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算定额在各地区的具体价格表现

预算定额在各地区的具体价格表现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算定额在各地区的具体价格表现是单位估价表和综合预算定额。因此,预算定额在建筑工程定额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拟定编制预算定额的工作方案,提出编制预算定额的基本要求,确定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适用范围,确定项目划分以及预算定额表格形式等。3)现行预算定额及基础资料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工资标准及机械台班单价。预算定额是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

预算定额在各地区的具体价格表现

1.预算定额的概念及作用

(1)预算定额的概念。预算定额是规定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需消耗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其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土建工程)、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等]和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等)。

预算定额在各地区的具体价格表现是单位估价表和综合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设计建筑产品的基础,单位估价表和综合预算定额是计算建筑产品价格的直接依据。

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定额,在工程委托承包的情况下,它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在招标承包的情况下,它是计算标底和确定报价的主要依据。因此,预算定额在建筑工程定额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预算定额的作用。

1)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2)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3)预算定额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确定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需用量计划和统计完成工程量的依据。

4)预算定额是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依据。

5)预算定额是建设单位拨付工程价款、建设资金和编制竣工决算的依据。

6)预算定额是施工企业实施经济核算制、考核工程成本的参考依据。

7)预算定额是建筑安装工程在工程招标投标中确定招标投标控制价和招标投标报价的依据。

2.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1)准备工作阶段。

1)根据国家或授权机关关于编制预算定额的指示,由工程建设定额管理部门主持,成立编制预算定额的领导机构和各专业小组。

2)拟定编制预算定额的工作方案,提出编制预算定额的基本要求,确定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适用范围,确定项目划分以及预算定额表格形式等。

3)调査研究、收集各种编制依据和资料。

(2)编制初稿阶段。

1)对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2)按编制方案中项目划分的规定和所选定的典型施工图计算出工程量,并根据取定的各项消耗指标和有关编制依据,计算分项定额中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编制出预算定额项目表。

3)测算预算定额水平。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应将新编预算定额与原预算定额进行比较,测算新预算定额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并分析预算定额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原因。

(3)修改和审査计价定额阶段。组织基本建设有关部门讨论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将征求的意见交编制小组重新修改定稿,并写出预算定额编制说明和送审报告,连同预算定额送审稿报送主管机关审批。

3.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及原则

(1)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测定资料、试验资料和统计资料。

2)全国统一劳动定额、全国统一基础定额。

3)现行预算定额及基础资料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工资标准及机械台班单价。

4)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5)推广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

6)通用的标准图和已选定的典型工程施工图。(www.xing528.com)

(2)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预算定额是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它必须遵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定额水平,预算定额的平均水平,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合理的施工组织的工艺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完成单位分项工程基本构造要素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明适用原则。定额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满足各方面使用的需要,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同时又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注意补充那些因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而出现的新定额项目。简明适用原则还要求合理确定预算定额的计算单位,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尽可能地避免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和一量多用。尽量减少定额附注和换算系数。

3)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就是由中央主管部门归口,考虑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统一制订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具体组织和颁发全国统一预算定额,颁发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条例细则;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定额分项、定额名称、定额编号,统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的名称及计量单位等。

差别性就是在统一基础上,各部门和地区可在管辖范围内,根据各自的特点,依据国家规定的编制原则,编制各部门和地区性预算定额,颁发补充性的条例细则,并对预算定额实行经常性管理。

4.预算定额各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根据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来确定消耗量指标。

1)按选定的典型工程施工图及有关资料计算工程量。计算工程量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组成分项工程各实物量的比重,以便采用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计算出综合后的消耗量。

2)人工消耗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中的人工消耗指标是指完成该分项工程必须消耗的各种用工。包括基本用工、材料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①基本用工。基本用工是指完成该分项工程的主要用工。如砌砖工程中的砌砖、调制砂浆、运砖等的用工;将劳动定额综合成预算定额的过程中,还要增加砌附墙烟囱孔、垃圾道等的用工。

②材料超运距用工。预算定额中的材料、半成品的平均运距要比劳动定额的平均运距远,因此超过劳动定额运距的材料要计算超运距用工。

③辅助用工。辅助用工指施工现场发生的加工材料等的用工。如筛砂子、淋石灰膏的用工。

④人工幅度差。人工幅度差主要指正常施工条件下,劳动定额中没有包含的用工因素。

3)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由于预算定额是在基础定额的基础上综合而成的,所以其材料用量也要综合计算。

4)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的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计量单位是台班。按现行规定,每个工作台班按机械工作8h计算。

预算定额中以使用机械为主的项目(如机械挖土、空心板吊装等),其工人组织和台班产量应按劳动定额中的机械施工项目综合而成。此外,还要相应增加机械幅度差。

5.预算定额的应用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定额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通常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定额的套用、换算和补充。

(1)预算定额的直接套用。在应用预算定额时,要认真地阅读掌握定额的总说明、定额的适用范围,已经考虑和没有考虑的因素以及附注说明等。当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与预算定额条件完全相符时,则可直接套用定额。这种情况是编制施工图预算中的大多数情况。

根据施工图,对分项工程施工方法、设计要求等了解清楚,选择套用相应的定额项目。对分项工程与预算定额项目,必须从工程内容、技术特征、施工方法及材料规格上进行仔细核对,然后才能正式确定相应的预算定额套用项目。这是正确套用定额的关键

(2)预算定额的换算。当设计要求与定额的工程内容、材料规格、施工方法等条件不完全相符时,而且定额规定可以换算,则不可直接套用定额。可根据编制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等有关规定,在定额规定范围内加以调整换算。

定额换算的实质就是按定额规定的换算范围、内容和方法,对某些分项工程预算单价的换算。通常只有当设计选用的材料品种和规格同定额规定有出入并规定允许换算时,才能换算。在换算过程中,定额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一般不变,仅调整与定额规定的品种或规格不同的材料的预算价格。经过换算的定额编号在下端应写个“换”字。定额的换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砂浆强度的换算。砂浆一般分为砌筑砂浆和抹灰用砂浆。砌体工程和抹灰工程各子项工程预算价格(定额基价)通常是按某一强度等级砌筑砂浆或按某一配合比砂浆的预算单价编制的。如果设计要求与定额规定的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不同时,预算定额基价需要经过换算才可套用。其换算式如下:

换算后的定额基价=换算前的定额基价±(应换算的砂浆用量×

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单价差)

式中正负号的规定如下:当设计要求的砂浆强度等级高于定额子目中取定的砂浆等级时,则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换算。现制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工程,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而引起定额基价的变化。各地区确定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各子目定额基价,通常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定额基价按某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单价确定的,其换算方法同砂浆强度等级的换算;另一种定额基价用不完全价格来表示,即定额基价不含混凝土单价。

3)定额按说明的有关规定进行换算。预算定额总说明及分部说明统一规定中,规定了当设计项目与定额规定内容不符时,定额基价需要换算。凡定额说明规定,按定额工、料、机乘以系数的分项工程,应将系数乘在定额基价上(乘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某一项费用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