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诗词中的山水风物,为景点增色添彩,光耀古今

中国旅游文化:诗词中的山水风物,为景点增色添彩,光耀古今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词中的山水诗、花鸟诗、怀古诗、风物诗几乎都和旅游有关。孟浩然和王维堪称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的诗对后来的山水诗词影响久远,而他为景点写的诗,为景点增色添彩,光耀古今,誉播遐迩。苏轼是豪放派词宗,他的诗、词、文、赋无一不佳,其中不少都是歌颂山水的华章。南宋词人辛弃疾把国破之痛和报国无门而痛苦的感情熔铸于对祖国雄伟江山的歌颂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怀,意境雄奇阔大。

中国旅游文化:诗词中的山水风物,为景点增色添彩,光耀古今

诗词中的山水诗、花鸟诗、怀古诗、风物诗几乎都和旅游有关。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盛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佳山秀水得到了开发,住宅园林如雨后春笋,既为诗人提供了创作题材,也使他们在其中安闲适宜,于是他们拈毫挥翰,写就歌颂壮丽秀美河山的华章孟浩然王维堪称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孟浩然曾漫游秦中、吴越,如《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晚泊浔阳望庐山》等,他是很善于描摹山水美景的,而且在写景中融进自己的感情。如《江上思归》:“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王维善于写山水,那是清幽的景,悠闲的景,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但他写景的边塞诗却是雄浑壮阔,如《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李白是个大家,他的山水诗很多,尤其是七古和七绝已成为景点绝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能以独特的视角,大胆的夸张,惊人的想象,写出奇情壮美的山水诗,如《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峻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他的诗对后来的山水诗词影响久远,而他为景点写的诗,为景点增色添彩,光耀古今,誉播遐迩。

杜甫亦是写景大家,他的山水诗名句已成妇孺皆知的诗篇,“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夔州歌十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尤其是《望岳三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www.xing528.com)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写出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巍峨高大,神奇秀丽,有勇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成为泰山的标志。

唐代善写山水者实在不胜枚举,刘禹锡的《石头城》《望洞庭》,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杜牧的《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李商隐的《乐游原》,张继的《枫桥夜泊》等,诗人当时以血泪凝结的诗章已为这些景点奠定了高品位的基调,成为美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宋代词进入繁盛阶段,北宋前期的百年承平,城市繁华养成了统治者娱宾遣兴,歌舞升平作风。南宋时尽管山河残破,但统治者奢靡之风不减,其间既有文人雅士以高度艺术技巧,清新明丽的词句描写山水,也有胸怀政治抱负的文人借辞章描写山川的阔大雄浑,以寄托自己的报国之志。

范仲淹的《渔家傲》描绘了自然景观边塞景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欧阳修的《朝中措》描绘的则是都市园林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盅。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柳永的《望海潮》精细描摹钱塘佳丽景色,浮华民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苏轼是豪放派词宗,他的诗、词、文、赋无一不佳,其中不少都是歌颂山水的华章。他是追寻江山风月,探索人生哲理,抒发报国情怀的。《南歌子》写的是杭州山水,他惊叹,“余杭自是山水窟”,在他的笔下杭州不仅是游赏地、栖身所,而且是摆脱烦恼的精神逋薮:“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歌,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他的弟子秦观则是婉约派词宗,比起老师他善写凄迷景色,表达感伤情怀,如《踏莎行》写的郴州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南宋词人辛弃疾把国破之痛和报国无门而痛苦的感情熔铸于对祖国雄伟江山的歌颂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怀,意境雄奇阔大。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抆英雄泪?

姜夔是善于记游的,可惜他的笔下记录的并非佳山秀水,而是金人几度南侵在江淮间留下的残败景象,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