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重本益农:隋文帝康平之世

经典·重本益农:隋文帝康平之世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医治创伤,步入康平之世,他把重本益农以恢复生机作为“经典”来看待。②益本均田称卓识,轻刑薄赋更英明:喻指隋文帝谙练治国安民之道,要恢复生机,必须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实行均田制;要安定士庶之心,必须实行轻刑薄赋。据《资治通鉴·隋纪二》记载:开皇十二年,由于谷物连年丰收,隋文帝下诏:“减去河北、河东当年田租三分之一,兵役减半,丁调全部免除。”

经典·重本益农:隋文帝康平之世

战争止息步康平,恢复生机作典经

益本均田称卓识,轻刑薄赋更英明

农桑发展民家利,物产丰饶国库盈

立业兴邦为正道,九州富裕域安宁

①战争止息步康平,恢复生机作典经:喻指隋文帝杨坚这位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他不但在军事上成就卓越,而且在治国、安民方面亦多有建树。为医治创伤,步入康平之世,他把重本益农以恢复生机作为“经典”来看待。(www.xing528.com)

②益本均田称卓识,轻刑薄赋更英明:喻指隋文帝谙练治国安民之道,要恢复生机,必须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实行均田制;要安定士庶之心,必须实行轻刑薄赋。据《隋书·食货志》:开皇二年(582)隋文帝下诏颁布均田令,规定:成年男丁每人授露田八十亩,种植五谷的,再授给永业田二十亩;妇女每人授给露田四十亩,不给永业田;奴婢与常人同样授田。永业田不需归还给官府,作为农民的祖业,露田在其死后要归还国家。此外,对亲王以下至都督,也按规定分给永业田,由一百顷到四十顷,以身份高低多寡不同。据《资治通鉴·隋纪二》记载:开皇十二年(592),由于谷物连年丰收,隋文帝下诏:“减去河北、河东当年田租三分之一,兵役减半,丁调全部免除。”又《隋书·高祖本纪》:文帝执政期间“薄赋敛,轻刑罚”。以上举措,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达到增产增收和安定人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谓卓识、英明之举。

③农桑发展民家利,物产丰饶国库盈:是说农桑业的发展,既使农民丰衣足食,又能增加国库储存。语意引自《资治通鉴》:开皇十二年,主管官员上奏说:“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wǔ,廊屋)。”

④立业兴邦为正道,九州富裕域安宁:是对隋文帝执政期间(582-604),实行治国安邦的政治、经济政策,达到国强民富、天下太平的赞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