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做事效率,班主任教育智慧

提高做事效率,班主任教育智慧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懂得珍惜,时间便如黄金般宝贵;不懂得珍惜,时间便如流水般无情。十五分钟后,当堂检测,效果往往比较好。时间到,老师先点评同学们的做题情况,再评讲答案。因此,在做课内外灵活性的阅读理解训练时,必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方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如果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人们就会努力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在开学初,注意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效果会更好。

提高做事效率,班主任教育智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这样感叹时光的流逝。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一直向前。懂得珍惜,时间便如黄金般宝贵;不懂得珍惜,时间便如流水般无情。对课堂学习而言,同样如此。

为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学习效率,我一直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在许多学习任务布置后,我都会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规定时间去完成。这样,学生们在完成任务时,就会铆足了劲儿,集中精神,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甚至争先恐后地比拼学习。

背书需要规定时间。

学习文言文《伤仲永》时,课文有几个重点句子,要求能准确无误地翻译,必须熟练掌握。于是,我们先一句一句地学习。同学们每翻译完一句,老师确定好准确意思后,给一分钟时间,全班开始背记。谁先背完,谁先举手示意一下。结果不到一分钟,甚至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了。于是,我拍掌示意全班安静,请最先举手的前三名同学依次起来背给全班听。每次站起来的同学都背得很好。自己举手的,回答起来当然就有自信。我自然也会给予简单有力的肯定与鼓励。在这样简单的背书任务里,学习一般的同学往往举手最踊跃,也最能得到锻炼。当然,一句一句地背,只是为后来合背打基础。新课学习完了,这几个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合起来背记了。此时,给十五分钟的时间,全班自由学习,各记各的。十五分钟后,当堂检测,效果往往比较好。

除了文言文,古诗、名著、生字词等语文基础知识都离不开背诵。背书时,若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没有创设一个比拼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往往会浪费时间。也许五分钟能背完的一首诗,有的同学可能一节课也背不到。因此,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背书,全班的课堂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做题也需要规定时间。

课内精彩片段的阅读理解题目与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目,是学生们经常会做到的。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其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是相通的。只不过课内的文章学习过,相对来说,比课外的文章熟悉些,容易理解些。通常在做一篇课外文章的阅读训练时,我会给全班15~2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要求一题不空,全部做好。此时,学生们都会集中精力阅读文章,认真答题,每道题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时间到,老师先点评同学们的做题情况,再评讲答案。每个人根据老师的要求,结合评讲的答案,给自己做的题目批改好,并打出分数,以掌握自己做题的准确率。关于课外文章的阅读训练,我们一般采用十分制,六分及格,八分优秀。老师评讲完毕,学生也批改完毕,最后老师再调查答题情况。先请及格的同学举手,再请优秀的同学举手,数一数人数,就知道每篇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全班的学习情况。做得好的同学自然都是很高兴地举手。对于未举手的同学,老师给予鼓励,并提出要求,争取下次进步。

做题时,给全班规定时间,同学们就会有一种紧迫感,赶快去认真地完成,写好属于自己的答案。课外阅读题本身就很灵活,往往没有固定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若没有答题的时间限制,则会有部分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迟迟不肯下笔,写不出属于自己的答案,只会在犹豫中浪费宝贵的时间。因此,在做课内外灵活性的阅读理解训练时,必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方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写作更需要规定时间。

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写作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看着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有的同学苦思冥想,也不知如何下笔,总是犹豫不决;有的同学东查西找,总想翻阅资料,借鉴优秀作文的写法;还有的同学东张西望,总想看看旁边的同学是怎么写的。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同样需要限定写作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个人的潜力才容易被激发出来。(www.xing528.com)

想想每次语文大型考试,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学生们既要做基础知识,又要写好作文,最后不都能按时完成么?可见,写完一篇作文,给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了。记得刚走上讲台,第一次布置写作文的任务时,我考虑到作文不好写,就给了学生们一周的时间。结果一周后,收上来的作文并不理想,有的还未完成,有的敷衍了事。后来,每次写作训练时,我就只给一节课的时间,当堂完成。老师首先布置写作题目,简单提示,明确要求后,全班开始写作。写作时,要求必须严格。全班保持安静,不得东张西望,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查阅资料,只能开动大脑,认真思考。比一比,看谁才思敏捷,写得又快又好,符合本次写作训练的要求。因为任何小动作都只会让时间白花花地流逝,不利于集中精力、构思写作。通常经过这样的训练,第一个完成作文的同学只需十五至二十分钟的时间,而且写得快的同学,往往作文质量也高。一节课结束了,铃声响起,谁写完了谁上交,没写完的继续写,直至完成。所以,写作训练课,我一般是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放学后,谁写完作文,谁先走。这样每个人都有紧迫感,会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每一届学生初学写作时,尚有个别人下课后还要留一会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班基本都能当堂完成作文,不拖堂。有时,老师还会当堂面批面改,学生排队等候。一节课下来,学生写完作文,老师改完作文,个性问题也得到指正,效率很高。当然,每次写完作文后,我们还会再上一堂作文评讲与修改课,以巩固学习成果。

学习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同样一个学习任务,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人们往往会产生懒散、畏难等心理,做得很不理想。但如果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人们就会努力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每个学期,孩子们都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去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就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里,不断地往前推进。在每一节课里,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当堂的任务当堂完成,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平时,善于做自己时间的主人,方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除了教学,管理也需要培养学生们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在开学初,注意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效果会更好。

例如,全班调换位置需要培养时间观念。

周末最后一节晚自习下课后,全班各个小组之间要调位置了。我先讲明,第一个小组坐到最后一个小组去,其余每个小组依次向上一个小组移动。那时,我班各小组是“圆桌式”坐法,对子面对面坐着。每次换位置,小组均整体移动。我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看看怎样才能让全班换得最快。有几个同学说,第一组先移到教室外面,其余组再依次向前移动,最后第一组再挪进教室到原来最后一组的位置上。这是最佳方案。讨论过后,大家明确了该如何挪位置,全班开始行动。我计算了一下时间,只用了不到三分钟,全班已经坐好。以后,每次挪位置,班长就按照这个办法来做,非常省时省力。

再例如,全班大扫除更需要培养时间观念。

还有一次,按照学校安排,我班打扫六楼的阶梯教室。学校大扫除之前,我喊来劳动委员,让他安排好全班每个人的任务,以节约劳动时间。中午,劳动委员根据阶梯教室的实际情况,认真安排了每个人的劳动任务。打水、拖地、扫地、擦桌椅、擦窗子、擦黑板、擦多媒体讲台等等,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安排有人员负责。本班教室和阶梯教室,打扫人员都安排得很合理。下午,大扫除时间到了。我来到教室里,听劳动委员宣布好每个同学的任务后,大家开始行动。结果,同学们只用了十五分钟,就打扫完了。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就这样,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任务,抓紧时间完成,班集体的办事效率就高。其间,还有先打扫完卫生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去完成任务的。活动中,也体现了同学们团结友爱的美好品德。以后,每次大扫除,劳动委员就这样来指挥同学们干活,效果非常好。

由此可见,凡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养成了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就会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好习惯就要一开始进行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