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无之争:从哲学到原子模型

有无之争:从哲学到原子模型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种观点叫作“原子论”,其中蕴含了这么一种意味:宇宙中不但存在“有”(物质),还存在分隔物质的“无”。遗憾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而他比留基伯更有人气。没有虚空,就等于否认了离散的颗粒,因为不存在分隔它们的空间,使它们无法独立存在。这种拥有1400年历史的信仰与现代原子模型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后者认为原子可以用能量和力来表述,而且几乎是无限小的。

有无之争:从哲学到原子模型

说起宇宙中的物质构成,不外乎两种可行的思路,古希腊人也都想到了:物质要么连续不断、充盈宇宙,要么就是由散布于空间中的粒子构成的。第二种观点叫作“原子论”,其中蕴含了这么一种意味:宇宙中不但存在“有”(物质),还存在分隔物质的“无”(空间或虚空)。纵观历史,“虚无空间”这个概念可着实让思想家们头疼。

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生卒年不详)及其弟子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诠释了公元前5世纪的原子论。留基伯提出,广袤虚空中存在着小到看不见的物质颗粒,他称之为“不可分割物”(atomos),也就是今天英文中“atom”(原子)这个词的来源。尽管这些早期“原子”跟现在说的不太一样,倒也不失相似之处。留基伯认为,所有原子都是实心的(也就是内部没有空隙,这与现代原子理论相悖),并且不可分割(而我们现在知道,存在亚原子粒子);所有原子都由相同的基本材料构成(现代理论中,各类原子确实是由相同的、可相互替代的电子、中子和质子构成);各种原子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元素的原子确实大小各异);我们所能见到的天地万物统统是原子组合出来的,而各类物质的性质就取决于构成它们的原子。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想法得以广泛流传,那么化学的历史该是多么不同。在公元前5世纪,留基伯提出了一种绝对的虚空——请注意,不是指弥漫着空气的空间,而是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包括空气在内。遗憾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而他比留基伯更有人气。

没有虚空,就等于否认了离散的颗粒,因为不存在分隔它们的空间,使它们无法独立存在。否认虚空,就等于承认宇宙是连续不断的一整块东西。

于是大错就此铸成:原子论和虚空概念被丢进思想的垃圾箱,埋没了整整2000年。(www.xing528.com)

接受了“原子”概念的古希腊人,将柏拉图原来提出的四种固体颗粒分别赋予了一种元素。土的原子是六面体,水的原子是圆润的二十面体,火的原子是尖锐的四面体,气的原子是八面体。当十二面体这种新的多面体被发现后,就被分配给了“以太”

作为能量的原子

印度教佛教都有其各自的原子说。公元7世纪,一种原子论在印度佛教中盛行,由哲人、僧人法称(达玛诘)秉持,认为原子为点,由能量组成,没有物质形态。物理形体是由这种能量创造出来的,是能量采取了量的形式。这种拥有1400年历史的信仰与现代原子模型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后者认为原子可以用能量和力来表述,而且几乎是无限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