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聆听世界:揭秘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能量

聆听世界:揭秘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能量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文学艺术的影响中国文学艺术博大精深,追求意境美,它对钢琴创作、钢琴演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牧童短笛》为例,就体现出中国画与钢琴音乐创作之间的影响与联系,以牧童吹笛为艺术形象,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流露出中国画的艺术精髓,表达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

聆听世界:揭秘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能量

(一)文学艺术的影响

中国文学艺术博大精深,追求意境美,它对钢琴创作、钢琴演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萧友梅自幼学古文,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史知识。1923年,他的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就是通过对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的结构做详细的分析,并仔细研究原作当中各段音乐的特点,结合钢琴音乐的创作技巧,充分发挥想象,继而进行创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根据古典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也能够看出古典文学对音乐的深刻影响。

(二)书画的影响

书法可谓中国古典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中线条美十分活跃,而且是基础,章法和布局有特殊的地位,是重要的形式美,可以说书法艺术展现于音乐之中。汪立三《他山集》中的《书法与琴韵》,就以“书法”为序曲,运用古琴并结合书法。

此外,中国画重视构思,讲求艺术形象的统一,往往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限制,依照创作法则和主观感受,构造时空境界。以《牧童短笛》为例,就体现出中国画与钢琴音乐创作之间的影响与联系,以牧童吹笛为艺术形象,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流露出中国画的艺术精髓,表达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钢琴曲《平湖秋月》空灵、立体,可以发现乐曲中存在的大量装饰性旋律,画面充满东方图画,旋律、织体交错行进,细腻丰富。

(三)传统歌舞的影响

我国民歌体裁多样、形式丰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的创作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反映本民族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正因如此,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很多从民歌选材并移植而来的曲调,都带有浓厚的民族化特征。如《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兰花花”变奏曲》《花鼓》等都是如此。

此外,中国少数民族都有能歌善舞的美名,已经形成独特的歌舞习俗,积累了丰富的歌舞形式,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音乐以鲜明的节奏和民族特色的旋律,在钢琴创作中赋予音乐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花灯》就与云南民歌相结合,描绘出节日欢腾的场面。(www.xing528.com)

(四)曲艺的影响

我国的戏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京剧还被誉称为“国粹”,戏曲音乐形式多样,唱腔丰富,不同地方的语言显示出不同剧种所特有的音乐风格。

我国民族乐器可分为吹奏、弹拨、拉弦、打击四大类。其中,吹奏乐器音色丰富。在创作过程中,很多钢琴作品利用钢琴模仿吹奏乐器,如赵晓生的《冀北笛音》、王建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子的音响创作,就是模仿吹奏乐器。此外,王建中的《百鸟朝凤》、蒋祖馨《庙会》组曲中的《笙舞》、赵晓生的《苗岭笙舞》等,也用到喷呐和笙等吹奏乐器。

弹拨乐器大多音色明亮、清脆,节奏性强,余音短促,需滚奏或轮奏长音。它们力度变化不大,音量较弱,穿透力较强,能够表现出铿锵有力、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如《钢琴交响狂想曲》,就是借助琵琶的演奏手法,表现烽火四起的战场景象。

弦乐器表现力丰富,演奏技巧高超,音色优美,艺术水平很高,适合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我们以《平湖秋月》为例,看其展现出的清冷、高洁的音色,勾勒出秋夜美景、皎洁明月的飘逸画卷。

打击乐器不仅能独立演奏,还能起到伴奏和加重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它们在乐队中常使用,表现不同的音乐场面,如《婚礼场面舞》就用钢琴双手齐奏出和弦,模仿我国北方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