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武状元卞赓,中华诗鉴

清末武状元卞赓,中华诗鉴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屈外侮称国士,精英,学子楷模留盛名。光绪十一年乡试中考中武举,十八年考中武状元。卞赓体魄健壮,特别爱好武艺,在老师朱璐的建议下,其父请来武弁为卞赓教习。史传卞赓当侍卫时曾救了慈禧太后一命,被慈禧太后安排为贴身侍卫。卞赓正确对待义和团运动,对义和团反对外敌入侵,抵御外侮的精神十分赞赏。抗战失败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逃往西安的路上,住在一座破庙里,遭匪徒抢劫,卞赓又一次救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命。

清末武状元卞赓,中华诗鉴

璀璨一珠星,满腹经纶六艺精。文武全才尤拔萃,人惊,金榜题名龙点睛。  入仕献真情,为政清廉赞语评。不屈外侮称国士,精英,学子楷模留盛名。

①卞赓 乳名吉祥,名桂山,字虞卿,海州(今属连云港市,现海州区)人。清同治七年(1868)出生于海州中正街一个地主兼盐商家庭。光绪十一年(1885)乡试中考中武举,十八年(1892)考中武状元。卞赓七岁入学,其父卞敦典聘海州名儒朱璐来家执教,由于卞赓天资过人,三年不到就学完“四书”、“五经”。卞赓体魄健壮,特别爱好武艺,在老师朱璐的建议下,其父请来武弁(biàn)为卞赓教习。因此卞赓不但把四书、五经学得倒背如流,而且练出了一身好武艺,十七岁中举,二十四岁在京城武场考试,一举夺魁,敕封三品侍卫。史传卞赓当侍卫时曾救了慈禧太后一命,被慈禧太后安排为贴身侍卫。卞赓正确对待义和团运动,对义和团反对外敌入侵,抵御外侮的精神十分赞赏。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卞赓站在主战派一边,向清廷慷慨陈词,义愤填膺,气壮山河,不屈服于外侮。抗战失败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逃往西安的路上,住在一座破庙里,遭匪徒抢劫,卞赓又一次救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命。卞赓在京十年,后来外放广东,率二十营水师驻扎在虎门一带。卞赓从京官到地方官,一以贯之地洁身自爱,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反抗外国列强的思想始终不变。据说英驻广州领事馆一些官员因贩卖枪弹被我海关人员缉拿,他面对英国广州领事的嚣张跋扈,大义凛然,严厉驳斥英国人的狂妄行为,将走私船只货物一律没收。在广州期间他有机会考察国情民意,发现清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呈岌岌可危之势,对国家的前途十分忧虑。相传曾受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曾为革命党人多次提供方便,并帮助购买枪支弹药,孙中山曾派胡汉民与卞赓恳谈,并以广东总督许诺卞赓,终因卞赓忠君思想较深,未果。清宣统三年(1911),卞赓患病,孙中山派胡汉民来广州探望,1912年秋,卞赓去世,丧事由胡汉民操办,棺柩走海上,在家人陪同下,运回老家埋葬。五十年后,“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立四新,红卫兵把卞赓墓掘开,才发现原来是衣冠冢(zhōng)。(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