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衰退的虚与实:平成时代危机治理机制

日本衰退的虚与实:平成时代危机治理机制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应对雪灾、地震、火山喷发、暴雨以及核泄漏等各类灾害过程中,日本危机应对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在完善危机治理机制同时,日本政府也注重提升自身的危机应对能力和效率。第六,“3·11”大地震检验并进一步完善了危机应对机制。

日本衰退的虚与实:平成时代危机治理机制

每一次灾难都成为日本危机治理体制演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战之后,从南海地震到伊势台风,以及造成严重损害的阪神地震、“3·11”大地震等,都成为日本灾害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的重要构成,正是在付出极高代价之后,日本建立起最先进的危机应对机制。

第一,南海地震拉开危机应对机制序幕。1946年12月,和歌山县爆发里氏8级南海地震,灾害造成1443名民众遇难、3万间房屋倒塌。但以此为契机,日本于1947、1949年相继通过《灾害救助法》和《水防法》,着手构建灾害应急体系。1948年6月,日本海一侧的福井县又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3769人遇难、4万间房屋被毁。地震导致平原地带房屋大量受损,损坏率超过60%。此次地震之后,日本政府高度关注建筑抗震问题,1950年颁布《建筑基准法》,对各类建筑首次提出抗震安全标准,还对各地规划也提出设计要求。

第二,伊势台风使日本危机应对机制初具雏形。1959年9月,一场名为Vera的超强台风袭击日本中部伊势湾地区,每秒75米的巨大风力使和歌山、奈良、三重和岐阜等四县严重受灾。灾害共造成5000人丧生、15万间房屋被毁、受灾人数超过150万,中部最大城市名古屋市区面积1/3被水浸泡。灾害之后,日本政府颁布三部法律:1960年《治山治水紧急措施法》、1961年《灾害对策基本法》、1962年《重大灾害特别财政援助法》。政府还把9月1日规定为全国防灾日,作为普及防灾意识、表彰防灾人士、举办防灾训练活动的重要节日。更重要的是,1962年日本设立了中央防灾会议定位为全国救灾的最高领导机构。首相要亲自担任该会议议长,作为内阁府最重要政策会议之一。[34]1963年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推出《防灾基本计划》,这份综合性、长期性防灾计划,对灾害预防、应对及复兴等作了具体规定。

第三,每次重大灾害都成为完善危机应对机制的重要节点。在应对雪灾、地震、火山喷发、暴雨以及核泄漏等各类灾害过程中,日本危机应对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以1961年日本海沿岸普降暴雪为例,日本政府1962年颁布了《暴雪地区对策特别措施法》;1964年新潟县里氏7.5级地震为依据,1966年日本颁布实施《地震保险法》,首次推出地震险种,确保受灾者生活稳定、减少灾害损失,政府对地震保险承担了再保险义务。(www.xing528.com)

第四,阪神大地震是日本危机应对机制的里程碑。1995年阪神地震是日本首次遭遇城市直下型地震,里氏7.3级地震共造成6437人遇难、69万栋建筑物受损,经济损失超10万亿日元。此次灾难对日本既有灾害危机应对机制提出严峻挑战,通信网络被震毁曾令日本政府一度不能掌握地震实时状况。地震发生6小时后,日本国土厅才成立“对策本部”,三天之后,由首相牵头的国家级对策本部才得以建立。这种应对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为此,日本彻底修改《防灾基本计划》,明确了责任主体——中央、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及居民等责任;扩大了防灾内容——建立广域支援体制、设置现场对策本部、兴建避难场所、接受海外援助、改善志愿者条件、支持弱势群体、实施建筑抗震等;梳理出危机应对三步骤——预防、应急和灾后重建及其具体对策。同时,还制定或修改7部相关法律:1995年出台《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关于促进建筑物抗震改装法》,修改《灾害对策基本法》和《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96年颁布《特定非常灾害受害者权益保护特别措施法》;1997年出台《关于促进密集市区的防灾街区整备法》;1998年推出《受灾者生活重建支持法》。

第五,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创设内阁府提升危机应对能力与效率。在完善危机治理机制同时,日本政府也注重提升自身的危机应对能力和效率。2001年,为有效协调各省厅之间在应对危机时的跨部门合作、强化执行力,日本政府设立了内阁府机构。该机构由首相直辖,成员包括内阁官房长官、特命担当大臣及副大臣、大臣事务官等。内阁府不仅成为日本危机应对机制的中枢机构,也是打破各省厅条条分割、贯彻中央政府决策的核心组织,还成为日本国家课题决策中心。

第六,“3·11”大地震检验并进一步完善了危机应对机制。2011年在日本东北地区爆发的里氏9级强震,给日本带来一场复合型灾难——地震、海啸和核泄漏,总计造成1.8万人遇难或失踪、近40万房屋被毁,经济损失达16万亿日元。日本政府虽然在核事故处理上反应乏力,但整体危机应对显得迅速、救助及时、处理高效。一是预警机制生效,日本气象厅在大地震爆发后2分钟内连续播报15次警报通知;二是组织机制反应迅速:地震4分钟后,内阁成立灾害对策中心,防卫省设置灾害对策本部,28分钟后,成立由首相任本部长的紧急灾害对策本部[35];三是救灾行动及时实施,震后仅11分钟,海上自卫队便出动UH-60J直升机开始救援;四是救助机制迅速启动,12日夜,内阁会议通过启动《重大灾害特别财政援助法》《特定非常灾害特别措施法》,认定青森、岩手、宫城、福岛等8个灾区适用《灾害救助法》;22日认定除东京外7个地区适用《受灾者生活重建支援法》;五是救灾快捷高效,截至5月17日,救援队总计营救出26708人;[36]六是危机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颁布修改4部法律——2011年颁布《关于海啸对策推进法》《关于创建海啸防灾区域法》;2012年修改《灾害对策基本法》、颁布《原子力规制委员会设置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