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动售检票系统优化方案

自动售检票系统优化方案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票卡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信息源头,票卡消息的正确有效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涵盖了乘客进出站、乘车费用、流向、流量等基本信息,同时为满足运营管理及相关各方的需要,必须对系统收集的基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加工,开展统计分析并发布信息。

自动售检票系统优化方案

1.自动售检票系统业务的作业方式

自动售检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售检票作业的环境分为开放式售检票作业方式和封闭式售检票作业方式。

(1)开放式售检票作业方式。开放式售检票作业方式是指车站不设检票口,乘客在上车前(进入付费区以后)或在列车上进行检票,并随机查票的售检票作业方式。开放式售检票作业方式一般适用于客流量较小的系统,同时要求乘客有较高的素质。

(2)封闭式售检票作业方式。封闭式售检票作业方式是指乘客进出付费区都要经过检票口检票的售检票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或杜绝无票乘车现象,减少或避免票务流失。

在封闭式售检票的作业环境下,售检票方式可分为人工售检票、半自动售检票和自动售检票。

①人工售检票。人工售检票方式是一种完全由人工来完成售票、检票和票务数据统计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票务人员,占用车站较大的空间和乘客在售检票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长。

②半自动售检票。半自动售检票方式是一种由人工参与、设备辅助来完成售票、检票和票务数据统计的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人工售检票方式,需要配备的票务人员相对减少,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并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票务统计上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同时,由于有设备辅助,乘客在购票、检票等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

③自动售检票。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自动售检票方式是一种完全由乘客自行操作售检票设备来完成售票和检票,并由设备自动完成票务数据统计的方式。智能化的售检票设备为乘客提供了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让乘客方便、快捷地乘坐轨道交通。

2.自动售检票系统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1)票卡管理。票卡是乘客乘坐轨道交通的有效凭证,是自动售检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载体和交互媒介。票卡管理是指对票卡采购、循环使用及回收、报废等整个过程进行的管理。一个完整的票务管理过程应包括票卡采购、票卡初始化、票卡发放、票卡销售、检票、票卡回收、结算、票卡报废及整个的运营分析等过程,其中包括售票、补票、充值、设立黑名单及其相关的特殊操作等。

票卡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信息源头,票卡消息的正确有效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票卡是有价凭证,有效票卡的流通实际代表着资金的流动,一旦票卡管理不善,将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资金管理的角度看待票卡管理。

通常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可以是运营单位,也可以委托专门单位)对票卡的发行、发售、使用、票务处理、回收等全过程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该机构通过对票卡进行初始化,使票卡成为系统内可使用的媒介;同时也负责车票的赋值发售、使用管理、进出站处理、更新、加值、退换、回收、监督管理、注销等规范流程的管理。

(2)规则管理。票务系统涉及多部门、多环节,要确保这些部门和环节有效协作、高效联动,就必须依托一套科学、严密的规则和流程。规则管理就是为确保系统规范运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流程(包括票价策略、收益分配、结算规则、权限管理和操作流程等)。

(3)信息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涵盖了乘客进出站、乘车费用、流向、流量等基本信息,同时为满足运营管理及相关各方的需要,必须对系统收集的基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加工,开展统计分析并发布信息。信息管理就是对系统中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和处理,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等。

①按照信息的生成方式可将信息分为原始信息和派生信息两种。

a.原始信息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自动生成、无须进行任何人为加工的信息,如售票记录、乘客进出站信息、乘车费用、流向、流量等。原始信息是运营管理和生成派生信息时最基础和必要的信息源。

b.派生信息是指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运营管理及相关各方的需要,对原始信息(如客流量、运营收入、平均票价、平均运距等)进行的深度挖掘、加工和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包含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信息体系,要对它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离不开信息的收集。特别是乘客流动的信息,不仅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营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地域、城市的人员流动、设施配套、规划、经济布局和管理都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价值。

②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信息统计分析借助于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将系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和处理,以生成满足人们日常管理需要的数据、报表和资料,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数据、报表和资料加以分析,为运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系统报表主要分为结算类报表、管理分析类报表和故障辅助解决类报表三大类。

a.结算类报表。结算类报表是指在结算过程中所产生的报表,这一组报表完整体现了结算过程中的所有资金和信息内容。结算类报表主要有如下几种。

·车站售卡、储值收费统计表。其用来统计各站点收取的现金额及分类。

·车站收入统计表。其用来统计各站点出站检票的交易情况。

·银行账户余额表。其用来统计各银行账户的账户余额。

·车站结算统计报表。其用来统计各站点的资金结算。

·银行划账单。其用来通知银行划账清单。

·收益方收益表。其用来分析收益方的收益构成。

·票卡存量表。其用来统计各线路、站点的票卡存放。

b.管理分析类报表。管理分析类报表是为了满足清分中心日常管理及对路网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而设置的报表。管理分析类报表主要有如下几种。(www.xing528.com)

·车站票卡对账表。其用来按车站统计票卡的使用量及存量。

·线路票卡存量表。其用来按线路统计票卡的使用量及存量。

·公务卡使用统计报表。其用来统计每张公务卡的使用次数。

·路径费率表。

·分时流量表。其用来分时段统计路网的客流量。

·流量统计表。其用来按站、线路统计出入口流量。

·换乘客流统计表。其用来按线路统计出入口流量。

·OD表(其中O表示客流和车流的总出发地节点,D表示客流和车流的总目的地节点,这里主要指始发和终到客流表)。其用来对应OD的流量统计。

·路网收费支付方式统计表。其用来按线路/站统计单程票、储值票的使用次数及金额。

c.故障辅助解决类报表。当出现对账不平的情况时,故障辅助解决类报表可为有效解决问题提供辅助信息。

(4)账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涉及票卡发售、票款汇缴、收入清分和资金划拨等一系列账务处理过程。账务管理就是对系统内的分配、入账等过程所进行的管理。

(5)模式管理。所谓模式,就是指在不同的状况和条件下,为达到某些特定效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模式管理就是针对不同的运营状况、条件所做出的相应操作行为的选择和实施。模式管理包括正常运营模式、降级运营模式及相配套的运营管理。

(6)运营管理。系统运营涉及通信、信号、列车、运营组织及乘客、线路、车站等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运营管理就是通过本系统的设备及所具有的完整、严密、及时的信息流对运营状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督,以提高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包括信息传输状况监督、客流状况监督、车票调配监督、收款监督和收益监督等方面。

拓展阅读

票卡的发售规定

1.单程票的发售规定

车站正常运营时,乘客可通过自动售票机购买单程票。

2.储值票的发售规定

车站正常运营时,乘客可在客服中心购买储值票。因成本问题,购买储值票需交纳一定的押金。乘客退还储值票时,若票卡未被认为损坏,可退还押金。

3.预制单程票的发售规定

预制单程票的发售指令一般是由车站站长下达,由票务主管部门提前制作配发到车站,以应对设备故障或大客流时乘客购票困难的情况。乘客可在客服中心或临时售票亭购买。预制单程票属于预售票,具有较长的使用期限,可在任意车站进站乘车。

一般情况下,预制单程票发售的原因如下。

(1)节假日期间客流较大,超出车站设备发售的最大能力。

(2)由于车站周边组织某类活动导致车站短时间内客流迅速增加。

(3)部分或全部售票机故障,导致车站发售票卡能力下降。

3.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其他功能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其他功能有契约关系和人机界面。乘客乘坐轨道交通的过程是一个契约操作的完整过程。乘客在非付费区的购票(自动售票机或半自动售票机)可视为契约订立;当乘客从非付费区完成检票过程(闸机)进入付费区时,也就是契约生效的时刻,在契约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履行契约规定的所有责任;当乘客从付费区完成检票过程到达非付费区时,契约执行完毕。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操作过程就是契约的订立和执行过程。一个完善、友好、易操作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终端人机界面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