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有根的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与学生建立尊重关系

做有根的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与学生建立尊重关系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跟学生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人”,在尊重学生生命的同时,也必须尊重教师的生命。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力的提升、美好人格的形成要靠教师丰富的经验、学识与智慧做支撑。所以,让我们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师,而不是“偷走学生兴趣的教师”,成为家长和学生择师时被选择的人,而不是被拒绝的人;成为被学生“喜欢、尊重”的人,而不是学生惧怕和远离的人。

做有根的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与学生建立尊重关系

课间,在校园里偶尔碰到我去年教过的一个学生小A,她很快乐地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徐老师,您好!”

“你好,小A!上了三年级,学得怎么样啊?”

“不好。”她快乐的脸上马上失去笑容。

“为什么学得不好?”

“我不愿意学。老师教得不好,而且老师太厉害了。”

“每位老师的风格不同,不管什么样的老师教,都要好好学习。有一首小诗不是这样说的么?‘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知,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不管遇到什么老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像花儿一样,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我一时不知怎样说,搬出一首自己欣赏的小诗来安慰她。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加了一句:“可是,我就是学不进去,老师上课老是敲小棍儿,烦死了。”

说着,已到了小A的班级门口,小A扬了扬手说:“徐老师再见!”接着,便跑进了教室。

这是我和小A之间的真实对话。

我不止一次地遇到这样的情形。(www.xing528.com)

在我生病康复期间,我曾经教过的班级由一个代课教师来教。结果,许多孩子见到我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徐老师,你快回来吧!我们班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学英语了!”我问他们为什么。孩子们说:“那个老师讲得太枯燥,我们班许多调皮的孩子又开始在课堂上调皮捣乱,老师只会发火,但也管不住他们。”

好像有自我标榜之嫌,但事实上,我相信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我做得也不好,学生所不认可的这些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也曾存在过,甚至曾经比这还要严重。我想,我教过的学生,当他们遇到一个比我更加优秀的老师时,也会拿我来跟他做比较。学生没有错,我们可以限制他们的行为,却不能限制他们怎么去想、怎么去说。每个学生的心中对教他们的老师都有一个评判标准,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每天也都在接受着学生评价,他们看老师往往比老师看他们更加透彻。

可能有的老师并不在乎学生的评价,他们也许不会在乎学生是否有兴趣,只要成绩好就行,他们以为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理解他们的苦心。可是,为什么非要等到学生长大才让其理解呢?为什么不能够从现在开始就不断反思并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吸引学生学习呢?

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习了?是谁偷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似乎显而易见。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的兴趣与潜力或者得到了更好的培养与开发,或者被逐渐地扼杀与压抑。

很多教育研究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然后才是教师的学识与能力。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与学生产生精神的共性,没有成为学生的大朋友,成为他们的“自己人”,那么,孩子就不可能向教师敞开心扉。这时,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发生。学生不会喜欢整日板着面孔,不断向他们发火的老师,如果教师一直用简单粗暴的旧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他们就会远离教师,并因此而失去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的兴趣。

同时,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往往也会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每一个学生在踏入学校的第一天,在接受一位新教师的教育之前,都是抱着想学好的愿望,抱着重新被认可,重新开始的美好期待的。可是,这种愿望跟期待的火星,有的被点燃,有的却渐渐熄灭。这样的结果,并不是老师们所期待的,因为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教的学生会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取得理想的成绩。可是,因为教师本身素质的不同,自然就造成了学生所享受的教育不同,也因此而造成了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不同影响。正是因为学生和家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家长的择校风和择师风才愈演愈烈,而教师的职业危机和职业压力也随之接踵而至。

当然,学生兴趣的丧失,可能有很多的原因,不能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教师,这样对教师也不公平。我们分析任何教育问题,都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去考虑。教师跟学生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人”,在尊重学生生命的同时,也必须尊重教师的生命。比如,允许教师差异的存在,允许教师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等。但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学生的发展是建立在教师的发展之上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有限度的。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力的提升、美好人格的形成要靠教师丰富的经验、学识与智慧做支撑。学生希望自己碰到的每一名老师都是最优秀的,家长也期待教自己孩子的老师是最优秀的。我们可能不是最优秀的教师,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老师;我们可能得不到每一名学生的认可,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教育智慧,不断完善自己,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可;我们的素质每提高一点,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上每向前迈进一步,我们自身和学生就会从中多得到一点益处。

所以,让我们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师,而不是“偷走学生兴趣的教师”,成为家长和学生择师时被选择的人,而不是被拒绝的人;成为被学生“喜欢、尊重”的人,而不是学生惧怕和远离的人。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是安于现状,还是不断反思、改进、发展与提升?我相信,职业的危机与压力感,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及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期待会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