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凤鸣山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成果

重庆凤鸣山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成果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因此,认知性冲突蕴含着积极的意义,然而,这种情况不会总是发生,它需要教师设计和编排组内成员,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情感性冲突不具有正向意义,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避免的冲突形式。触发情感性冲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个人的讨论技巧、小组合作学习者之间的任务分配与配合、教师的奖励方式等均可能引发情感性冲突。

重庆凤鸣山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成果

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基础、涉猎领域、感知和思维方式等个体的固有因素,以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合作技巧、途径与步骤等认识上的差异,使小组合作学习遭遇认知性冲突。认知性冲突是课堂中蕴含着建设性的冲突,经过合作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受到冲击,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为解决认知矛盾,小组成员需要查阅资料、请教教师,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再次碰撞观点,从而在知识的认知上得到提升。Cazden等发现,“在课堂里的建设性冲突,提高了某人观点正确性的不确定性,促使团队成员去重新思考他们最初的观点,强化了对更多信息的好奇心,可以增强内在的、持续的动机,提高观点采择能力和积极的人际沟通能力,学生因此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8]因此,认知性冲突蕴含着积极的意义,然而,这种情况不会总是发生,它需要教师设计和编排组内成员,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因为在长期的磨合和较量过程中,组内学生在遇到认知冲突时,会倾向于组内知识权威者的意见,而不愿意再花费时间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而直接将学习优秀者的答案作为自己与小组的集体意见。一旦小组内成员的地位、角色固化,形成成员默认的规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重复扮演某些角色,就会形成优等生的“学霸现象”、中等生的“打酱油现象”和学困生的“边缘人现象”。

情感性冲突是不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冲突,而是来自人际关系上的冲突,由人与人之间相互抵触引起的情感反应所产生的冲突,伴随着不和、吵骂、猜疑等破坏合作关系的情绪与行为。情感性冲突不具有正向意义,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避免的冲突形式。触发情感性冲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个人的讨论技巧、小组合作学习者之间的任务分配与配合、教师的奖励方式等均可能引发情感性冲突。情感性冲突将对问题的争论转化为人身攻击,赢得自己观点的胜利重于共同目标的实现,负面情感充斥于小组成员交往中。情感性冲突实则是关系冲突,小组内的学生缺乏面对地处理异己意见的能力,没有掌握沟通和合作的技巧,无法化解在合作学习中的对立和敌意。情感性冲突具有一定的破坏力,它不利于小组形成合作的氛围,破坏组内合作关系,阻碍学习活动的进展,耗损学生的时间和精力。(www.xing528.com)

程序性冲突发生在小组成员的讨论过程中,有小组成员打断他人陈述,而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产生小组讨论的停滞现象。程序性冲突的引发者不是因为个人情绪上的对抗,也非认知意见的差异,而是破坏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是技术层面的冲突。信息分享与合作机制不确定、学生未认同和执行合作学习规则均是造成程序性冲突的原因。这种冲突使小组合作的秩序混乱,分享、交流、讨论的学习活动变成了无序的争吵和声音的较量。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接收到完整的信息,或者陈述者的信息被误解,出现了“自说自话”的局面。这从根本上讲,已经偏离了合作的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