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原秧歌:人类故乡的美丽传统艺术

阳原秧歌:人类故乡的美丽传统艺术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朝阳沟村秧歌老艺人追溯,传到他时已够六七代,约有200多年历史。从清末到“七七事变”前夕,是阳原秧歌兴旺发达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阳原秧歌班社遍地开花,每年活动一夏,从不卖票,偶售彩票戏,常以宝局为经济来源。阳原秧歌1979年8~9月,县文化馆在赵家坪举办一次秧歌培训班,聘请秧歌老艺人潘兴德、潘兴功、刘丕义任教师,培训学员28名。秧歌不愧为我国民族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产。

阳原秧歌:人类故乡的美丽传统艺术

秧歌是阳原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据朝阳沟村秧歌老艺人追溯,传到他时已够六七代,约有200多年历史。漫流堡村秧歌班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两只大衣箱上还记载有“咸丰玖年立”字样。秧歌这朵土生土长、芳香四溢的绚丽小花,开遍了阳原农村,桑干河畔。早在清末民初,阳原有秧歌班社10多个,以浮图讲村、漫流堡村、赵家坪村、朝阳沟村、西官庄村、周伸地村、辛堡村等班社为优。直到民国初年,才有职业班社。当时班社都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知名的班社有浮图讲的韩统班等。

秧歌是在阳原大地上孕育成长的。它所以能够形成,最主要的因为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产物。秧歌艺人很少有纯职业性的,绝大多数是半职业性,或是业余性的,尤其在旧社会更是如此。因为农忙季节艺人也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所以农闲季节才有演出活动。冬三月打戏(教学戏),正二月演出为多。这些艺人农忙是农民,农闲是艺人。

从清末到“七七事变”前夕,是阳原秧歌兴旺发达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演员。如谢家窑村周应和(大黑子)、落凤洼村苏贵(艺名糊心油)、凉泉沟村武千(艺名九斤子)、浮图讲村陈占恒(艺名震天红)、陈占文(艺名八里红)、平顶村田亮、三马坊村明九英,还有不知姓名只知艺名的狗粪丑、假银圆等,其中尤以周应和影响最大。他对秧歌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约于清光绪十二年,周应和出生在一个贫苦佃农家庭,幼年学戏。清末民初,他常于冬季下蔚县钟楼村一带教戏,后来因表演技艺好,被钟楼村一个酷爱戏曲的豪门富户看准,并招赘为婿,定居钟楼村挑班唱戏,推举为该村秧歌班掌班人。他还常与蔚县的阳班、鹿骨班、曹疃班、单侯班以及广灵县等地搭班唱戏,住过阳原县浮图讲村韩统班。“七七”事变前,他常与广灵县的刘海珍、刘璋,蔚县的张俊、徐才,阳原县的苏贵、郝福喜、陈占文、田亮、武千等人组成“抱股班”或“汤子班”,到蔚县、广灵、阳原、张家口大兴园、坝上以及内蒙古一带巡回演出。周应和工青衣兼演彩旦,戏路宽,是个多才多艺的演员。虽然他貌不压众,可扮起戏来颇为雅气,人们说他长着“戏毛”,越端详,越觉得俊俏。他的跃功(过去表现缠足女人,似芭蕾舞用脚尖)好,演出时绑跃子,腰自然挺拔,腿直用力,走、跑、站、转,中心贯注,肢体自然舞动,潇洒自如,优美好看。他唱腔上的特点是激昂高亢,发音口劲好,在高音区常采用真假嗓结合的方法,注意行腔,念白抑扬顿挫,因此他的唱念秧歌韵味较浓。更主要的是他善于表演,能深入角色。他的表演干净、明快、细腻,一抬脚、一举手,都非常自然流畅。他把《打经堂》中的刘翠莲、《武松杀嫂》中的王婆、《采桑》中的白银环、《朱买臣休妻》中的崔氏等都演得有血有肉,性格鲜明。人们对他的表演评价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另一个是演生角的苏贵,他文武全能,武功见长,小翻、筋斗、绞柱、旋子等,表演得颇为精彩。他演《翠屏山》中的石秀,舞“梅花”刀,只见刀光闪闪不见人,有“水泼不入”之说。无论手或刀枪对打,都做到了稳、准,狠、帅、脆、美,极享盛誉。俗话说,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半农半艺的苏贵,如果平素不付出苦练真功的代价,要在舞台上产生强烈的魅力是不可能的。极享盛誉的秧歌武生苏贵在戏曲舞台上度过了大半生,当他因劳累成疾,不能上台献艺的时候,却默默无声地饿死在街头。人们再也听不到他那委婉、高亢的歌声,看不到他那精彩的武功表演了。然而,“糊心油”这个不甚雅气的艺名,永远活在人们心里。现在年过古稀的老人们,谈起他的精湛表演仍是赞不绝口;提起他的悲惨结局,依旧万分痛惜。

乡土气味浓的秧歌,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尤其是农民特别喜爱它。从前,桑干河南东部一带的农民们有一句口头禅:“看秧歌扭一扭,胜过喝老烧酒;前晌看罢秧歌戏,后晌多锄两垄地;听秧歌唱一唱,胜过数九睡热炕。”农民所以喜爱秧歌,因为它最初的内容是民间生活故事和民间神话传说,近于他们的思想感情,如《王小赶脚》《王小打鸟》《小放牛》《顶灯》《借冠子》《卖豆腐换妻》《冯魁卖妻》《老周公送女》《朱买臣休妻》《赵匡胤送妹》等。这些小戏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后来才有内容曲折生动,成本大套的剧目,如《烈女转》《九件衣》《打经堂》《白草山》《红罗衫》《鹤凤裙》《双梅画》《龙蛇阵》《翠屏山》《武松杀嫂》《王宝宝揭墓》《三福生》《盗八卦》《阴魂扇》《一场梦》等五十多部。

当时,秧歌没有脚本,都留存在艺人的记忆中,无论是唱腔、戏词,还是表演方法,都是口传心授。这些大字不识或只念过《百家姓》认识赵、钱、孙、李的艺人有着非凡的记忆能力,有才能的艺人可以一字不差地背诵二三十部戏曲本子,约三四十万字。

旧社会,阳原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在贫困中挣扎求索,因此他们找到了秧歌这种作为诉说痛苦,表达理想,体现愿望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并用它作为自赏自乐的精神安慰。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最爱看秧歌,而且最爱唱。春耕夏锄的田间,放牧的山坡,打场的村头,当他们哼起秧歌时,就忘记了劳累和痛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阳原秧歌班社遍地开花,每年活动一夏,从不卖票,偶售彩票戏,常以宝局为经济来源。(www.xing528.com)

1949年,全县有秧歌队9个,演员282人,演出内容以土地改革、翻身解放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群众文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农民业余晋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同时建立了县职业晋剧团。由于群众对秧歌乡土气息有着特殊感情,仍有许多村庄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每年春节元宵节以自唱秧歌为乐,如桑干河南的朝阳沟、西沙庄、破砦、大沟塄、朝阳堡、老君营、岳家庄、平顶村、贺家砦、葫芦涧、谢家窑、耘业庄等,桑干河北的赵家坪、西官庄、范家坊、千家营、周伸地、西目连、广丰庄、大石庄、漫流堡等。

阳原秧歌

1979年8~9月,县文化馆在赵家坪举办一次秧歌培训班,聘请秧歌老艺人潘兴德、潘兴功、刘丕义任教师,培训学员28名。培训期间,除学习秧歌唱腔、练习戏曲身段外,还排演了《冯魁卖妻》《杀狗》两个传统戏。

秧歌不愧为我国民族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产。它在文化史上写下的光辉一页,万古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