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经卦序解读-周易易读

易经卦序解读-周易易读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三章《易经》卦序解读《易经》六十四重卦,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最原始的《易经》卦序,我们可能已经无从得知了,也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过统一的卦序,或者有而失传了。为什么这么个排列,《易经》“十翼”之一《序卦传》就是专门解释这一问题的专文。《序卦传》里面六十四卦的卦序与《上下经卦名次序歌》相一致。

易经卦序解读-周易易读

第十三章 《易经》卦序解读

《易经》六十四重卦,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我们知道,《连山》从艮卦起首、《归藏》从坤卦起首,但具体怎么个排列,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除了帛书《老子》甲乙本、《相马经》和《五星占》之外,还有一本用隶书抄写的《易经》,这本书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就和当今所通行的各种本子都不相同,有着独特的规律,它上卦的顺序是乾、艮、坎、震、坤、兑、离、巽,下卦则是乾、坤、艮、兑、坎、离、震、巽。

当前我们所通常见到的卦序主要有三种,一是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顺序排列的八宫卦序,一是传统的方圆图卦序,一是《易经》卦序。

八宫卦序的具体顺序,可以参见第九章的“八宫卦象卦名歌”。

img34

图8 六十四卦方圆图

方圆图卦序如上图(图8),其顺序在外边代表天的圆中是从最上面的乾卦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直到复卦,然后转到乾卦右的姤卦,再按顺时针转直到坤卦;在里边代表地的方图中则是从右下乾卦开始向左至泰卦,然后再从右下向上数第二行从右至左,这样依次到坤卦。

最原始的《易经》卦序,我们可能已经无从得知了,也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过统一的卦序,或者有而失传了。我们所能见到的,通常是经过孔老夫子“赞”易后形成的当今流传于世的《易经》的卦序,就是《上下经卦名次序歌》中的卦序。这一卦序排列方式,由于孔子赋予了它完美、完整而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内涵,已经逐渐地被广泛接受、固定并传承下来。

为什么这么个排列,《易经》“十翼”之一《序卦传》就是专门解释这一问题的专文。《序卦传》里面六十四卦的卦序与《上下经卦名次序歌》相一致。

《序卦传》的原文见附录4,下面我们就用今天的语言,以现代人的感悟,结合《序卦传》的内容,就《易经》卦序做一个诠释:

世上天地最大,天地其实就代表着整个世界。有天地,然后才化生出世间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存在于天地宇宙之间。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所以把乾卦、坤卦排在最前面。

天地形成之始的时候,世界是一片混沌,所以我国上古有“混沌初开”的创世神话。把天地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充满天地之间的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充斥于广宇之内,看起来是一片混沌之状,所以乾坤卦后就是屯卦。屯,就是混沌的“沌”。

屯就意味着充满、充盈,众多东西在一起,必然会化生出新的事物,新事物初生的时候必定处于蒙昧状态,所以屯卦后面接着是讲启迪蒙昧的蒙卦。我们的创世神话中,混沌初开之后,就是人类的蒙昧时代。蒙就是蒙昧,蒙昧意味着事物处于幼稚初生弱小,幼稚初生弱小就需要养,所以后面接着是需卦。供养之需,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饮食之道,人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争讼,所以接着是讼卦。争讼就会涉及到大众群体,群体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争讼处置不好就会引发战争,所以后面就是讲战争的师卦。

师肯定是众人一起,有大众就会有不一样,就会有比较、攀比,所以后面接着是比卦。比就是比较和攀比的意思,比什么呢?肯定会是比自己有而别人没有,或者自己比别人、或者什么东西比别人多,所以要比就会有所积蓄,人类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东西,所以后面接着的就是小畜卦。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必然会带来人类文化的进步、精神文明的进步,在那最原始的社会里,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不穿衣服的,事实上是根本就没有衣服的概念,所以我国古人把人归入裸虫一类,也就是光着身子并且不长毛的动物而已,后来人类知道了用树叶遮住羞部,再后来逐渐地有了衣,有了裳,又慢慢地穿了鞋,戴了帽,知道了廉耻礼义,所以后面接着是履卦,履就是礼的意思。有了礼的约束,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平和安泰,所以后面是泰卦。事情能够否极泰来,自然也会泰极否来,长期的太平往往孕育着不太平的因素,社会不可能永远平安泰然,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向另一个否定方向转化,所以泰卦后面跟着是否卦。(www.xing528.com)

事情不会总向负面的或者否定的方向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有内在的向相反方向好的方向转化的要求,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万众一心,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同人卦就是说的团结的问题,所以否卦后面跟着是同人卦。社会团结和谐,就可以使国家昌盛百姓富庶,所以后面就是大有卦。大有之后人是容易骄傲自满的,所以后面跟着谦卦,就是要告诫人们要谦逊。大有而且能够谦逊,自然就能够自在安乐,所以后面跟着的是讲自在安乐的豫卦。自在安乐要有度,人们不应该只追求生理上的吃喝享受而应该追求精神上的安乐,要择善而随,所以后面是讲从善的随卦。

事情总是日久生弊,自在安乐久了就容易积弊成乱,所以随卦后面跟着的是比喻腐败的蛊卦。治蛊需要加强管理和统治,这就需要高尚的道德和包容,所以后面是临卦,临卦提倡的就是要包容和加强管理。只有包容与平和,才能够更好地观察别人和让别人观察自己,所以后面是观卦。相互观察就要相处,相处有相合也会有矛盾,所以后面是噬嗑卦。事物不是简单的组合,所以后面是讲修饰的贲卦。

修饰到一定程度比较好,如果过了就不好了,文不可以饰非,文不能够掩盖本质,否则就需要剥开现象看本质,所以后面是剥卦。剥也不可以到底,剥极而复,所以后面是复卦。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凡事要知行止而不可乱来,所以后面是无妄卦。遵循规律而不妄行才可以成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有畜养,所以后面是讲所蓄至大的大畜卦。有所畜才可以养人养己,所以后面跟着讲养德养人的颐卦。

颐就是养啊,不养是不对的,世上最大的养是孝敬老人,不孝是人最大的错误,所以后面讲的是大过卦。但是事情不会总是过,所以后面跟着是坎卦。坎的特性是陷,要陷必然是有所诱惑,如美丽的陷阱,所以后面是离卦,离卦的特性是丽。以上是上经三十卦的卦序。

有了天地,然后才有万物,有了万物,然后才有人类,有男女。有男有女,才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才有父子。君臣关系比自父子关系,所以有了父子关系才有君臣关系,然后有上下关系,有了上下关系,才有了不同的礼仪。

天地万物,有感而生;男女有了感情才有可能成为夫妇,所以下经第一卦,是讲人类社会感情的咸卦,咸就是感的意思。夫妇之间的相处之道,讲究一个长久,所以后面跟着是恒卦,恒就是长久的意思。要想恒久不变,有时就要晦迹潜光、隐忍退避,所以后面是遯卦,遯就是退。晦迹潜光、隐忍退避是为了更大的发展,所以后面跟着大壮卦。

事物不可以总是壮大,大到一定程度就要有质的飞跃,还要追求更大的上进与光明,所以后面跟着是晋卦,晋兼有上进与光明的意思。前进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有时明枪有时暗剑,让你防不胜防,有所伤在所难免,所以后面跟着是明夷卦,夷就是伤。在外边身心受了伤,最后可以退守的地方就是家,所以后面是家人卦。每一个家的情况既有相同处也有差异性,所以后面是讲差异性的睽卦,睽有乖异的意思。

乖异就会遇到困顿,所以后面是说如何对待困境的蹇卦。困境总会过去,所以后面接着是解卦。缓解一般会有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所损失,所以后面就是损卦。任何事情不会损之又损、不会损完,损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所增益,所以后面就跟着益卦。俗话说物满则溢,增益也不会没完没了,到一定程度就会崩决,所以后面是夬卦,夬就是决。溢出之后必然会与其他事情相遇,所以后面接着是垢卦,垢就是相遇。事物相遇就是聚集,所以后面接着是萃卦,萃卦讲的就是聚集。

聚集在一起,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所以萃卦后面就是升卦。不断地上升与进步,必然会遇到困境,所以后面是困卦。受困于上,必然反乎下,所以后面是井卦。井道不改不迁,井水不增不减,常处此道就必须变革,所以后面就是革卦。变革器物的莫过于鼎,所以后面是鼎卦。鼎是君国重器,执掌鼎器的最好是长子,所以后面是代表长子的震卦。震卦主动。

事物不可以总是动呀,总动就要让它停止下来,所以后面是艮卦,艮就是止。事物又不可以总是停止,所以后面是渐卦,渐就是渐进、慢慢前进。前进必有所归依,所以后面是归妹卦。能够得到众物之所归依、众人之所归心,必然能够成其大,所以后面是丰卦,丰意味者大。穷奢极欲、坐吃山空,再大也必败家,从而流离失所,所以后面是讲漂泊的旅卦。漂泊劳顿而没有可以容身之所,总要找个地方停顿下来,所以后面就是巽卦,巽讲的是顺从谦逊。

谦虚与顺从,就会有人喜欢,所以后面是兑卦,兑就是和谐喜悦。和谐喜悦往往又会使人涣散,所以后面是涣卦。涣散不好,必须给予节制,所以后面是节卦。有所节制,才可以让人放心,所以后面是讲诚信的中孚卦。

讲诚信的人,必然做得到,一般的小事也就肯定过得去,所以后面是小过卦。事情过去了也就行了,所以后面跟着既济卦。但是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事物是不可能穷尽的,所以后面以未济卦做为终结。到此下经三十四卦结束。

不容置疑,《序卦传》对于卦序和每个卦的意义的解释,很多地方是牵强附会的,尤其是前后卦之间的关系,很多甚至可以说是生拉硬扯。对于这些东西,人人也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释,而且确实每个卦也会有不同的含义,甚至不少卦本身就有多方面的意义,比如蒙卦,孔子等后世儒家认为讲的是启蒙教育问题,需卦也有人认为除了生长供养之需,还有等待时机之需等等。这就说明,学习研究《易经》不能墨守成规、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和把握,所以对于《序卦传》的内容仅仅做一个一般性的和整体性的了解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