此外,他的诗歌还呈现出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尤其是那些长篇诗作,如《题人桐荫对弈图》《哀修仁》等,夹叙夹议,意气纵横,展现了诗人渊博的学问和非凡的见识,有突出的“以学问为诗”的特征。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在述及李宗瀛诗歌特征时说:“诗多叙事议论,旁搜远绍,非多读书不能致也。宗瀛世居桂林。咏桂林七星岩、风洞、刘仙岩,及《苗刀歌》《铜鼓歌》《元祐党籍碑》《狄武襄皇祐平蛮碑》,及《椿城竹枝词》二十二首,极捃摭之富。”[740]李宗瀛作诗虽然喜好用典和议论,但是他不刻意模古,而是追求神似,主张自创新意,其《自订旧稿》云:“语必由己出,境偶与古会。无须画葫芦,亦弗贩稊稗。”其《小芸陶庐图》云:“从来学古贵神似,讵求刻似王敦须。”“语必由己出”“学古贵神似”是李宗瀛诗歌创作所秉持的原则,也是他诗学思想的高度概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