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与战国时代:三白圭使宋戴驩亲楚

庄子与战国时代:三白圭使宋戴驩亲楚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戴驩原已准备派遣公孙颀使魏,实施白圭之策。戴驩听从其言,命其不再使魏,转而使楚。楚肃王喜出望外,尽从其请,遣使至宋,祝贺宋太后寿辰,赞扬宋桓公大孝。从此以后,戴驩每年都以宋桓公名义,为太后寿辰举行盛大庆典,强化宋桓公的孝子形象。宋桓公的大孝之名,播于天下。田侯和为了显示开国气象,刻意礼贤下士,收揽人心。子綦只好接见田和,但是拒绝担任国师。子綦移居蒙邑不久,得知田和死讯。

庄子与战国时代:三白圭使宋戴驩亲楚

前379年,岁在壬寅。庄前十年。宋桓侯二年。

周安王二十三年。秦献公六年。楚肃王二年。魏武侯十七年(晋桓公十年)。韩文侯八年。赵敬侯八年。田齐太公二十二年(卒。姜齐康公二十二年)。燕简公三十七年。鲁恭公四年。卫声公四年。郑君乙十七年。越王翳三十三年(迁都吴邑)。中山桓公二十四年。

去年魏武侯邀约韩文侯、赵敬侯共同伐齐,韩文侯从命,赵敬侯抗命。

今年赵敬侯伐魏,攻取了黄邑(今河南内黄)。

魏武侯大怒,问策白圭:“先君在位之时,韩、赵听命。寡人即位以来,韩文侯听命,赵敬侯抗命。长此以往,寡人难以称霸中原,遑论争霸天下。”

白圭说:“春秋中期,晋文公(前636—前628在位)以后,中原晋国最强,四裔楚国最强,晋、楚争霸天下两百余年。宋国处于晋、楚之间,一向亲晋,多次主持晋、楚弭兵大会。三家分晋以来,中原变成魏国最强,四裔仍是楚国最强,于是变成魏、楚争霸天下。宋国处于魏、楚之间,一向亲魏。如今赵敬侯不奉主公为三晋盟主,去年田和封侯以后,又与主公争霸中原。主公不如与宋结盟,让宋国牵制北面的赵国、东面的田齐、南面的楚国。我愿使宋,劝说宋相戴驩延续春秋传统,重新与魏结盟。”

魏武侯听从其言,命其使宋。

白圭从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来到宋都商丘,拜见戴驩:“宋桓公一旦成年,就会亲政,相国必将归政。如今宋桓公年少,渴望名誉,相国不如请求魏武侯遣使至宋,赞扬宋桓公事母至孝。太后就会长期摄政,相国就能长期执政。”

戴驩闻言心动,重赏白圭。

白圭归魏复命。

魏武侯大喜,然而等了很久,宋使没来。

戴驩原已准备派遣公孙颀使魏,实施白圭之策。

公孙颀谏阻:“正用白圭之策,必将收效甚微。唯有反用其策,才能收效甚巨。”

戴驩不解:“如何反用其策?”

公孙颀说:“当年晋、楚争霸,晋强而楚弱,宋国才会亲晋。三家分晋以后,魏国最强,所以魏、楚继续争霸,但是魏国仅有三分之一晋地,已经变成楚强而魏弱,宋国应该转而亲楚。何况宋国亲魏已久,假如正用白圭之策,继续亲魏,仅是锦上添花,魏武侯必将视为当然,不会全力支持相国。唯有反用白圭之策,转而亲楚,才是雪中送炭,楚肃王必将全力支持相国。”

戴驩听从其言,命其不再使魏,转而使楚。

公孙颀使楚。

楚肃王喜出望外,尽从其请,遣使至宋,祝贺宋太后寿辰,赞扬宋桓公大孝。

太后大悦,不再亲理朝政,听凭戴驩专权。

从此以后,戴驩每年都以宋桓公名义,为太后寿辰举行盛大庆典,强化宋桓公的孝子形象。楚肃王也年年遣使,祝贺宋太后寿辰,赞扬宋桓公大孝,巩固楚、宋联盟。

宋桓公的大孝之名,播于天下。为名所劫,事母愈恭。

田侯和为了显示开国气象,刻意礼贤下士,收揽人心。

田齐群臣进言:“《周易》有言:‘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主公受封开国,应该重用君子,不能重用小人。”

田侯和于是亲往泰山,拜见老聃之徒子綦,重金聘为国师。

齐人子綦,不满田齐取代姜齐,隐居泰山多年,拒见田和。(www.xing528.com)

田侯和执礼愈恭,坚请一见。

子綦只好接见田和,但是拒绝担任国师。

田侯和不悦,回到临淄,群臣三次祝贺。

田侯和大怒:“寡人亲自礼聘子綦,竟然遭到拒绝,你们为何三次祝贺?”

群臣说:“主公去年得到周王册封,乃是凭借外在的国力;主公今年得到子綦接见,乃是凭借内在的贤德。赢得周王之心,仅有封赏;赢得民众之心,可有天下。子綦是名闻天下的老聃之徒,一向拒见任何诸侯。主公是得到子綦接见的唯一诸侯,必为天下唯一贤君,可喜可贺!”

田侯和转怒为喜,自居天下唯一贤君,欲与魏、楚争霸天下,首先南伐越国。

齐国地处山东半岛,东临大海,西邻鲁国,北隔渤海与燕相望,南为九夷吴越之地。当年周武王把助周灭商的第一功臣姜太公分封于齐,又把周室嫡系周公、召公分封于鲁、燕,正是为了利用地理限制,预防齐国坐大。春秋中期,周室衰弱,齐桓公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张尊王攘夷,而不开疆拓土,既是因为周礼尚未彻底崩坏,也是因为齐国地理天然受限。晋文公继起,成为春秋第二霸,晋国处于中原,地理不受限制,于是四面拓土,伐灭众多诸侯,结果疆土太大,尾大不掉,六卿瓜分六军,晋室衰弱。魏氏、韩氏、赵氏伐灭范氏、中行氏、知氏,三家分晋。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继起称霸,无不大力拓土。

当年越王勾践(前496—前464在位)北灭吴国(前473),顺势北进,把越都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北迁琅玡(今山东胶南,前468),进霸中原。经过越王鹿郢(前464—前459在位)、不寿(前458—前449在位)、朱句(前448—前412在位)三世,越国渐弱,田齐渐强。

如今田侯和开国图霸,无法向东拓土,不便向西、向北拓土,于是南伐越国。

越王翳畏惧田齐,立刻把越都南迁吴邑(今江苏苏州)。

田侯和离去以后,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

弟子颜成子游问:“夫子为何异于往常,形骸如同槁木,德心如同死灰?”

子綦说:“我必事先外荡真德,田和才会知道我;我必事先卖弄有道,田和才会收买我。如果我不外荡真德,田和怎能知道我?如果我不卖弄有道,田和怎会收买我?唉!我悲哀于自丧真德的人,我又悲哀于悲哀他人的人,我又悲哀于悲哀他人之悲哀的人。今后我将更加远离庙堂,所以形骸如同槁木,德心如同死灰。”

庄周生前十年,子綦为了避免再受田侯和撄扰,离开齐地泰山,移居宋国蒙邑,住在南门,与曹氏旅店为邻,与庄全的院落隔街相望。又在南门之外买地百亩,开垦园圃。

蒙邑人不知园主姓名,仅知是齐人,于是称为齐园。

齐园不种别物,专种漆树。齐、漆音近,蒙邑人又称齐园为漆园。

子綦的漆园,与庄全的荆园相邻,但是大了三倍。因为子綦一家人口众多,除了弟子颜成子游,还有八个儿子。

庄全在荆园劳作,很少见到子綦,时常见到子綦的子弟出入漆园,种植漆树,割取漆液。

蒙邑人也很少见到子綦,因其住在南门,称为南郭子綦。

田侯和去年封侯代齐,今年伐越拓地,正在志得意满,突然死去。在位二十二年(前401—前379),前二十年是姜齐之相,后二年是田齐之君。

太子田剡继位,即田侯剡。

子綦移居蒙邑不久,得知田和死讯。

子游问:“田和已死,夫子是否打算返齐?”

子綦说:“田和虽死,田氏篡齐已成定局。我已不想返齐,唯愿终老于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