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积极参与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积极参与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享有选择和创造的自由,要克服过去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容易出现的单纯灌输或包办代替的现象,使他们在学习上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只有对班上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认知方式等有所了解,才能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启迪,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使他们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积极参与

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把学生看作教学中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他们的个性才有机会得到体现和发展。

所谓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一种能动表现。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享有选择和创造的自由,要克服过去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容易出现的单纯灌输或包办代替的现象,使他们在学习上有充分的自主性。一般来说,这种学习上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吸收和处理上。学生的学习总是受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及价值观所推动和支配,因此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具有自觉性和选择性。但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主要不是由学生自己决定而是由社会通过所编写的教材来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能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再一次加工,使它们成为学生愿意选择的学习内容。怎样才能使学生对需要他们学习的内容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我想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带有规范性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爱好,从而主动去吸收和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和编排。(www.xing528.com)

其次,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学生总是要受他们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以及情意性格特征的制约,因而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表现出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何使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这种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同样少不了教师对他们的启迪和引导。而这又取决于教师对所教学生的熟悉和了解。教师只有对班上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认知方式等有所了解,才能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启迪,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使他们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