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乐普修教程带您感受小城故事

声乐普修教程带您感受小城故事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罗要拉前两辆,小梁不要后两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宗教音乐会组织在1791年终止了,但这种演出传统却一直保留下来。

声乐普修教程带您感受小城故事

庄奴 词

汤尼 曲

备选歌曲:《达坂城的姑娘》《人说山西好风光》《桑塔露齐亚》《隐形的翅膀》

声乐语言基础

(一)汉语语言知识

鼻音与边音

鼻音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如:“能耐”、“泥泞”的声母

边音 “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如 “玲珑”、“嘹亮”的声母。

(二)课堂歌唱语音难点辨析之:“n”—“l”

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分得很清楚,但是在很多方言区中n和l是不分的,对于那些n、l不分的方言区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点,首先要读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由于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通过,所以发出的声音带有 “鼻音”,而l在发音时注意舌头的动作,即在发音前,舌头向上卷,发音时,舌头伸平,不带有鼻音,即使用手捏住鼻子也能发音。

例如:本单元所学习的歌曲 《春晓》,其歌词中就有鼻音、边音的实际应用,演唱者应仔细辨析 “n”与 “l”的发音差异,在歌唱时吐字求清晰、准确。

1.吐字咬字练习:

无赖lài—无奈nài 水牛niú—水流liú

男nán裤—蓝lán裤 旅lǚ客—女nǚ客

脑nǎo子—老lǎo子 连lián夜—年nián夜

留念niàn—留恋liàn 浓nóng重—隆lóng重

南nán部—蓝lán布 烂泥ní—烂梨lí

牛niú黄—硫liú磺 大娘niáng—大梁liáng(www.xing528.com)

哪里nǎlǐ 纳凉nàliáng 奶酪nǎi lào 脑力nǎo lì

内涝nèi lào 能力néng lì 来年lái nián 老农lǎo nóng

冷暖lěng nuǎn 流脑liúnǎo 留念liúniàn 岭南lǐng nán

2.绕口令练习:

门口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就拉哪两辆。小罗要拉前两辆,小梁不要后两辆。小梁偏要抢小罗的前两辆,小罗只好拉小梁的后两辆。

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

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怒恼闹老龙,农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农

声乐艺术漫谈

家庭音乐会和宗教音乐会

家庭音乐会和宗教音乐会是17、18世纪美声唱法产生以后出现的两种公开的音乐会形式。这两种音乐会形式的出现告诉我们,当时单单坐在歌剧院欣赏歌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看了以下对这两种音乐会演出场所的介绍,大家会发现,当时这两种音乐会仅仅是供人们 娱乐、消遣之用的,与歌剧表演相比,专业性不是很强。

图11 家庭音乐会场景

家庭音乐会是受雇于宫廷和贵族的歌唱家,在歌剧院演出之余,为其恩主进行社交活动时接待的客人提供表演的一种形式,因为演出地点不是在剧院而是在宫廷或贵族的家里,因此被称为家庭音乐会,这类歌唱家也有另一个称呼,即 “家庭歌手”。家庭音乐会上的常用乐曲不是歌剧中的咏叹调,而是产生于17世纪初的纯粹供音乐会演出用的乐曲——康塔塔。康塔塔是一种单声部或二声部,带伴奏的世俗音乐,风格近似于歌剧,也有宣叙调和咏叹调之分。但宣叙调和咏叹调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各个国家有很多作曲家都仿照康塔塔进行创作,如巴赫莫扎特等。脍炙人口的莫扎特的 《音乐会咏叹调》便是专为家庭音乐会创作的,到今天仍是各国歌唱家在音乐会上的经典曲目。

图12 年轻时的李斯特

宗教音乐会是1725年由安娜·菲利多在巴黎创建的,与家庭音乐会不同的是,最初宗教音乐会上只演出宗教题材的清唱剧,后来逐渐上演序曲、交响曲、器乐曲、声乐的独唱、二重唱,甚至是歌剧咏叹调等,内容显然比家庭音乐会要丰富多了。宗教音乐会自创建之日起,便常与歌剧演出交替进行,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复活节的前四十天必须上演宗教音乐会,不许演歌剧。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宗教音乐会组织在1791年终止了,但这种演出传统却一直保留下来。

由这两种音乐会,我们不禁会联想到19世纪艺术歌曲发展起来以后兴起的独唱音乐会,它们之间多少还是有些关联的。在这两种音乐会兴盛时期,也曾出现过独唱音乐会,但那时的独唱音乐会其实是几位歌唱家一起演出。真正意义上的独唱音乐会是19世纪由钢琴大师李斯特首次开创的,这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作品赏析:《猜调》《小河淌水》

小结

请大家课后归纳有关 “情感”的声乐作品 (例如:本单元所学习的 《小城故事》),认真思索 “以情带声”的歌唱原理,通过对比各种不同演唱者的演唱音像,尝试思考和摸索如何激发演唱者内心真挚的情感去演唱,增强实际演唱体验与艺术运用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