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经》:符号与文字构成六爻六十四卦,中和观符合儒家中庸之道

《易经》:符号与文字构成六爻六十四卦,中和观符合儒家中庸之道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文已经说明,《易经》部分由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组成。八卦经自迭和互迭又可构成六十四卦。六爻在卦象中之位置,有一定次序,称爻位之数,或爻象。譬如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阴爻与阴爻相应,谓之“有应”,或称之为“和”。《周易》这种中和观,完全符合儒家中庸之道。所观之象为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种种物象,而设卦后之“象”,则为具有象征功能的卦象。因此,《周易》素有“宇宙代数学”之美誉。

《易经》:符号与文字构成六爻六十四卦,中和观符合儒家中庸之道

前文已经说明,《易经》部分由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组成。符号系统由八卦和六十四卦构成;文字系统由解说卦象、爻象喻意的卦辞的爻辞构成。两大系统形式不同,却相辅相成。符号系统将义理抽象化,是文字系统的基础,文字系统则将义理具象化。即卦爻辞通过藉象喻意的方式阐释卦象、爻象。下面将分述这两大系统。

先说八卦与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

八卦和六十四卦中有两个基本符号“——”与“—”,它们是两个爻画。这两个灵活多变的爻画的原始含义究竟是什么,数千年来学者们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与“一”代表结绳时代的无结与有结,有的认为它们代表一长蓍草和两短蓍草,有时认为它们代表女阴和男阳,等等等等。现在我们称这两爻画叫阴、阳。可代表世界上一切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物。

将这对内涵极为丰富而又异常活跃的爻画,各自连迭三次,或相互连迭三次,便可组合成八类:焜(乾)、琺(坤)、琯(震)、甦(艮)、筍(离)、絰(坎)、痠(兑)、稈(巽)八卦。通常八卦排列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乾、坤两卦分别由三阳爻与三阴爻组成,故分别叫纯阳、纯阴卦,其它各卦以阴、阳爻多少,分别称阴卦和阳卦。阳卦象征一切阳刚事物,阴卦象征一切阴柔事物。

八卦不仅象征阴阳两大类事物,还可广为象征,如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雷、风、山、泽自然界八种基本现象。此为八卦的基本象征义。八卦还可引申象征人伦,则为父、母、中男、中女、长男、长女、少男、少女,比之方位则为西北、西南、北、南、东、东南、东北、西;喻之禽兽则为马、牛、豕、雉、龙、鸡、狗、羊,等等等等,喻之无穷。

八卦经自迭和互迭又可构成六十四卦。以八卦为纲组成的六十四卦,皆以六爻为一卦。八卦为经卦,六十四卦则为别卦。六爻在卦象中之位置,有一定次序,称爻位之数,或爻象。画卦时,从下至上数,阳爻谓之“九”,阴爻谓之“六”。最下一爻于“九”或“六”前加一“初”字,成为“初九”或“初六”,最上一爻则于“九”或“六”前加一“上”字,成为“上九”或“上六”。二、三、四、五诸爻则依据爻画的阴阳,依次称之为“九二”、“九三”、“九四”、“九五”或“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爻又分成两种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六为阴位。阴爻居阴位,阳爻居阳位,谓之得当或当位,反之则为失位或不当位。(www.xing528.com)

在爻际关系中,由于爻象、爻性、诸爻间的距离远近,可呈现多种复杂现象,以决定爻义之吉凶。譬如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阴爻与阴爻相应,谓之“有应”,或称之为“和”。反之阴阳不相应则为“无应”或“不和”。爻在卦中,爻位居中且爻象相应,谓之“中和”,“中和”乃吉象。《周易》这种中和观,完全符合儒家中庸之道。

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由两个基本卦——下卦和上卦组成。在制作六十四卦时,作者采取“设卦以观象”的创作原则。所观之象为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种种物象,而设卦后之“象”,则为具有象征功能的卦象。卦象源于具体物象,但六十四卦之卦象既定之后,即为抽象的象征符号,涵盖广大。因此,《周易》素有“宇宙代数学”之美誉。

说过了符号系统,再说文字系统的卦辞与爻辞。

六十四卦分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辞”,它是揭示一卦意蕴的文辞,表明卦义。

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六爻,每爻都有“爻辞”,它是以藉象喻意的方式,揭示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