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澄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重要原则

澄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重要原则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澄怀是澄清胸怀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做到虚静、坐忘。它们之间相互依存、有主有次,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协调的整体。这些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在人工建造园林中成为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澄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重要原则

我国的山水画是对所游历山水的形象描述和再现,古代的一些著名的山水画家积累了不少自然审美思想,如南朝的山水画家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一文中提出了“澄怀味像”的自然审美观;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出了“有序协调”的山水审美思想;北宋画家韩纯全的山水是动静结合的审美观点等等。

宗炳的“澄怀味像说”是他的自然审美观。所谓澄怀是澄清胸怀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做到虚静、坐忘。而宗炳所说的“贤者澄怀味像”所说的贤者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贤者通过游览观赏山水,应达到心灵被净化后的愉悦。所以,这儿所指的“澄怀”是审美应达到的目的;味像是指人们在欣赏山水时,要通过想象、联想和思维等,超越山水形体的局限,去品味包含在山水中的内在情趣。这里特别强调品味,强调游人自身的主体意识的参与,强调把握山水的意象美。这也告诉我们,游人在欣赏自然山水时应注重精神上的愉悦、情趣和精神状态。(www.xing528.com)

郭熙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有影响的山水画家,他的《早春图》《关山春雪图》,代表了当时北宋画院的水平。他通过了对不同季节气候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山水林泉的优美,将北派山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其论著《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对如何欣赏自然山水、构筑山水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山水风景总是有主有从、主从之间互相陪衬、互相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无林木则不生,无远近则浅,无平远则近,无高远则下。”在这里,郭熙把自然山水拟人化,指出构成自然山水的诸要素中主要是山、水、树木,又指出了山、水、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就如同人的骨架、血脉和毛发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有主有次,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协调的整体。这些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在人工建造园林中成为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