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听到孩子的哇时刻成为幼儿教师:观察,介入,鼓励评价

听到孩子的哇时刻成为幼儿教师:观察,介入,鼓励评价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这样,她带着好奇,开始看台历上的故事“龟兔赛跑”。于是,两个小女孩兴奋地跑到手偶摆放处,找到了“龟兔赛跑”的相关手偶。孩子们准备离开时,我在整理木偶区。若幼儿出现游戏进行不下去或安全问题,教师应及时介入。活动后,应鼓励幼儿对自己及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特别是对活动目标的达成和问题解决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听到孩子的哇时刻成为幼儿教师:观察,介入,鼓励评价

宁波市江北区天成幼儿园 沈立群

自从幼儿园里新增了一个公共游戏——木偶戏后,小朋友们就十分喜欢玩游戏。今天又到幼儿们开展公共游戏的日子了,你瞧,木偶区来了许多小朋友呢!

只见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走来,好奇地看着这里的环境布置。他们刚到游戏坊,不知道怎么玩,其中一个小朋友眨巴着大眼睛问:“老师,这个要怎么玩啊?”我想让她自己去发现和探索,于是说:“你看过故事吗?你可以先看一看这个展示台上的故事。”

就这样,她带着好奇,开始看台历上的故事“龟兔赛跑”。等她看完,我问她这是个什么故事,于是她用断断续续的语句为我简单地讲述故事情节,把其他几个小朋友吸引了过来。听完后我对她说:“那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吧!”小朋友们一听,立马来了兴趣。我心想,哇,原来小朋友们自己去发现的东西才会让他们有探索的欲望。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当观众,谁来当表演者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分配工作、选择角色:“你们可以自己商量一下哦。”聪明的小雅立马带头:“我来当观众,我来当观众吧!”另外两个小朋友一听便也想当观众,就这样他们一起搬来椅子,像真正的观众一样坐在了上面。这时,我问:“小观众们,你们是不是少了点什么?可以去材料柜里找找看哦!”他们立刻用眼神扫荡起来。就这样,眼尖的他们发现了拍手玩具,每人拿了一把,作为观众的鼓掌用具。一切准备就绪。

观众有了,谁来表演呢?“我来吧!”小马高兴地说。另外一个小女孩一听也想加入表演。于是,两个小女孩兴奋地跑到手偶摆放处,找到了“龟兔赛跑”的相关手偶。

但是当她们套好手偶,站在表演台上时,突然又愣住了:她们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进行游戏。于是我走过去说:“你们要用手偶为大家讲故事呀!”“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讲呀!”小马说。“那你们想想办法。”另一个小女孩马上说:“那我们先商量一下吧!”于是她们开始在后台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了故事里的句子

商量完以后,她们开始在木偶剧的舞台上表演起来。虽然她们的初次配合不是很默契,但我感觉很欣慰,因为她们能初步地进行木偶剧表演了。

精彩的故事演到一半,她们突然停了下来,不知后面该怎么演了,两双无辜又带着求救信息的小眼睛看着我。我笑着对她们说:“你们可以动动脑筋,找找帮手哦。”她们立马把视线转向别处,找寻可以帮忙的对象。“你可以和我们一起玩吗?”“好啊!”就这样,小王被邀请加入了游戏。有趣的木偶表演又开始了,他们一边演着一边乐着,小观众们都看得哈哈笑,场面好不热闹。

随着区域活动结束的音乐响起,有趣的木偶戏也结束了。孩子们准备离开时,我在整理木偶区。“你们能帮我一起整理吗?”我笑着问道。“好啊!”孩子们开始和我一起整理道具和游戏场地。你瞧,他们有的把木偶放回材料柜,有的把木偶套在矿泉水瓶上,有的把椅子放回原地……孩子们整理得可勤快了。整完后,他们还不忘跟我说:“木偶区真好玩,下次我们还来玩!”

通过这次偶然事件,我发现了孩子们的另一个世界,原来不管是在游戏中,还是在教学中,教师不需要给幼儿太多的束缚与管理,应该让幼儿自我发现与探索、自主游戏。就像一开始孩子们进入木偶区时,我鼓励孩子们自己观察周边的环境,让他们自己探索怎么玩,孩子就发现了那个不同寻常的台历,通过独立阅读了解了故事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了相应的木偶剧表演。

在孩子们自己讨论、确定好各自的角色,准备开始表演时,两个小女孩不知道怎么演,后来她们向老师求助,想到了通过商量来解决,在不断的沟通与配合中渐渐锻炼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更发展了人际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当两个小女孩在表演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她们自己找同伴帮忙,体现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不需要过多参与,有时候在放慢速度中就能看到幼儿的成长。

这次游戏也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我觉得在今后的游戏活动中,应该多让孩子们探索游戏的玩法,让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分配角色进行游戏,教师的直接介入要少。(www.xing528.com)

同时我也发现让孩子自主游戏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放手让孩子去做,因为孩子们的木偶表演概念不强,游戏经验缺失,在表演时虽然开心,但是没有一定的表演规则与技巧。因此在下次活动中,我应该将引导孩子有效地进行木偶表演作为重点,让孩子们进一步提高手偶表演能力,同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如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方便幼儿演绎,或提供木偶表演视频供幼儿模仿等。

最后,在游戏结束时,我忘记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评价了。在结束环节对孩子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讲评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使幼儿在下一次游戏时能够有更多的进步。

名师引领1

角色游戏以社会生活场景为载体,让幼儿通过想象与环境和材料互动,创造性地模仿和再现现实生活,为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案例中,作者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通过及时的引导和支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断体会游戏带来的成功感。一名新教师能做到这些已经难能可贵。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让幼儿的游戏更具价值。

1.环境与材料提供必要支持。环境与材料往往蕴含着游戏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推动游戏发展的重要媒介。如文中木偶表演的任务,可以提供图文并茂的任务书,让幼儿集体阅读后明确活动的主要任务,并自行分工排练;可以提供故事绘本为幼儿排练提供依据;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游戏道具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游戏内容,让幼儿的游戏体验更加丰富。

2.教师引导介入及时有效。若幼儿出现游戏进行不下去或安全问题,教师应及时介入。具体的介入方式应根据活动情况而定,如幼儿因为协商不下中断游戏,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提出协商中的核心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帮助他们厘清要点,继续游戏。

3.多维评价推进游戏发展。活动后,应鼓励幼儿对自己及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特别是对活动目标的达成和问题解决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同时,还应结合小组集体评价和教师观察评价等多种维度的评价内容,帮助幼儿不断丰富对自我和同伴的认识。

(点评专家:龚益聪,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学前教育教学能手,慈溪市横河幼儿园园长)

名师引领2

本次活动中教师没有设定脚本,用指引、暗示的方式鼓励小朋友进行游戏,调动小朋友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培养小朋友团结协作、自我学习的能力。

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介入也需要一定的小技巧:首先教师要注意游戏中介入的时机(幼儿难以将游戏延伸和拓展时、有安全隐患时、游戏反映消极内容时);其次要运用指导介入的策略(使用提问引导赞扬的语言、环境材料的创设等);最后还要以角色代入参与游戏、评价等介入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提升经验值。

(点评专家:忻罗增,宁波市鄞州区教坛新秀、区优秀教师,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年级组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