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与战国时代:秦孟轲仕宋,称王庄子斥贤

庄子与战国时代:秦孟轲仕宋,称王庄子斥贤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池连任相国,乐毅连任大将。孟轲去年由邹至齐,与告子一辩成名,成为稷下学士。孟轲萌生去意,得知宋君偃施行仁政,准备称王,于是辞别齐威王,打算赴宋。齐威王赠以百金,不予挽留。宋君偃大悦,问策群臣。宋君偃大怒,罢免戴盈,改命唐鞅为相国,礼聘孟轲为客卿。魏惠王尽失河西,又割河东,如今自身难保,听凭宋君偃称王。宋康王大惊,只好割地求和,假装取消王号。庄子四十二岁,宋君偃叛周称王。

庄子与战国时代:秦孟轲仕宋,称王庄子斥贤

前328年,岁在癸巳。庄周四十二岁。宋康王十年(称王)。

周显王四十一年。秦惠王十年。楚怀王元年。魏惠王后元七年。韩宣王五年。赵肃侯二十二年。齐威王三十年。燕易王五年。鲁景公十八年。卫孝襄侯七年。越王无疆十五年。中山成公二十二年(卒)。

秦惠君二十九岁,鉴于魏人公孙衍先是叛魏仕秦,后又返魏敌秦,打算考验张仪究竟是忠魏更多,还是忠秦更多。于是任命公子嬴华为主将,张仪为副将,继续伐魏,围攻蒲阳(今山西隰县)。

蒲阳守将畏惧秦军斩首屠城,开城投降。

张仪献策秦惠君:“主公不如假装把蒲阳还给魏国,再让公子嬴繇至魏为质。我再使魏,劝说魏惠王割让更多魏地。”

秦惠君将信将疑,姑从其策。

张仪护送嬴繇至魏为质,晋见魏惠王:“秦惠君厚待大王,归还蒲阳,大王如何投桃报李?”

魏惠王无奈,又把河东的上郡十五县和西部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献给秦国

秦惠君喜出望外,认定张仪比公孙衍更为忠秦,张仪的外交谋略,比公孙衍的征伐好战,代价更小,拓地更多,于是任命五十三岁的张仪为相。

赵肃侯先前不齿于魏惠王三朝齐威王,如今又不齿于魏惠王一再割地事秦。况且秦军收复魏国河西,进割魏国河东,已经逼近赵国西部,于是命令赵疵伐秦。

秦军击败赵疵,乘胜反攻赵国,攻取了赵国西部重镇蔺邑(今山西柳林)、离石(今山西吕梁)。

中山成公死了,在位二十二年(前349—前328)。

太子魏继位,五年后称王,即中山先王,魏属中山第三代国君。

魏惠王尽管怨恨堂弟当年相魏之时,唆使自己伐赵,而导致马陵惨败,仍然遣使吊唁堂弟之死,祝贺族侄继位。

中山是魏之属国,并非周封诸侯,天下诸侯仍然不吊不贺。

乐池连任相国,乐毅连任大将。

司马熹三年前被宋君偃刖足,离开宋国,来到中山,竭力钻营,未获任用,只好结交权贵,等待机会。苦等三年,中山易君。

中山新君魏宠爱二姬,江姬贤而不美,阴姬美而不贤。二姬争为正夫人,魏欲立江姬。

司马熹闻风而动,拜见阴太公:“主公若立江姬为正夫人,太公必将亡身灭家。主公若立阴姬为正夫人,太公必能荣华富贵。”

阴太公说:“我正为此发愁,先生有何良策?”

司马熹说:“令爱只要把我举荐给主公,必能立为正夫人。”

司马熹得到阴姬举荐,晋见中山君:“赵国乃是中山大敌,我能为主公削弱赵国。”

中山君大悦:“先生有何良策?”

司马熹说:“我愿先往赵国,观其地形险阻、人民贫富、君臣贤愚,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因敌定策。”

中山君应允,命其使赵。

司马熹到达邯郸,晋见赵肃侯:“久闻赵人擅长乐舞,多有美貌佳丽。但我穿越赵境,来到邯郸,遍观赵国女子,均为庸俗脂粉。我曾游历天下,只有中山君的宠姬阴氏,美貌天下第一,视之如同神仙,言语无法描绘。阴姬之美貌,堪为天子之后,殊非诸侯之妃。”

赵肃侯大为心动:“先生有无良策,让中山君把阴姬献给寡人?”

司马熹佯装大惊:“我是直言观感,不敢妄言此事。”

司马熹回报中山君:“主公不必担心赵国威胁!赵肃侯不贤,不好道德,独好声色。得知阴姬美貌,竟然打算向主公索要。”

中山君不悦:“赵肃侯不贤,确是中山之福。但是索要阴姬,寡人如何应对?”

司马熹说:“赵国强于中山,主公不允其请,必将危及社稷。若允其请,又将贻笑天下。自古至今,诸侯互赠歌女舞姬乃是常事,但是从未有过索要诸侯正夫人之事。主公只要册立阴姬为正夫人,赵肃侯必将断绝此念。”(www.xing528.com)

中山君听从其言,册立阴姬为正夫人。

阴姬晚上侍寝,劝说中山君:“司马熹曾为宋相,乃是天下大贤。主公命其为相,必无赵国之患!”

中山君说:“司马熹被宋君偃刖去一足,寡人命其为相,天下必笑中山无人。”

阴姬说:“伊尹是庖厨,傅说是奴隶,吕尚是屠夫,商汤、武丁、周文王拜为相国,得以称王天下。孙膑被庞涓膑去双膝,齐威王拜为国师,得以称霸中原。宋君偃是逐兄篡位的恶君,所以不用贤人,专用奸佞。主公乃是圣明之君,怎能不用贤人?”

中山君于是罢免乐池,改命司马熹为相。

乐池、乐毅离开中山,转仕赵国,誓报此仇。

孟轲去年由邹至齐,与告子一辩成名,成为稷下学士。今年晋见齐威王:“五百年必有王者出!西周至今七百余年,早已超过五百年。春秋以降,周室暗弱已久。当今之世,必有代周为王者。如今天下诸侯多行东周霸道,大王只要遵循西周王道,必能代周为王。”

齐威王厌闻空言,不聘孟轲为列大夫。

孟轲萌生去意,得知宋君偃施行仁政,准备称王,于是辞别齐威王,打算赴宋。

齐威王赠以百金,不予挽留。

孟轲拒绝百金,带着弟子万章、陈臻,离齐往宋。

万章问:“宋国弱小,宋君偃一旦称王,齐、楚必将伐宋,如何抵抗?”

孟轲说:“宋国尽管弱小,却是殷商遗邦。殷商之祖商汤,最初居于亳邑,仅有方圆五十里。毗邻葛国,葛君不行仁政,商汤征伐天下不仁不义之国,即从葛国开始。商汤征伐十一次,无敌于天下。征伐东夷,西戎抱怨;征伐南蛮,北狄抱怨。天下民众都说:‘为何不先征伐吾国恶君?’天下民众盼望商汤征伐本国恶君,如同大旱之后盼望下雨。因为除了商汤,天下之君全都不行王政。如今宋君偃推行王政,四海之内无不举首盼望,希望宋君偃成为本国之君。齐、楚尽管强大,宋君偃何必惧怕?”

孟轲到达商丘,晋见宋君偃:“君侯治国十年,推行王政,宋民无不收其放心,竞趋仁义忠孝。孔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君侯既然推行王政,宜于正名为王,以羞僭窃王号、奉行霸道的楚、齐、魏之君。”

宋君偃大悦,问策群臣。

唐鞅赞成:“孟轲先生是天下大儒,如今离齐仕宋,足证主公推行仁政,天下归心。主公称王以后,就能名正言顺征伐天下不仁不义之国!”

戴盈反对:“宋国弱小,主公一旦称王,必将招来早已称王的楚、齐、魏三强征伐!”

宋君偃大怒,罢免戴盈,改命唐鞅为相国,礼聘孟轲为客卿。立刻称王,成为齐威王、魏惠王之后第三个叛周称王的战国诸侯,史称宋康王。

魏惠王尽失河西,又割河东,如今自身难保,听凭宋君偃称王。

齐威王、楚怀王不能容忍弱宋竟敢称王,立刻伐宋。

宋康王大惊,只好割地求和,假装取消王号。

齐、楚退兵。

庄子四十二岁,宋君偃叛周称王。

蔺且问:“宋君偃称王,遭到齐、楚共伐,立刻取消王号,如此胡闹,岂非儿戏?”

庄子说:“宋君偃不自量力,逞强招伐!唐鞅乃是奸佞小人,为了谋取一己富贵,无视宋民安危,逢迎君主好恶,因而拜相。戴盈乃是贤人君子,不愿逢迎君主好恶,因而罢相。如今宋君偃假装取消王号,只能欺骗齐、楚一时。宋国必将卷入诸侯乱战,国无宁日,生灵涂炭。”

蔺且问:“戴盈罢相,立刻众叛亲离,被人斥为奸佞小人。唐鞅拜相,立刻士民趋附,被人誉为贤人君子。夫子的评价,为何与世人相反?”

庄子说:“如今各国废除世卿世禄,贪图富贵、缺乏操守的士人,不用于母邦,即用于异邦,游仕天下,布衣卿相。当今诸侯多为否君,当今卿相多为痞士。否君痞士无不自居顺道济世的贤人君子,其实却是悖道乱世的奸佞小人。世人仅知贤人君子有利天下,不知奸佞小人必定冒充贤人君子而祸害天下。”

蔺且问:“如何才能避免冒充贤人君子的奸佞小人祸害天下?”

庄子说:“只有顺应天道,狂热有为的乱世,才能变成清静无为的治世。此即《老子》所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