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痛快而后幸福:提高作文质量的乐趣

痛快而后幸福:提高作文质量的乐趣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痛快,痛快,痛而后快。一般说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习惯,我讲痛而后快的道理,让大家品尝作文质量提高之后的幸福、快乐,渐渐地同学们都接受了。“你战胜自己的痛苦越深,后来享受的快乐和自豪就越强烈。你愿意再享受更强烈的快乐和自豪吗?”“香甜的根源在于你付出了代价,痛而后快嘛!以后老师还要使你吃得更香,睡得更甜,那就得怎么办?”

痛快而后幸福:提高作文质量的乐趣

痛快,痛快,痛而后快。世界许多幸福、快乐都要先付出痛苦的代价才能换来,我经常和学生谈我的这一体会。

战胜自己的狭隘可能要经历痛苦的思想斗争。长跑5000米,速度要超过昨天的自己,要经历痛苦的困难期;在学习的跑道上奔向目标,攻克一道又一道的难题,也要经历较痛苦的过程。我想,要引导同学们认识痛而后快的道理,在战胜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在经受痛苦的磨炼中看到快乐,看到幸福,看到胜利,用对快乐、幸福、胜利的期待鼓励自己战胜追求过程中的痛苦。

我想,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追求过程中期待快乐、幸福,还要在成功后,认真品尝咀嚼这快乐、幸福,使之成为下一次追求奋斗的动力,成为源泉。

这样,幸福、快乐,既是学生努力奋斗战胜困难所追求的目标,又是战胜困难所需要的动力,两者之间的痛苦就容易被冲淡了。久而久之,学生会成为内驱力充足、意志坚强、感情丰富的人。

1978年3月,我刚开始教中学,在好班上作文课时,同学生商定一个规矩:每篇作文当堂完成,交老师检查合格后才离校;不合格,撕掉重写,直至合格。这规矩,当时在我教的差班也实行了,不过合格的标准降低了一些。

后来,1981、1982届学生都愿实行这规矩。

一般说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习惯,我讲痛而后快的道理,让大家品尝作文质量提高之后的幸福、快乐,渐渐地同学们都接受了。

有一次作文课后,我有别的事,便说:今天大家都是信得过的同学,写完之后,自己检查,问心无愧,便交到前面,老师先走了。

过了一会儿,杨松同学拿着作文本追到我的宿舍:“老师,看我写的合不合格。”

他过去曾几次因字写得不好,而在我检查时被撕掉重写,刚开始他还想躲过我的检查。这次怎么了?我便问他:“不是说不需检查,大家都信得过了吗?”

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还是看一看吧!”从他那自豪的表情,看得出他一定是写得比往常认真,自己感觉到了幸福和快乐,便追着让老师给检查,是请老师肯定一下他的成绩,抑或是愿和老师分享这幸福和快乐。

我拿过作文本,认真地看了,肯定了他的几点成绩,说:“人多有趣,你过去写得乱的时候,老师要查,你躲着;现在写得认真了,老师不查,你还来。过去惭愧不安,现在快乐自豪,原因在于写的过程中认真了,吃苦了,今后总这么认真,不怕吃苦,就总有快乐自豪了。”他笑了,嘴角向上翘着。

张斌同学浓眉大眼,长得又高又壮,不拘小节,写起字来,也常常不拘小节,丢胳膊落腿的。

他毕业前的一年才到我们班,作文课不懂要检查合格才准离校的规矩。来到班级第一次上作文课,他匆匆忙忙,写完便交了。

我请他把作文本拿过来,讲了本班的规矩,他忙着回家的欲望似乎很强,我便用转移他兴奋中心的办法留住他。

我问:“你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合不合格?”

他不回答。我又找了其他同学的作文,打开,放在他面前,和他的作文比较。

“且不说中心、选材、语言,单说卷面字迹,你觉得怎么样?”

他自知不如,但还想着回家,不愿承认不好。

我又说:“你脑子里有两个小人:一个知道自己写得不好,愿留下来;另一个呢,也知道自己不好,但想快点回家玩,毛病以后再改,对吧?”

他点了点头。

我说:“老师脑子里也有两种思想,一种想法是:张斌作文写得乱,都乱了8年了,不好改了,我才教你一年,乱跟我关系也不大,我不管你。”说到这,他脸上掠过一丝不快。落后的学生也不愿让老师嫌弃他抛弃他,一听说老师不愿管他,他当然不愉快。

我接着说:“老师另一种思想是,你已经乱了8年,再不严要求,还可能乱8年、16年、32年,将来咱们见面,看你写文章还这么乱,咱俩都会感觉惭愧。为了将来都问心无愧,今天即使费力,也要帮你写好。你说老师这两种想法,哪种想法正确,哪种想法你愿意接受?”(www.xing528.com)

话说到这种程度,他诚恳地说:“当然是第二种想法好。”

“那你就得受点苦,受点累,再重写一遍了。”

他果然撕掉了3页近1000字的作文,回到座位,写起来。

6点钟,别的同学都已走了,他交上了自己的作文。我将他撕掉的那3页展开和他新写的相比,果然有了很大进步。

我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试一试一位刚到我们班来的、过去比较淘气的学生能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让他重写一遍作文的压力他承受了,立即让他再写一遍,能不能受得了。

我这样想,但不能这样说:“我想拿你做实验。”我换了别的角度去说,以他的两篇文章的比较开始。

“经过指导,你这篇文章明显比上一篇层次清楚,中心也集中了,特别是卷面和字迹,进步很大,你自己觉得呢?”

他看着经过努力写得工工整整的文章和上篇相比,充满了自豪感,笑眯眯地说:“我头一次这么认真地写作文。”

“快乐吗?”“快乐。”“自豪吗?”“自豪。”我说:“你知道这快乐、自豪怎么产生的吗?”“说不清。”“你经历了战胜自己弱点的痛苦,刚开始重写时是不是挺痛苦?”“是。”“你战胜自己的痛苦越深,后来享受的快乐和自豪就越强烈。你愿意再享受更强烈的快乐和自豪吗?”

“愿意!”他脱口而出,还没认真想老师想让他做什么。

“愿意,那咱就试试,再重写一遍,比这次还认真,写完以后,体验体验。老师在这儿陪你。”

他犹豫了一下,但愿意二字已脱口而出,膀大腰圆的男子汉一般讲义气,更何况教室里只有我们俩,我又充满善意。

他走回座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撕掉了3页新写的作文,一笔一画地写起来。我不时看一看,鼓励他把字写得更加认真些。

8点30分,他写完了,浑身轻松,我将他的三篇作文展开,从心里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尽的,三篇作文判若出自三人之手。

张斌说:“老师,我念了8年书,从来没有这么轻松快乐过。”我说:“你也从来没有这样苦过累过,是吧!”他笑了。

走在路上,我说:“你今晚吃饭一定比哪一天都香,睡觉也一定最甜。”

第二天上学,我还逗他:“昨晚吃睡怎么样?”

“真的特香特甜。”

“香甜的根源在于你付出了代价,痛而后快嘛!以后老师还要使你吃得更香,睡得更甜,那就得怎么办?”

“按老师的要求,多吃苦,多磨炼自己。”

学习是幸福,是享受,不仅学习的结果是甜的,学习过程也是甜的。这是对一部分达到较高境界的人说的。学习时,也确实可以施加轻松的、快乐的意念,这都要经过较多的磨炼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对大部分还没有到这一境界的人来说,学习过程很难轻松、快乐,大部分过程便是痛苦的磨炼。这时引导学生体验痛苦的源头与归宿都是快乐、幸福就格外重要。

痛而后快,从这样的角度去体验奋斗的过程,便会产生持久的内驱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