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6年度山西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一期技术改造完成

2006年度山西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一期技术改造完成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山西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一期技术改造完成根据“一站式”服务,公开政务业务的要求,结合山西省水利工作实际,山西省水利厅于2005年12月开展了“山西水利网”技术改造工作,并于2006年5月底汛期来临之前实现了正常运行。

2006年度山西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一期技术改造完成

1.继续完善厅机关局域网建设

山西省水利厅机关局域网原有320对信息点,网络建设实现了和原防汛计算机网络的有机整合,通过卫星、拨号网或因特网与水利厅外网连接,可采集、处理全省的水雨情信息,并通过X.25专线实现全国水情计算机传输。2006年针对山西省水利厅机关综合楼投入使用,进行了网络布线,新增170个网络点,进一步扩大了厅机关局域网的规模,并通过固定IP地址,对网络安全运行管理进行了规范。目前,在厅局域网上运行的有水利厅门户网站“山西水利网”、厅机关电子办公系统、省财政专项支付系统和与省政府网络连接的文件传输系统等。

2.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不断推进

全省水文报汛站有281处,其中:中央报汛站84处。已建成覆盖全省11个市的水文无线通讯网络,建成超短波分台30处,短波分台30处。山西省7座大型水库建立了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2006年,吕梁、晋城两市新建雨情自动报汛站63处,墒情自动报汛站32处,汾河水库对15个雨量报汛站进行了改造。水雨情信息处理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水利部项目办的安排部署,山西省从2003年10月开始启动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山西项目的建设工作,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办事机构,编制了《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在过去几年改造防汛值班会商室、开通部分市防汛办的可视电话、安装了DLP大屏幕投影设备、进行机房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基础上。2006年安装了省到市的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并于汛前投入了使用。根据水利部项目办的安排,山西省防洪工程数据库正在收集资料,防汛会商系统也正在建设中,在2007年入汛前投入使用。

3.漳泽水库管理局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漳泽水库在制定《漳泽水库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漳泽水库2005~2009年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05~2006年实施了“漳泽水库大坝、管理局、家属区视频监控系统”、“漳泽水库大坝溢洪道、进水塔闸门自动控制系统”、“多媒体会议室DLP大屏幕系统”、“漳泽水库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集成”、“漳泽水库综合数据库系统”、“漳泽水库防汛决策会商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在山西全省60余座大中型水库中处于领先水平,起到了示范作用。现在,大坝、管理局、家属区的人员来往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一览无遗,工程和财产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大坝溢洪道、进水塔闸门实现了现地手动、触摸屏、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4种控制方式。多媒体会议室DLP大屏幕系统能与省水利厅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显示各视频点、进行防汛决策会商、放映DVD和幻灯片等。综合数据库系统建立了水库资料和图纸数据库,对水情遥测、洪水预报调度、大坝安全监测等单机版进行了数据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防汛决策会商系统能够通过对气象卫星云图、水情、工情、洪水预报调度、下游淹没三维动画模拟等进行会商,做到科学决策。以上项目于2006年9月竣工验收。

4.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效显著(www.xing528.com)

为实现山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开展了山西省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由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奥特美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投资800万元,建设包括取水计量自动监控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等,并制定了《山西省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数据传输规约-2006》、《山西省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及技术规范》,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手段现代化。

运城市夹马口灌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节水灌溉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农户查询系统,通过加强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使整个灌区达到水生产“车间化”,水销售“超市化”的“两化”管理,并为灌区所有农户建立了用水档案和水费账目,使整个管理从泵站到农户达到环环相扣,滴水不漏。2003年被水利部列为全国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之后,又建立了微波通信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信息采集、数字语音、视频图像为一体的资源共享功能,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10月,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暨灌溉现代化国际论坛各国参会代表在夹马口灌区参观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5.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基本建成

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的组成部分,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由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各市监测分站和各监测点构成,主要包括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和太原、大同等10个监测分站及部分监测点。2005年,一期工程建设通过水利部验收。在此基础上,山西省水土保持局确立了以GIS为平台,集成RS、GIS、GPS技术的应用成果,并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建设具有快速、实时、准确、可靠和集成特点的省级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最终实现山西省水土资源、侵蚀环境与侵蚀规律、治理规划与决策等的监测与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目前,已选择汾河水库上游为突破口,建立了汾河上游河道基础数据库,并对首都水资源项目、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建库。

6.山西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一期技术改造完成

根据“一站式”服务,公开政务业务的要求,结合山西省水利工作实际,山西省水利厅于2005年12月开展了“山西水利网”技术改造工作,并于2006年5月底汛期来临之前实现了正常运行。改造后的网站初步实现了政务公开、咨询监督、工作交流、对外宣传、智能备份等功能,并为水利厅机关办公提供电子邮件信息检索、电子公告等服务,并于2006年又开展了视频点播系统、网页防黑系统、行政审批项目网上受理系统功能建设工作,于年底投入运行。项目实施中,根据工作需要购置了Web、数据库、邮件服务器和Windows 2003 Server企业版操作系统两套,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邮件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